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桃花露拌饭 ...

  •   祸水!还住那么大的房子!

      米元生着气却闻到前方传来的猪油味儿,隔了一条小溪都闻见了:“走!采花去,晚上给你做桃花露拌饭!“

      “那不就是饭么,吃粥不行么,费粮食。”周镰一脸的不信,真不是为了使唤他采花?

      “那不一样,做好了给刘婶家送去一些!”

      周镰连忙笑着应下……

      这道拌饭,得先蒸馏出花露,在米饭刚熟的时候再用花露浇上去焖一会儿。

      米元先翻出一只蒸饭用的甑放进大锅里,锅里装水。把桃花过水冲一冲晾一晾都倒进甑,在甑上倒扣着木盆,盖严实。底下烧着大火,焖蒸。蒸汽带着桃花遇热分解出的香精一直升到木盆内,并在盆内表面凝结成水,又随着水汽增多向四面流去。随着木盆边早就插好的竹管流出。

      这样蒸出的花露做吃食还是不错的。

      一边的米饭蒸的差不多了,便倒入一些桃花露盖上锅盖再焖一会儿。

      别说刘婶母女,近日跟着米元做香膏口脂的周镰也仿佛见了什么珍奇食物似的。

      本来是去送饭,到那以后看到碗里的小葱拌豆腐就不想走了,假客气一番两人就坐下一起吃,横竖送来的拌饭不少。

      这桃花露拌饭自然是极香的,闻着桃子甜甜的香气,一口咬下去,是桃也不是,有其芳香无其气息,总也吃不到桃子似的,米饭软糯适中,美味极了。

      除了小葱拌豆腐,刘婶还做了个凉拌萝卜丝,配着拌饭倒也爽口,相得益彰。

      这天傍晚米元并没有赶在月亮初升时回山洞,而是钻进周家灶房继续研究桃花纯露。她就着温开水冲了几杯花露,每一杯都细细品了品,暗暗记下最佳比例。

      周镰端着花瓣杯坐在院子里惬意地喝着,还非要发出点砸吧声来。

      米元忍不住打断他:“村里谁家有拉人的驴车?”

      周镰惊讶地扭过头看她:“你终于舍得坐驴车了?”

      米元撇撇嘴没理他,一边回山洞一边盘算着明天要去县里买些东西开工了。

      等第二天米元拽着刚从地里回来的周镰去县里,太阳刚刚升起。周镰皱着眉头没好气道:“我就知道,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否则你不会坐驴车去县里!”

      米元理直气壮:“空着手空背篓坐什么驴车,下回送去的东西多再坐驴车!”

      周镰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空着手还是走着去,有那钱攒一攒还能吃碗馄饨,想到这便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米元除了买那些个原料,还买了几张纸,准备回去裁一裁用针线缝上随身带,回头从灶洞里找根烧焦的细木棍,记个账什么的方便。还破天荒的扯了好些棉布,虽然只是一般的棉布,一尺也要十二文了。

      出了布庄,米元把一卷藏青色的棉布随手拿给周镰:“喏,给你的,欠你一身衣裳。”

      周镰好半天反应过来:“给我的?”周镰摸摸头,想不起上回穿新衣裳是什么时候了,乐呵呵地不好意思呢。

      “我还给我自己、青草和刘婶都买了,我们让刘婶帮忙做吧!”

      米元看着周镰笑得像个傻子,也不知是因为有新衣服穿还是提到青草更或者是青草的娘亲手帮他做衣裳:“快走吧,昨天说好过了晌午刘婶她们要来的。”

      晌午刚过刘婶母女就到了周家大院。米元高兴地把棉布都拿出来,一身鹅黄的给青草,一身浅蓝色给刘婶,自己的是紫红色的。

      这哪有见两次面就送布的,刘婶母女惊讶着不肯收。米元却不觉得,以后母女俩是要帮自己做活计的,就当是发工作衣呗,多做几个碗或是多做几盒香膏一身衣裳便有了,况且也是有求于人,她实在是不会做衣裳呀。

      “婶,我们都不会做衣服,只能麻烦婶。”米元将那些个棉布连同周镰的一起胡乱塞给她。

      刘婶摸索了一下怀里的棉布,青草看着娘亲不知如何是好,刘婶看了看她,又看到一旁的周镰一脸期待,还有米元,还是松了口,到底是两个没人照顾的孩子。这便宜她占了,以后多帮衬就是:“婶摘了好些青菜,晚上做给你们吃,以后婶有空就给你们做饭吃!”

      两人高兴地应下。

      米元介绍了自己的生意情况,周镰时不时还要插一句解释一下。刘婶母听得认真,都表示会好好干。米元时不时总会心猿意马,一会儿靠着刘婶,一会儿靠着青草,瘦是瘦了点,但还是软软的,真舒服。

      一放松思路便活络起来:“我在路上听人说新县令上任,七日后要在晏湖边举办游园会!我打算早点去支个摊,卖些小玩意儿、香膏和花露饮!”再过些时日要开始盖房子了,得多挣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周镰和青草一听游园会两眼放光,倒是刘婶郑重起来:“来得及吗?”

      “来得及,我们现在四个人呢,也不做多,每样做一些。过阵子起房子了肯定影响活计。”

      已经颇有经验的周镰表示:“我看行!”

      “镰子趁早去订好驴车,那天寅时就出发去占个好位置!”米元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赚一笔了!

      刘婶母女互看一眼,严肃地点点头,决心好好干!

      四人忙而不乱。米元手把手教母女俩制作香膏,毕竟村里的孩子几岁就上灶了,两人觉得这活计轻省得很,刘婶得空就去帮周镰给窑洞添柴看个火什么的。而米元主要做几个小玩意儿。

      除了练泥和一些比例调配是米元亲自做,敲土、磨长石、烧草木灰、细筛所有粉末、采花瓣、熬猪油、更换花瓣、上釉、烘坯、烧制、蒸馏……皆有序进行。刘婶母女上手很快,周镰已经很有经验。终于在游园会前一晚做完了两排陶制十二生肖、五十只香膏、十罐桃花露,另还有一个陶锅、一只不小的茶壶和十个装花露的罐子。实际上比往日准备的东西是要少得多了,加上这回有刘婶母女帮忙,其实并不及往日累人。

      游园会当天凌晨,一辆驴车寅时正停在周家门口。

      从山上赶来的米元愣住了,这人不是李三么。这背影米元终身难忘,说是烧成灰都认识也是有可能的。

      李三听见声响转过身,见到米元有些疑惑,这些年村里有好些人都是没见过的,比如麻子家的四儿子、大牛家的小女儿……

      米元望着近在咫尺的这张脸,尤其那双浓眉大眼,那宽阔的肩膀,浑厚结实的身板有些恍惚。

      “米元姐!”青草匆忙跑来,幸好赶得及。

      米元转头看去,笑着朝青草打招呼:“别急,跑慢点!”

      “米元姐,我娘已经来了,我出门前喂鸡晚了一些。”说完才看见驴车前的李三:“李三哥。”

      李三点点头。

      “李三哥!”周镰又转向米元和青草:“人到齐了,快来搬东西,婶饼子都烙好了带着路上吃!”

      一行人风风火火装了几个箩筐到驴车上,除了赶制出来的卖品,另外还准备了好些个巴掌大的竹筒,带着陶锅茶壶还有个小炉子上了路。周镰和李三坐在前头赶驴车,另外三人一人坐一边看好一大车的东西,一边啃烙饼一边赶路,出发前刘婶热情地给李三也塞了一个烙饼。

      “这桃花露预备怎么卖?这有炉子又有锅,还有那么许多竹筒……”刘婶忍不住关心道。

      米元撕了块烙饼放嘴里,一边吃一边说:“这桃花露加水冲开,一份一竹筒,喏,就那竹筒那么大就是一份,两文一份,给了铜板直接拿走,再续也是两文。“

      刘婶有些忧虑,两文钱呢,可以买两个馒头了。

      似是看出了刘婶的担忧:“婶,就算卖不出去也没事,咱们自己喝,摆摊得一整天呢。那花露也就昨儿个傍晚蒸出来的,天气也不热,新鲜着呢!”

      周镰闻言回头也道:“婶,这还不是最贵的,那几个泥烧的娃娃卖出去了咱们这几天就没白忙活!”

      刘婶闻言立即高兴起来,孩子们忙了好些天,可别让他们白忙活。她一早想好了,要是卖不出去,或者卖得不好,她的工钱就不要了,就当做帮孩子们的忙。

      一伙人在驴车上颠颠地沿着土路向晏湖赶去,天上繁星点点好似眨巴着眼睛活泼地不得了。

      驴车驶进晏湖边天还没亮,没有出摊的更没有人。米元遥遥一望观察地形,站在桥上眺望两边的风景是优美,米元很快看到桥下的绝佳位置。

      “往桥下去!就那个弯道口上桥的路口!咱们把摊子摆在那儿!”

      驴车走到桥下缓缓停下,李三把驴车拴在一边的杨柳树下,几人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搬下来。周镰拿着套锅去找打水的地方,青草整理着炉子,准备生火,刘婶跟米元把箩筐倒过来放在地上,上面铺了块布,把东西轻轻摆开。

      “婶儿,一会儿你来收钱,青草烧炉子,周镰去招呼着!”

      刘婶和青草点头应下。

      李三慢悠悠走来:“我干些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桃花露拌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