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吃了饭,郑茶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打算去上学。路上的时候郑茶发现了一个问题,今天的视线格外的清晰。郑茶是刘六年级的时候配上眼镜的,后来度数随着年纪的增长,一路飙升到了800度,再也没有下降下来过,有的时候同学们就会凑在一起调侃自己的眼睛50米外男女不分,100米外人畜不分。而郑茶永远都会在这个时候获得话语权,“我只有十五厘米以内是高清。”
许是很久没有见过这么清晰的在没有镜片滤镜遮盖下的世界了,郑茶心情格外的欢愉,不禁哼起了小曲,是某娱乐平台上的最火热的bgm,“啦啦啦~~此处省略~~~\"
郑茶记得下午的第一节课是语文,只是一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都没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虽然郑茶也不知道那个座位是谁的,但是郑茶知道自己的座位上坐着别的同学,而自己的同桌也不再自己的座位上。郑茶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走错了教室,但是很显然,门框上的五年级三班很果断的打消了郑茶的这个念头。
还在疑惑的郑茶再次在门口手足无措。
“你在门口站着干嘛呢不进去?”有人在身后推了郑茶一把,
“时沛泽,你坐哪儿?”模糊自己的目的。
“我坐这半个。”时沛泽抬手指了指靠窗户的这两排座位。
“我跟你一起吧?!”此时的郑茶就好像抓住了一根稻草,想以此来掩饰自己与大地的格格不入。
“你不是要坐那半个吗?老师刚留作业的时候你还跟我吵来着,非得说读书未必有益未必有益,怎么着呀,你要叛变吗?”
郑茶大概明白了,五年级的时候班里有过一场小型的辩论赛,说是辩论赛,也不过是一个课后题老师拿来让同学们互怼的罢了。一个班分成两部分,正方与反方,除此之外,没有有裁判,没有规则,也没有经验,就连最后的输赢都是根据那一方怼不回去来区分的。
“我在哪里都可以,辩论嘛,不过是输赢罢了。”郑茶觉得自己不纯粹了,以前的郑茶可是跟着心走的,不只是郑茶,班上的同学都是。不过现在,跟班里的同学比起来,郑茶却多了一丝世俗与野心。
郑茶跟着时沛泽找了两个空位置坐下,没过多久老师语文老师踩着高跟鞋走进了教室,只见她轻车熟路地将随身携带的课本放在了讲台上,用讲桌上的抹布随意地擦了几下,将从黑板上飘落下来的粉笔灰抹干净,同时抬头看向郑茶这边。
“时沛泽,把今天的辩论题目写在黑板上。”是了,郑茶的同桌时沛泽,字写得非常好看。
毕业的时候,毕业照上的留言是郑茶的小学同学所有的印记。包括时沛泽,只不过时沛泽只在上面写了一个字--“拽”,至于为什么,郑茶也搞不明白,当然也没有来的及搞明白就没有在见到的机会了。
上课铃一响,老师稳稳的坐下,一手托腮,一手把玩着跟粉笔,“咱们开始了,正方先来。”
这个辩论主题是读书是否有益,正方是读书有益,反方是读书未必有益。郑茶跟着时沛泽选择了正方,她打算先静观其变,这时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时沛泽站了起来。
作为班长,开个头,时沛泽首当其冲,“我认为读书是有用的,而且读书之用大于天,不读书是肯定不行的。读书可以使我们修身养性,可以让我们做高尚的人。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有云,开卷有益。所以我认为,读书有益。”
说完,时沛泽就坐下了,对方的成员站起来之前,郑茶往时沛泽那边靠了靠,“可以啊你。有点儿水平。”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水平,至少对于小学生来讲,很棒了。
“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就不要说这么虚伪的话了。”
“……啧!”郑茶从心里甩了自己一个耳光,“嘴欠。”
“写书出书的人或者出版社也不一定十全十美,也不一定全是对的,所以读书未必有益。”对面立马有人站起来回怼。不过这个理由却实牵强了。郑茶想要打盹儿,偷偷看了看老师,找了个仅仅看起来比较惬意的姿势,背对着老师闭上了眼,闭眼之前时沛泽再次站了起来。
今天实在是有点儿累了,昨天晚上睡的时候开了一本新的小说,熬夜看了一半,等到时间实在是太晚了,郑茶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机。没想到今天一早就给闹钟弄醒了,迷迷瞪瞪的背着书包来上学了,中午依旧被着离奇的像是故事的事实折腾的也没休息。
郑茶迷迷糊糊之间,潜意识里浮现着数不清内心独白,“以前每天晚上抱着手机看小说追剧,天天都熬夜不睡觉,中午也不睡,困了也不睡,怎样都不睡,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后天形成的反射,趴在桌子上的时候,瞬间就来了感觉,有的时候人真的是很奇怪,没有手机的时候怎样都舒服,有了手机之后不仅每天都变的那么累还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对于自己这种不自律的人来说,居然生出了一种满足感,满足些什么呢?回到过去?不再在手机上修葺坟墓?还是可以睡个好觉?”
郑茶想着想着,迷迷糊糊的昏了过去。醒的时候,已经快下课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课堂渐渐接近尾声,然而胜负未分的辩论愈来愈激烈,老师出声维持课堂纪律。
只听对方站起来了一位同学,“请问对人有有害的书对人有什么益处呢?”
班里都安静了,包括时沛泽也没有再站起来。
“对人有害的书对人的益处确实不大,但是人应该具有分辨一本书好坏的能力,今天的辩题是读书是否有益,而不是读什么样的书没益处。”郑茶站起来怼了回去,自然也不是很高明的回答。
对面没有人再回怼。下课铃响。辩论结束。
郑茶只说了一句话,却成了“赢”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