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39章 ...
他们早上出江城时天气还是风和日丽,途径服务站时云层开始慢慢变厚,车子开到山脚下天空飘起小雨。
唐宋随即决定在山下吃午餐,他把车停在一家羊肉馆,对李豫说,“中午我们吃本地特色,红烧羊肉。”
李豫侧身从后排拿出雨伞,说,“好,我不挑食!”
唐宋从她手里拿过雨伞,率先下车来到副驾驶位置,接上她后一起朝店内走去。
门口支着炉灶,桑树柴火在炉内尽情燃烧,铁锅里的羊肉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唐宋收起雨伞,说,“这里的羊肉不错。我们后天离开时可以打包一些,你带回去让李叔尝尝。”
李豫站在铁锅旁边,看着老板娘从铁锅里捞出羊肉,极其麻利地剃掉羊骨,然后拿起菜刀三下五除二得将肉剁成小块。
浓油赤酱焖出来的羊肉细嫩,羊蹄晶莹剔透,更别提旁边还有翠绿的小葱和鲜红的小米辣衬托。将将入秋的雨天里,这样一份羊肉让人很有食欲。
她点点头,说,“行啊,买半成品或者成品,他吃饭比我还要凑合。我心血来潮还会静下心来做顿好的,他可不行,不太喜欢进厨房。”
唐宋一边点单,一边问她,“李叔平时怎么吃饭?”
李豫用桌上的茶水清洗餐具,“他呀,现在吃饭靠单位食堂解决。等退休后真不知道他吃饭怎么办呢?好想社区也有个食堂。”
唐宋提议说,“社区可以组织几家老人一起弄个小饭桌,搭伙儿吃饭。”
“以后再说吧。实在不行,找个做饭家政,每天来家里做两顿饭。”她说完后,问起他,“你家呢?”
“我爸做饭。他做饭很好吃,也喜欢折腾各种好吃的。”
李豫感叹道,“一点也看不出来呀。这是葱省男人和甬城男人的区别吗?”
唐宋听到这个问题时,其实心里真实想法是:在李豫这里,会做饭应该是加分项。旅行结束后,自己应该回家向爸爸学几道拿手菜。江大旁边那套房子的厨房,也需要增加些厨具,比如瓦罐、蒸箱啥的。虽说现在没有太多空余时间来煲汤,有备无患总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好。
他说出来的话却和心里想的完全不一样,“跟哪儿的人没关系。李叔可能只是不喜欢灶台而已。”
他才不傻,李叔独自把她抚养长大,她可以吐槽自己的爸爸,自己却不能附和。
李豫点点头,“我爸是对做饭没啥耐心,往往油没热就开始向锅里丢食材。对了,他还特别喜欢大杂烩,所有食材一锅出炉。我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搬着板凳炒菜,实在是因为我爸做饭太难吃。当然了,我做的饭菜味道也就那样,跟奶奶相比差远啦。”
唐宋觉得李豫过于谦虚,“虽然没吃过奶奶做的菜,不过你的菜我吃过,很好吃的。”
她开始解释说,“我开始做菜的时候有一点像我爸,特别容易急躁。后来,到了美国第一年才开始静下心来与灶台和解。那时候,我会琢磨着复刻在江城吃过的面,吃过的菜。”
他关心地问,“为什么那时候开始静心了呢?”
李豫不算内向的人,她大学宿舍与社会学系同学混住,室友四人关系和谐,只是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天南海北的相聚不易。她博士期间与同门更是融洽,冲浪还是师门的一位师姐教的,她们还经常一起徒步。
只是成年人的社交非常注重话题的边界,她们很少会问当时发生过什么事情促使你改变的,或者是诸如为什么会静心这类的话题。当然,她也从未主动问过别人这些私人的话题。比如涉及到傅从玉的私人话题,她犹豫后决定搁置。
当唐宋问起这些话题时,她居然没有感觉被冒犯到,而是不自觉打开话匣子。
她开始慢慢回忆,“我在去美国之前,没有一个人独立生活过。当时你们走后,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加上刚去的头一个月,口语说得并不好。那时候一下课后就回自己的小房子,不太出去社交。我会一边做些简单的饭菜,一边重复白天所有的社交场景。我心里不停地复盘着如果这一天重来一遍的话,我应该怎样社交,怎样在课堂发言更加完美,怎样与导师沟通更顺畅。
如此默默在心里排练了一个月吧。终于,那一天我笑着与Larry打招呼。他也开心笑起来,鼓励我说,李豫你英语很好,不要害怕说出来。
就这样,我在他办公室喝到他冲的意式咖啡。我们在coffee chat时,导师问我的兴趣爱好。我脱口而出,做饭和跑步。他觉得这是超级棒的兴趣,还说改天要尝尝我的手艺。后来我在家里做过很多次意大利面,其实都是练习。”
唐宋以前从不觉得那份意面背后有这么一段心路历程。有关那份番茄欧芹意面的记忆,被他时不时拿出来盘一下,感觉马上盘玩出包浆,对面的姑娘告诉自己这份意面背后还有一段关于勇气的故事。
他不禁感叹,“我那时候能吃到那份意面,不仅仅是意外,而是三年多练习的成果。我真幸运。”
俩人在飘着中雨的假日里,围坐在矮凳上,吃着咸鲜的热羊肉,话着家常。
唐宋想,这场景要比七八月份他在美东早晚安式的单机打卡真实和有趣太多。
他突然更加期待这趟旅途了。仅仅半天的时间,他就了解到她曾经的不安与忐忑,她的自尊与努力,她的家人和她的生活片段。这些犹豫拼图的组成部分,他拿到了,并在心里逐渐拼出一个更加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李豫。
饭后,雨势渐大。饭馆的老板娘说他们预定的民宿路况很好,开车慢些不会有问题。俩人于是决定冒雨启程。
唐宋沿着山路小心驾驶车辆,李豫望着车窗前左右摆动的雨刷器,觉得很有趣。
她问司机,“唐宋,你有没有觉得雨水落在玻璃上的声音很解压?”
司机尽管车子开得小心翼翼,不过他不讨厌雨天,“有。不仅仅雨打玻璃声音,雨刷器刮雨的画面也很解压。这会儿开车走山路还挺舒服的。以前在波士顿,下雨天我喜欢开车漫无目的的闲逛。”
她也有些好奇他生活过八年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波士顿雨水多吗?”
唐宋说,“雨没有雪多。波士顿一年大概有六个月在冬季,一个月是春季,一个月是秋季,剩下月份是夏季。每个季节都很特别,风雪、樱花、秋叶和雨水,四季的风景应有尽有。我们明年可以一起去短期旅游。将来我们也可以申请访问学者,去生活一年两载的。那儿是与江城、湾区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她摇摇头,“短期旅行就算了,还是等以后申请访问学者再去吧。我明年暑假想挑战TMB徒步。”她说完见唐宋带着疑惑的表情,进一步解释说,“TMB是环勃朗峰的缩写。我第一次可能走不完全程,会走半程。”
唐宋有些好奇,“你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的?”
李豫继续解惑,“前天晚上在家收拾背包,冒出过念头。中午在餐馆给你讲做饭的往事,让我坚定了这个计划。”
唐宋更加好奇,“为什么?徒步与做饭有什么关联?”
她开始讲述自己的逻辑,“做饭是一不小心对导师的承诺,TMB是对自己的承诺。无论对谁许下了承诺都要付出努力,至少做到一言九鼎吧。”
他得到答案后,想波士顿什么时候回去都可以,环勃朗峰的机会,他也要争取一下,“承诺一致性原则。你介不介意带个菜鸟?”
“你?”
“我。”
她心想自己也是个菜鸟。不过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准备,再加上TMB路线非常成熟,沿途有山屋休息和提供物资补给,路上经过一些马路和村庄可以随时撤退。菜鸟与菜鸟结伴也不是不行。她说,“也不是不可以。我们之后需要做一些体能训练。”
唐宋保证说,“我没问题。今天下午雨太大,没法爬山,我们可以从跑步开始。”
她笑起来,“倒也不用这么急。”
唐宋的保证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这是to do list里面唯一一件李豫已经答应的具体事件,所以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准备。因此,在酒店办理入住后,他便要拉上她去酒店健身房游泳。
“不去。刚前台小哥说今儿酒店入住率100%,这会儿外面又下着大雨,健身房和游泳池一定人满为患。”她直接拒绝。
他带着委屈的表情说,“好吧……那我们在房间里做些运动。”
李豫白了他一眼,意思是你想得美。
唐宋被她的神态逗乐.他哈哈大笑起来,“李豫,我发现你好容易想多呀。我说的是室内锻炼,比如仰卧起坐,比如平板支撑啥的。”
她没再理会他,而是转身从自己户外背包里取出分装的咖啡豆和手摇磨豆机。豆子倒进磨豆机时,声音被李豫弄得劈里啪啦。唐宋凑过来低头狠狠地闻着豆子香气,抬头说,“我观察这个豆子的量,应该有我的一杯。先谢谢女朋友。”
她开始研磨咖啡豆,手柄被她搅得飞快,边搅边转身,“我喝两杯,不行啊?”
唐宋围着她打转,“喝两杯黑咖的话,晚上容易失眠。为了让你能睡个好觉,我决定做回男菩萨。”
她再次背对着他,“滚,菩萨本来就是男的。”
他双手置于胸前,做出合十姿势,朝她微拜,“大慈大悲观世音,该男就男,该女就女。你赠予我一杯手磨咖啡,你就是我的菩萨。”
唐宋装可怜的姿态越来越娴熟,李豫每次看到后都会觉得好笑,然后心软放话,“准了!”
他随即把她抱起来,在房间里转圈圈,“大慈大悲、般若智慧、行善行德、普渡唐宋的菩萨。”
“唐宋,你够啦。为了一杯咖啡,至于吗?”
“咖啡不至于。为你至于。”
“正常点说话。”
“好的,听你的!”
“喏”,李豫把煮好的咖啡递给唐宋。
他接过来后,先放在鼻下猛嗅香气,“好香呀。阿拉比卡豆,哪儿产的?”
“哥斯达黎加的,尝尝看,口感很活泼。”
两人来到阳台,坐在躺椅上看外面山上的雨幕。李豫把杯子放在眼前,看着咖啡杯升腾的蒸汽和山里的雾气揉在一起。正当她目光追寻那一缕水汽时,唐宋举着咖啡杯咣当着碰杯。
“看啥呢?看咖啡豆的灵魂在升天呀?”
李豫与他碰完杯后,没搭理他,而是问他,“唐宋,你相信万物有灵吗?”
他收起玩闹的表情,开始一本正经起来,“要看你怎么定义有灵?灵魂、意识还是生命?在自然界,生物进化既是随机选择又有规律可循。狭义有灵论或许有争议,但广义泛灵论是成立的。”
她问起来,“生物学有意思吗?”
唐宋这会儿才真正认真起来,“有意思呀。过往的生命科学史上的三大里程碑是达尔文演化论、孟德尔遗传学和DNA双链碱基配对。现在生物学有很多细分领域以及跨学科领域,大家会研究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RNA修饰、基因组空间结构之类的内容。
这个领域有很多传奇的人物。比如默默无闻的孤独天才孟德尔,上世纪最厉害的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还有年少成名的詹姆斯·沃森。詹姆斯·沃森23岁博士毕业,25岁一鸣惊人。
对了,克里克Crick还是科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用自然科学的办法可以解决意识问题。
我的中学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花了很长时间讲述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那是我第一次对遗传学感兴趣。兴趣引导我读了很多生物学家的书籍,比如《双螺旋》,从而知道了Crick。
我高中参加过数学竞赛,成绩出来可以保送,我选了生命科学专业。本科期间我有幸跟着已经退休的严院长学习。大三那年,我的博导来江大交流,我负责接待工作,又顺理成章成为他的学生。
还有一点,弗朗西斯·克里克37岁才博士毕业。他六十多岁开始研究新的课题神经科学。
我博导的经历也很传奇。他先是学数学,拿了医学博士学位后,后来做生物学教授。
生命科学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学科,这个学科里又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人。”
在听故事的时候,李豫已经喝完咖啡。她把空杯子放在窗台感慨说,“你博导当年挑选你做他的学生,是因为你们都有学数学的经历吗?你以前在波士顿除了上课工作,还会干嘛呢?”
唐宋一口喝完剩余的咖啡,把自己杯子紧紧挨着她的杯子摆放。“我冬天滑雪比较多,夏天也会和实验室同事一起玩儿皮划艇,其他时间用来睡觉。我不脱发,不仅仅是基因问题,还因为我的睡眠质量真的不错。”
她笑着说,“这个梗过不去啦!”
“科学界的难题,总要关心一二。我以后减少通宵,你也减少熬夜,如何?”
说完,他把手递到她面前,示意她同意的话,就握握手。
“成交!”
唐宋的博导和李豫的博导是完全虚构的人物。
弗朗西斯·克里克与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孟德尔和达尔文,相信不需要再科普了。
前面提到的另一位前辈程亦凡是非常优秀的华人科学家,学术成就不亚于国内互联网上的生化届红人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第39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