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44章 ...
-
虽然老李心中有万千思绪,由于女儿并不想多说,他只好把心中的问题都放下。夜里,他在床上辗转反侧,休息得并不踏实。
早上晨练时,他还是找到公园偏僻的角落,拨通前妻的电话。“之前完全没有迹象,昨儿突然说她处对象了。我只是不太懂女孩儿的心思。你说,女儿会谈个什么样的对象。我总害怕她被人骗了。”
伍琳比他平静许多,“老李,我觉得你现在比女儿更需要镇定。女孩儿在二十七八岁谈个恋爱,多么正常的事情。你总不能因为自己养了女儿二十多年,不习惯她身边出现别人吧?你那套怕她被人骗的话,只是自己吓唬自己的。她从小到大,没做过一件让人不放心的事情吧。有什么不放心的?”
电话被挂断之前,她再三叮嘱老李,“以前催着谈恋爱的是你,现在担忧难过的也是你。回家之前把情绪收拾利落,别影响小豫的恋爱。”
老李望着被挂断的手机,长长吐了一口气。他的担忧还有一层是害怕小豫性子像她妈妈。这么多年,他早就对伍琳释怀,只是担忧敢爱敢恨的性格会伤人伤己。
远在南城的伍琳收起手机后,趴在赵平的身上大哭起来。她敏感的心思一直没变,在李江问出那句,不懂女孩儿心思时,她就听明白潜台词。她其实去见过李豫很多次,高中时候在她的校门口看她上学放学。大学的时候,在食堂假装外来人员,让她帮忙刷过饭卡。李豫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她也曾飞过几次旧金山。不过,她越是旁观,越是不敢上前和女儿相认。如今女儿恋爱,以后会结婚,或许会有宝宝,她却只能旁观。
丢下恋爱消息的李豫,倒是睡了安稳觉,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老父亲经历怎样的悲喜,更不知道陌生的母亲也知晓自己恋爱的消息。
起床后的她,笑着和父亲打招呼,大口吃着咸豆浆,兴高采烈地向老李推荐昨天巷子里的老餐馆。
“爸,下周我带你一起去吃。”
“下周末从玉过生日,我们叫上他一起。”
“从玉哥生日要和他爸妈一起过。我们别添乱。”
……
老李及时转移话题,“我和你戴伯待会儿去医院陪汪爷爷说会儿话。他摔断腿,一个人在医院躺着挺无聊的。我们陪他下下棋,聊聊天。你中午自己做些吃的。”汪爷爷和戴伯都是楼里的邻居,也是老李的棋友。
她做出ok的手势后,不忘叮嘱几句,“汪爷爷如果抱怨儿子儿媳,您听着就成。千万别火上浇油跟着非议他们哈。
汪爷爷有个独子,儿子有个独孙,三代单传一代比一代养得娇气。孙子去澳洲读书后留在当地结婚生子,儿子儿媳卖了江城房子也奔赴新大陆去带下一代的孙子,独留八十岁的老汪在江城。这不,假期最后一天在家里浴室摔了一跤,盆骨骨折,最后还是左右邻居帮忙送的医院。老爷子在被抬上救护车的担架上还在中气十足地骂自己那位不孝子。
他笑着收起碗筷说,“我以前做片警,处理这些家庭琐碎,比你有经验。放心吧,我有分寸。”
父女俩人总是喜欢替对方操心,哪怕一个快要奔三,一个接近花甲。
老李想到这一点后,突然释怀了。女儿不是伍琳,哪怕万一她的性格里遗传到伍琳的疯劲儿,自己仍然是她的绳索,她不会做让自己伤心的事情。所以,当他提着水果要出门时,扭头对李豫说,“白天别在家宅着,找你男朋友约会去啊。”
几乎是同一时间,宋医生对刚起床的宋小宝说,“赶快约姑娘出门,周末你们可以一起看电影,逛街,看展览,哪怕在咖啡馆聊天都行。只要别在家晃悠。”
唐爸爸在旁边拦着媳妇说,“让他先洗漱,吃完早饭再出门。”
宋医生还在嘟囔,“工作日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加班到深夜,周末在家睡懒觉,一点都没看出来他努力在哪儿?”她见儿子进洗手间后,小声对老公说,“他昨天下午是去约会了吧?”
唐爸爸说,“应该吧。我们不要盯得太紧,他有分寸。不过,我前天中午和老李一起在食堂吃饭,他还说傅从玉在帮他姑娘介绍对象呢。你说,我们猜得对不对呀?”
宋医生说,“一会儿试试他不就知道了吗?”
唐宋洗漱后,独自一人在餐桌吃起早餐,他看着时不时在眼前晃悠的宋医生,问道,“我爷爷奶奶体检报告出来了吗?没啥大事吧?”
宋医生也在餐桌前坐下,“出来了。你爷爷的核磁结果不太理想,头颅核磁显示双侧颞叶和海马体有些许萎缩。你应该知道是什么的前兆吧。”
唐宋当然知道。他研究生物学这么多年,虽然没有具体做过神经学的课题,也知道这是截至目前仍然不知其发病机理的神经性疾病,俗称老年性痴呆。他放下筷子,问道,“知道。你和我爸怎么没第一时间告诉我?”
唐爸爸解释说,“你爷爷还处于早期阶段,他也不让告诉孙辈。”
唐宋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早些知道,“前天不应该让他们回去的。江城的医疗条件好,应该早点介入治疗的。”
唐爸爸和宋医生对视一眼后,开口说,“开了一些精神类药,他和你奶奶住不惯江城。再说,甬城距离不算远,会经常接他们来复查。你二叔家和姑姑家都在甬城,放心吧。”
宋医生从书架上取出报告的复印件,递给他说,“你看看报告。缓解阿尔兹海默病的症状的复方制剂,我们会先让你爷爷用着。你也留意海外药企单抗药的研发进度。现在疾病降落在身上,不是抱怨可以解决的。你爷爷的前兆症状显现,外在表现也不算严重。听你奶奶说,忘事也不算很频繁。他这几天在家里,与街坊邻居一起下棋打麻将,比在江城开心多了。”
他把几页报告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的确如妈妈所言,处于病症的前期阶段。在他沉默的时候,宋医生把他手里报告抽走,揉了揉他的头顶,说,“快吃饭吧。你爷爷奶奶,有我和你爸操心呢。吃完饭约会去。我敢保证,你早点带姑娘去见你爷爷,比市面上任何缓解的药物都管用。”
由于被爷爷病症这一打岔,唐爸爸和宋医生忘记试探他的约会对象是不是李豫了。
唐宋把车子停在李豫家附近后,才拿出手机准备给她发消息。结果先看到来自李豫的未读信息,她问他下午几点跑步?
他开车出门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跑步和训练,他只是单纯的想见她。
他们学生物和医学的,很早就接触到生老病死,因此对于这些宏大命题的思考也比其他人来得早一些。如同,他之前和李豫探讨生育的意义那样,他对于死亡虽然没有过告别预演,但从心底也并不是恐惧的。
现代生物制药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的确让很多疑难杂症从催命疾病变成慢性疾病,从而让生命体从各种病毒手里夺回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寿命。爷爷身体其他指标正常,在延缓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的帮助下可以延长十年左右的寿命。如果在九十岁寿终正寝谁人不说一声高寿。
他早上得知消息后,闪过更多的情绪是人类在生命面前还是有太多无能为力。所以,活着的时候要活好每一天,珍惜不求而得的馈赠,努力求取难以得到的。
李豫既是他的求之不得,也是他的不求而得。
他看到李豫发来的消息后,舒心地笑了。点开屏幕上的通话按钮后,他把手机贴在右耳上,听着听筒里传来的风琴滴答声,每一声都犹如低声的呢喃和倾诉。风琴声后传来了李豫轻柔的声音,背景声似乎是菜市场的叫卖吆喝。
“李豫,你在哪儿呢?”
“菜市场买菜呢。”
“买完啦?还是刚去?”
“刚来。怎么啦?”
“你等我几分钟,我和你一起。”
……
她并没有拒绝他的要求,反手给他发来菜市场的实时定位。他沿着她给的共享实时位置,产生了几分少年时代的雀跃。
电话没有挂断,李豫能听到听筒里传来的呼呼风声和急促的呼吸声。她转身来到菜市场的门口,一眼就看到了远处奔跑而来的他。
他在她面前立定的时候,她扑哧笑出声,调侃道,“刚才的不算训练。你今天的十公里不能偷工减料。”
“行。听你的。”
李豫来菜市场原本只是想买些时令蔬菜,现在身边带着一个拖油瓶,于是还要征求他的意见。
“我爸去医院看望病人,下午才回家。你中午想吃什么,我们现买。”
“都行,我早上起晚,来之前才吃过早餐。不太饿。”
“我看着准备啦。”
唐宋问她,“我以为你会拒绝我来菜市场呢?毕竟这儿离你家那么近。”
李豫白了他一眼,这人来都来了,得了便宜还卖乖。“小区认识的长辈们一般大清早来,临近中午逛菜市场的大多是年青人,年青人我也不认识几个。”
“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