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古婆子母女在为了嫁个好人家谋划。
宋春花在跟孩子们喝糖水。甜甜的红糖水让人的心情都好起来了呢。宋春花看着儿女高兴的样子,也打心底里开心。
嗯,二妮已经六岁了,也该学认字了。这样只能她男人教,幸亏她男人从小就聪明,想方设法把字认全了,否则现在女儿不就没处学了吗?
她虽然跟着男人学了,但是总归没有他写得好,她就不教了,免得她闺女以为字都是那么丑的。二郎也跟着学起来吧。他以后是一定要读书的。毕竟就是有古家大哥读书在前实在是坑,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不读书了,千百年来的智慧总结,读书肯定是好的。
喝完了糖水,宋春花便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了。省得在家被婆婆抓着编篮子。
本来宋春花是很喜欢便篮子的,但现在只要一想到她编的篮子赚的钱她却一文都落不着,她就一点儿都不想动手。
看着别人吃肉她连汤都喝不上的日子,真是让人怨气横生。
宋春花领着孩子到了村头的谷场,坐到边上的大柳树下面。两孩子在谷场上跑跑跳跳。
春忙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一家老小齐上阵,一个人恨不能有八只手。谷场上除了宋春花娘仨没别人。
宋春花从周围拔了些草,编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筐。筐编的糙,速度就快,等天色不早的时候就得了三个。宋春花领着孩子带着筐往家里走。
路上碰上人,就有的问:“大贵家的,听说你大哥要去上学了,可是真的?”
宋春花点头,这事儿怕是已经宣扬的全村人都知道了吧。也不知道如果明年又没考上怎么收场。
到了家,古婆子看见她们娘仨就骂:“你个贼婆娘!不干活上哪去了?今晚不用吃了!都滚出去!”
宋春花低着头不说话,带着孩子走到古大贵身边,一家人成功会师。古婆子更气了,连古大贵一起骂。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溜了溜了。古大贵带着媳妇孩子去了后院,独留古婆子骂声在前院回荡。
古大贵装模作样的去劈柴,宋春花就在旁边小声跟他说话:“我想到了个招儿,你说我们编些筐,然后装上土,在里面种粮种菜怎么样?”
古大贵听的眼睛一亮,“这招儿好啊,窗下墙边都能种,而且还可以弄个架子,能种好几层呢。”
“你也觉得这个主意好,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而且我们就种眼皮子底下,等到收的时候也方便。而且这法子要是能成,我们就有理由问爹娘要些粮食,毕竟这法子是我们想出来的嘛。”
“你说得对,这法子要是能成,你就是我们家的功臣。到时候说不定全村人都跟着种 ,你还会成为全村的功臣。”古大贵越说越骄傲,“真到了那时候,我们要些粮食怎么了。就不应该等我们开口,他们就该主动给。”
“是这样没错。你今晚上跟爹说说,就说我们先试试,你就不用下地了,就去山上林子里弄土。”
“好,等吃了饭我就跟爹好好说说。”
吃完饭,古大贵就跟古老汉说有特别紧要的事儿要说。
古大富再过两天就要去县里,这对古老汉来说才是最最紧要的事儿。不过二儿一向想法多,要是能给家里找条财路就更好了。
难得的古大富这次也没有提前离开,一家子男人都等着古大贵说话。
古大贵一脸憨厚的说:“爹啊,大哥不是要去上学吗?这去县里,家里肯定要好好准备的。别的不说,银钱上就一定要备足,大哥这次上学事关重要,要是明年大哥考中我们家就彻底翻身了。”
古老汉听到这话一脸的欣慰:“就是这话,只要你大哥能考中,其他都是值得的。”
古大富也说:“二弟放心,我这次是很有把握的。再跟同窗去县里学一年,有老师指点,我明年一定会中的。”
古大贵忙道:“就是这话。大哥去县里这衣食住行,同窗交际都不能怠慢。我就跟我媳妇儿说了,我们怎么也得为家里做些贡献,不能只靠着爹娘操心啊。这不。我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说到这里,古大贵卖了个关子。跟银钱有关的事儿,古大才一向是个合格的捧哏,忙问:“二哥快说,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说来也简单。我媳妇不是擅长编东西吗。就想到我们就编些个筐,然后装上土,种粮种菜都可以。而且屋前屋后墙角旮旯都行,还可以搭些架子,能种好几层。这就相当于多了好些地,爹看,这个法子可中。”
古老汉一想,好像可以,就道:“听着还行。”
“爹,我们可以先试试。明天开始,我媳妇就编筐,我就去山上挑土,就挑到村里打谷场上,挑拣翻晒,然后就先种菜试试。”
“那就你们两口子先试试。不过不要在谷场,我知道个地方,你们就先在那儿弄。”
“好嘞,那我媳妇就不编篮子了,爹跟娘说说。”
“我跟你娘说,还是粮食最重要。”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古大富难得没有去他的书房独自美丽,而是回了大房。一进门就跟李氏说了这事儿,又道:“这法子听着很好,应该行得通的。你在家就好好看着,心里也有个数。”
李氏应着:“相公,我会好好看着的。只要二房一成,我就立马也这么干。”
“你知道就行,即便二房做成了,这收获也是公中的。我就是提醒你看着二房别让他们走岔了路。”
“我省的。”
古大贵回去跟宋春花说了这事儿。宋春花喜形于色 :“太好了!可是不在娘眼皮子底下了!娘整天催我编编编,我受一天累一个子也拿不到手里,谁乐意?”
“我知道我知道,花儿受苦了。明天开始我们一起干活,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我干。”
“说得好听。”
于氏难得的有些高兴:“要是这事儿真成了,可能多收好一些粮食呢。”我们就能多吃点儿了吧。
古大运也笑:“是,还是二哥有办法。以后会好的。”
古大才也没口子的赞他二哥:“我就说二哥本事吧,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出来。”
于氏泼他冷水:“你别高兴的太早了,这事儿还不一定能成呢。”
“我寻思这事儿没什么问题,不都是种在土里吗?只要有土,粮食在筐里种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先准备上,你抽空弄些土回来?”
“这事儿你就想差了,这法子能成那也是公中的,你就是忙活半天也到不了你的手里。你着什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