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五阅五使第二十二 ...

  •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①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②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脏,必当治理。
      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③乎?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④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
      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脏腑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注释】
      ①五官:指眼、耳、鼻、舌、唇。
      ②五脏之使:奉令出行叫做“使”。五脏之使,说明面部的气色是五脏的外在表现。
      ③明堂:古代政府讲明正教的地方叫明堂,位于四维正中,而鼻在面部正中,称为明堂。
      ④埤:卑鄙、低小的意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