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第 76 章 ...

  •   话说,古大贵两口子在县里出名的荒宅里折腾的热火朝天,但是还真没多少人知道。

      一来院大墙高,里面就是干的热火朝天外面也听不到动静。二来,这院子凶名太盛,人人躲着走还来不及,自然不接近不打听。

      就是知道一星半点儿的,也碍于这个宅子的凶名躲的远远的。

      这都没什么,现在的古大贵家里就有十几口子人,就是没别人他们自己也把场子做的足足的。

      这是古大贵两口子住进来的第一天。一家四口住的是大宅正院,三进的院子差不多三亩地,每一进都极宽敞,一家子住在第二进。第一进院子就是他们初来那天拔草的院子了,家里的下人们就暂住在这个院子的四间倒座房里。至于其他的跨院偏院下人们居住的院子什么的现在都是锁了的。

      宋春花极喜欢现在住的地方,这院子里有四棵长势极好的海棠树,虽然开的花各不相同,但都是极好看的。她恨不能日日住在这里,可惜现在还不能确定这宅子对他们没有坏处,还是要小心些。

      宋春花现在真是想要什么就做什么,家里的活儿都有人干了,真是从来没有的好日子。

      一家子正一块儿读书写字,这时候周六在门口廊下道:“老爷,有位刘掌柜刘老爷来找。”

      “请他进来,不,我去见他吧。”

      古大贵一直到大宅门口,才看到刘掌柜一脸抗拒的站在门外。他一看就笑了。

      “老弟,你来了。”

      刘掌柜露出僵硬的笑来:“大哥,你住、这儿来啦?”

      古大贵也不难为他,同他一道去了隔壁的小院子里。边走边说:“之前没跟你说,我把那个宅子买下来了。”

      “那个宅子,它……”刘掌柜吞吞吐吐的。

      古大贵就说:“我知道,我已经买了些日子了,什么都没发生。还有,我也不算是彻底搬到那边住了,只是偶尔去住住。”

      刘掌柜不再说宅子的事儿,实在是没什么好话可以说的,就是恭贺乔迁这话他也说出不来啊。

      原来是古家人找古大贵,刘掌柜才过来找他,到了这里却又被留守在宅子里的下人领到那边去的。

      “大哥,古家的四弟留信说让大哥回家一趟。”

      “知道了,我明天就回去看看。你来了,我们就喝两盅。”然后吩咐人,“去跟太太说,好好拾掇一桌子菜,家里才买的鸡鸭的各炖一只,还有挑一条鱼做了,打壶酒,送到这边来。”

      “别别,大哥,这太破费了。”也太丰盛了,都赶上他们家过节的饭菜了。

      “无妨,这就是随意弄弄,能吃好点儿当然要吃好点儿。”

      刘掌柜终于憋不住心里的话儿了:“大哥,我能问问大哥又在哪儿发财了?这又是下人又是宅子的,花费可不少呢?”那大宅子人家总不能白送,还有这下人他见的就有三四个了,都是青壮,也不便宜。现在又开口就是鸡鸭鱼肉的,说是手里没钱也不能信啊。

      “这事儿说起来还有你的功劳,你帮我引荐的那大掌柜,我又去了一次,这钱就有了。老弟,虽然不能具体跟你说是什么事儿,但是老弟要是信的过我,就准备些钱,相信不久之后就会用到的。”

      “真的?我一准儿听大哥的。”刘掌柜一喜,他可是眼看着大哥从一个庄户人家到在城里有宅子有下人的,蜜汁相信他。就算大哥搬进了那城里有名的凶宅,大哥现在不也吃香喝辣的嘛。

      “你听就好,这事儿我可是第一个知道的,别人我可没告诉。”古大贵认真的说。他出的主意他当然是第一个知道的,暂时也没什么人可告诉的。

      “谢谢大哥,待会儿我好好敬大哥一个。”

      两人说着话,酒菜就陆陆续续送来了。新鲜的青菜猪肉是家里常备的,鸡鸭都是家里刚刚买来养的,鹅也买了,就是数量少。鱼是自家塘里的,酒家里还有些,家下人又多,一会儿就整治出来了。

      古大贵给刘掌柜倒好酒,两人就慢慢吃喝。

      刘掌柜吃了口菜,看着又一个菜被人端上来放桌上,道:“大哥家里究竟买了几个人?我怎么看了几个都不重样的。”

      古大贵的得意藏都藏不住:“也没多少,就十个,暂时也就用这么多,要是以后又是排布不开再买。”

      “大哥不愧是大哥,我敬大哥一杯。大哥以后一定带着小弟一起发财啊。”能抱住的大腿一定不能错过。

      “只要你愿意信我就行,我这也都是小打小闹,跟人家比起来差远了。”

      “大哥太谦虚了,大哥可是我见过最能耐的人。”最能耐的他能攀上的人了,一定要跟着一块儿发财啊。

      “哈哈,吃菜吃菜。”

      两人酒足饭饱,古大贵便派人把刘掌柜送回去。在他这吃饭喝酒是高兴的事,要是回去的路上摔一跤什么的就不美了。

      古大贵回去大宅,没看见宋春花,一问才知道她去教女仆打络子了。

      宋春花正跟几个女仆坐在一起,手把手的教她们。随着他们搬进来住,大宅的日子基本走上正轨。院子里看门啊种地啊养鸡鸭鹅的几个男仆就都能干的了,周六还能抽出空来来听古大贵差遣。

      宋春花一看女仆们没什么活儿,就想教教她们打络子,做的好了卖出去,就有钱进账了。

      等宋春花回院子里的时候,古大贵正领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儿,两只小狗连跑带摔的跟来跟去。

      古大贵跟着宋春花回房,孩子们继续玩儿。

      宋春花跟古大贵坐下,古大贵倒了两杯水。

      宋春花端着水杯说:“当家的,你说我们是不是要给家里这些人些钱?不然他们不好好干活怎么办?”

      “是要给的,但不是现在,抻抻他们再说。正好也看看那些人可以用,至少要看一个月吧。”

      “哦。刘掌柜找来是为了什么事儿啊?”不然都要好好干活养家糊口的,也没空来玩儿啊。

      “老家让我们回去一趟,我想明天就家去看看。”

      “能有什么事儿啊?”宋春花好奇。

      “谁知道呢,明天我们回去雇辆马车怎么样?”

      “好啊,反正我们雇的起。要不以后我们买辆马车吧?”宋春花觉的现在他家财大气粗,完全可以买辆马车。

      “买马车啊?”古大贵想了想,“还是先买牛车吧。可以再定制一副车架,就打成车厢的样式,你可以想个喜欢的样子,就像家里卖的藤车似的什么样子都行,打的大点儿结实点儿。拉货的时候就用拉货的板车,我们出门的时候就坐定制的车架怎么样?马车还是太招摇了。”

      “好吧,都听你的。”宋春花也不是非要马车,只是想坐的舒服些罢了,重要的果然是车厢。

      现在买牛车是来不及了,古大贵还是雇了辆马车,一家四口再加上车夫一起回了村。哦,马车后面还跟着架牛车,牛车也是雇的,家里的四个青壮男仆就坐在上面。因为古大贵不放心一家人的安全问题,让他们在后面跟着,然后再跟马车一起回去。

      宋春花第一回坐马车,就觉的也就那样。其实是路太不好走了,坐在马车里并不比坐在牛车板车上能舒服多少,买马车的心思就彻底的歇了。

      倒是两个孩子非常兴奋,嚷嚷着还要再坐一回。

      马车和牛车都回去了,因为他们家至少也要明天早上才能回去,到时候跟着村里人一块儿走就行了。

      为了低调,他们下车的地方离村口还有一段距离,一家人得走回去。免不了就碰到村里的人,有些会跟他们打招呼,有些就目不斜视的走了。比起古大贵在村里教孩子那会儿差多了,也是很人情冷暖了。

      就是路上看到的孩子好像多了些,这个时间不是应该在村里私塾上课的吗?古大贵疑惑了一瞬就抛开了。

      还没进家门,就看到端着盆出来的大妮。

      大妮一看见他们,又端着盆回去了。“奶,奶,二叔二婶回来了!”

      等一家子进了门,就受到了高规格的迎接。以古婆子为首,宋春花的三个妯娌和家里的几个女孩子在后,在院子里迎接他们进来。

      一家子就是在古婆子挑剔打量又不可置信的目光下,在其他人同样不可置信的眼神下,颇为稳的住的走了进去。

      古大贵满脸是笑的看着他娘:“娘,儿子带着媳妇孩子回来看您和爹了。快,二妮二郎快叫奶奶。”

      “奶奶,我们回来了。”

      奶奶古婆子没听见似的,还是不敢置信的看着这白白嫩嫩的一家子。错了,应该是这更白白嫩嫩的一家子。这一身新衣裳笑着走过来的一家子。

      这是负债累累的人该有的样子?她想像中老二一家子穷困潦倒的样子呢?回家来会痛哭流涕找她认错的样子呢?

      这一家子怎么看怎么不是庄户人家的样子,倒像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还是那种家资颇丰的富贵闲人做派的城里人!

      这要不是在家里,要是在城里见到她都不敢认!这就是她那个被分出去的背了一百两巨债的二儿子???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