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 ...
-
1991年7月3日,是美国独立日(7月4日)档期的首个周末,《终结者2:审判日》在全美的2274家电影院正式开画。
在这个年代,有着2274家这样的电影院线数量,不可谓不大。
当然有着背靠哥伦比亚公司这种老牌大厂的原因,但这种来势汹汹般的院线安排,和铺天盖地的宣传,也反映了三星公司对《终结者2》的自信。
比如现在到洛杉矶随便找一家正规的电影院,门口都张贴着施瓦辛格单手提枪,充满压迫感的海报。
然而在上映之初,电影的影评人评价也随之到来,当安格斯把买来的众多杂志摆在爱德华面前时,两人对视一眼后,便埋头开始了翻阅。
从总体上来看,还是正面影评比较多一些。
《华盛顿邮报》的哈尔·辛森(Hal Hinson)也在其文章中写道:「在其所擅长的大型银幕动作片领域,至今也没有人能与还执导了《魔鬼终结者》和《异形II》的卡梅隆相提并论。
他不仅是用精彩的动作镜头震撼我们的感观,在一个又一个大场面背后,他还拥有着宏伟与美感共存的眼光,并通过其罕见的导演天赋将这些构想变成现实展示到观众眼前。
仿佛18轮大卡车般肌肉发达的人物却有着真切和动人的情感。因为对卡梅隆来说,电影与其塑造的终结者恰恰相反,虽然外表只是冰冷和坚硬的机器,但却有一颗人类的心。」
《芝加哥太阳报》专栏作家罗杰·埃伯特也给予本片三星半(最高四星)的评价,他称赞了男主角阿诺·史瓦辛格的表演,表示「施瓦辛格的表演天赋在于找到无论从体型上还是各方面特征都与他最接近的角色。」
《好莱坞观察者》对影片的技术手段和拍摄手法进行了高度赞扬,甚至下了这部电影将作为科幻片改革开端的定论。
《纽约时报》则从演员表现力和剧情连贯性上对影评进行了夸奖,认为这是一部「讲究细节与情感的科幻片。」,并大力夸赞了主演施瓦辛格和爱德华杰出的表演张力。
不过,《时代周刊》专栏作家理察·科里斯对影片非常不满意,他形容本片「空有堆积如山的空想,但留给观众的只有失望,是一部非常糟糕的电影。」
而《哈利维尔电影指南》则评价本片比起前作《终结者1》有所进步,给予影片两颗星(最高为四星)的评价,认为本片虽然拥有「电闪雷鸣般的动作场面和炫目的特技镜头」,但却因为「在叙事上十分愚蠢而令人分心」
不管怎样,影评人的评价其实也只是影响电影票房的小小因素,爱德华在发现没有什么太大的舆论问题后,便放心地提起箱子,上了前往新泽西州的飞机。
虽然说爱德华也很想在家里安心等待着《终结者2》的首周票房,但是档期不允许他这么做。
《宠物坟场2》即将开拍,而爱德华作为这部,和《终结者2》同样是续集电影的男主角,当然要第一时间赶到剧组。
导演玛丽·莱伯特其实也在等待《终结者2》的成绩单,在接到爱德华后还宽慰了爱德华几句,让爱德华不要太过担心。
虽然票房再高,她也并不能拿到一分钱,但是如果《终结者2》爆了,爱德华的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那低价签下爱德华的他们也自然能赚得更多的人气。
不止玛丽,爱德华,卡梅隆,全好莱坞的电影从业者都在焦心的等待着。
毕竟,这头销金巨兽般的电影的制作费用达到创造历史纪录的1亿2百万美元(不过其实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则1963年投资4400万美元(相当于1991年的2亿1900万美元)的《埃及艳后》更高。)
有人期待着这部电影能取得多高的成绩,自然也有人等着看滑铁卢笑话。
终于,万众瞩目下,首周票房终于统计完成了。
仅仅凭借着五天的首周,即获得高达54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这个成绩只比1989年上映的电影《蝙蝠侠》少300万美元。
而《蝙蝠侠》,则是最高首周开画成绩保持者。
最恐怖的事实是,《终结者2》拿下这个首周成绩,仅仅只花了五天时间。
纽约一家连锁影院老板则表示「自《蝙蝠侠》以来,还从没有哪部电影像《终结者2》这样引发狂热的观影浪潮,我们任何一家电影院的门票都被抢购一空,街头上每个人都在谈论这部电影!」
不止是票房上的成功,根据Metacritic网站上的16份专业评价,平均得分为71分(满分100分),虽然不算高,但在爆米花电影中已经不低了。
而在烂蕃茄网站上收集的44篇专业影评人文章中,更是给出了平均达8.4的高分(满分10分),好评度高达98%。
其中部分简评这样写道:《终结者2》以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和令人瞠目的视觉效果为主要特色。
但真正让它成为科幻动作电影中里程碑式作品的,还是其对人物(包括机械人)的生动刻画。
根据CinemaScore在首映周进行的调查,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罕见的最高分「A+」。这在整个电影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加拿大的《蒙特娄电影期刊》更是将本片称之为「好莱坞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动作片。」
剧作家希德·菲尔德称赞影片「拥有一连串环环相扣、充满戏剧和张力的情节」。
而《终结者2》也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待,次周票房达到了6800万,形成了恐怖的逆跌之势,仅仅两周就破亿,跌破所有人的眼睛。
第三周票房4500万,跌幅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三周的累积票房达到一亿六千万,破两亿仅仅是时间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这部电影必然是要大爆了。年度的票房年冠已经提前锁定,甚至如果后续跌幅能稳住,影史票房榜冠军也不是不能尝试染指一下。
而在澳大利亚(9月上映)和德国(10月上映),《终结者2》上映首周的票房成绩分别为340万美元和710万美元。
电影在制作过程中的时候,全好莱坞的媒体都在明嘲暗讽。哥伦比亚一次性投下一个亿,想一口气吃成胖子,结局便会是下一个《埃及艳后》。
而不得不说的是,高昂的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回报,现在在暑期档大杀四方,豪取近两亿票房的《终结者2》,目前的票房成绩已经回本,后续都算赚的。
拍定这个项目的哥伦比亚高层也终于是落下了悬着的心,在办公室开起了香槟。
这部电影已经成为出品方三星电影公司,至今出品的所有电影中,投入最高,也最卖座的电影。
比起前作《终结者1》在美国上映的票房收入仅为3800万美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爱德华经纪人的安格斯,在收到这个消息后喜不自禁,不禁在电话里和爱德华报喜,还专门飞到正在新泽西州拍摄《宠物坟场2》的爱德华那里,一起吃了顿米其林大餐来庆祝。
而对于正在拍摄过程中的爱德华,说实话,这部电影的成绩对于他来说其实并算不是未知数。
他不仅知道首周成绩,还知道这部电影最终确实如媒体所预测的,一次性夺得了票房年冠和影史票房榜冠军。
当然,这个记录后来又被卡梅隆自己的一艘《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接连刷新。
确定和前世差别不大后,爱德华也得以放下心来继续《宠物坟场2》的拍摄工作。
最近,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让爱德华有些糟心,当然不是关于演戏上的问题——实话讲这部电影的拍摄难度,对于爱德华来说,甚至还不如《终结者2》。
毕竟被戏称片场暴君的卡梅隆,对于电影的每一帧都是精挑细选,而卡梅隆对爱德华的表演水平也都是赞不绝口。
让爱德华烦心的事,其实还是片场的两位导演玛丽·莱伯特和凯文·库尔施,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
因为玛丽导演的上一部《宠物坟场1》,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都显得有些平庸。
所以这次派拉蒙并不想完全放权给女导演玛丽,挑选了最近在惊悚片领域崭露头角的凯文来加以制衡。
派拉蒙的想法固然很美好,但是当一名导演,无法完全掌握住一部电影情节的生杀大权时,就必然会产生分歧,特别是这两位性格如此迥异的导演。
在这两名导演联袂执导这部电影的情况下,才拍摄两个星期,就已经出现多次在片场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的情况。
玛丽期待更多的拍出电影男主角,十三岁杰夫的情绪转变和心路历程,来深刻描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情感角度上来打动观众。
而凯文则是希望作为一部惊悚悬疑片,电影能更多的展现出惊悚的那一面,对于电影暗线的描写与背景的交待更精细合理一些。
同时可以配合着画面构图和气氛渲染的拍摄技巧,来让观众感到诡异和毛骨悚然。
前一世爱德华也是学导演专业的,对于这部电影其实也有自己的理解。
凯文不愧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惊悚系列片《惊声尖叫》的导演,对于悬疑惊悚片的拍摄手法已经初见端倪。
但是作为名义上的副导演,即使有着派拉蒙公司的支持,在与玛丽争论时也不能强行改变她的想法。
从爱德华前世作为一名准导演的角度上看,他其实是更赞同凯文的观点。
因为从这部电影的定位上来说,想要来看这部R级电影的观众,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史蒂芬金和惊悚悬疑这两个名头吸引过来的。
当然不是说以主人公感情转变为主线,来描绘电影情节有什么问题,只是走进电影院观众,期待看到的可并不是主角间的你侬我侬,而是期待看到一个精彩绝伦,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前一世爱德华就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本,对男主角杰夫的刻画是比较到位的,形象鲜明立体。
但是从整体故事上来说,情节杂乱,主次不明,伏笔没埋完,背景也没交待完善,颇有些随性的味道。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前一世这部电影有些四不像,票房成绩和口碑不瘟不火的原因。
这一世这部电影能够有所改变吗?
如果有可能的话,爱德华当然是想要让这部电影,在自己手中能够得到一定改善的。
但是目前的爱德华,作为一名演员,爱德华当然不可能直接参与到这两个导演的争执当中。
他只能在演绎这个角色的过程中,用语言和行动打动能拍板决定的导演组人员,向导演玛丽暗示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让他们知道哪一种对这部电影才是更好的。
闭眼思考了一会儿,爱德华觉得他已经有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