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气厥论篇第十七 ...

  •   【原文】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①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②,如囊里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③。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④。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⑤。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⑥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注释】
      ①相移:互相转移、转变。
      ②濯濯:水流动的声音。
      ③鬲消:指热消膈间,久为消渴病变。
      ④柔痓:主要症状是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⑤食亦:症状为多食但无力消瘦。
      ⑥衄蔑:指鼻中出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