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拟旨结两案 ...

  •   “恩公?”李昭问,“谢蕖,你认识他?”
      谢蕖道,“是,民妇前来黎平府告状,城外遇险,是这位恩公救了民妇性命。”
      赵羽道,“日前我押过一个凶徒来黎平府,他便是当日追杀谢夫人的杀手之一。大人不妨提审此人,从他口中知道买凶杀人是何人,一并判罚。”
      李昭望向了衙役,衙役点头证实确有此事。
      “陈山。”
      “是,大人。”
      陈山将昨日赵羽押到府衙的那个樵夫押了出来,按在公堂上跪下。
      “堂下所跪何人?”李昭问。
      赵羽发觉跪着的樵夫似乎与昨日不甚一样了,今日的樵夫面露凶光,倒像是个杀手了。
      他转头看了一眼楚天佑几人,楚天佑以扇点唇,示意自己明白有危险。
      而抱着韩英的珊珊因为孩子在怀中不甚安稳,并没有察觉,楚天佑低头看了她一眼,往前坐了些。
      “草民庄鬼。”
      丁五味噗嗤笑出了声,庄鬼转头看向众人,丁五味伸出了大拇指,“夸”道,“好名字!”
      李昭敲惊堂木让公堂安静下来,问庄鬼道,“庄鬼,你为何于黎平府城郊外,追杀谢蕖?是否有人授意?”
      庄鬼一脸懒散,坐在地上,双手一伸,道,“不知道。”
      李昭佯怒,道,“陈山,上刑。”
      庄鬼一脸无所谓,道,“要打就打,我庄鬼自小山里滚大的,皮糙肉厚。”
      陈山倒不怎么遇到这种赖皮,望着李昭。
      李昭不信刀棍之下无真话,从签筒中抽出一根丢在地上,道,“打。”
      衙役抽出沾了盐水的皮鞭,丁五味嫌弃地摇了摇头,抬手慵懒地喊出一个慢字。
      随后,丁五味走到了公堂之上。
      赵羽看着丁五味一脸气定神闲、胸怀乾坤的模样,问道,“五味,你做什么?”
      “山人有个妙计。”丁五味瞟了赵羽一样,拍了拍他的胸口。
      丁五味走到了李昭面前,握扇拱了拱手,道,“李知府,你这个一招吃遍天下鲜的,对付那些没吃过刀棍苦头的小老百姓是绰绰有余,一揍一个准。但是这个……”
      丁五味指向了地上坐着的庄鬼,“被我们家赵大侠和傅大侠前后两把刀横着,眉头都不皱一下,怎么会怕李知府的小皮鞭呢?”
      “再者说。”丁五味绕着庄鬼走了一圈,忽然抬腿踢了一下他的背,把他踢到了地上去,庄鬼又蹭的一声爬起来怒气冲冲地看着丁五味。
      此时丁五味已经闪到了赵羽身后,指着庄鬼对李昭道,“你看他双手厚茧,尤其是虎口处,若非常年持斧就是拿刀的屠夫。”
      庄鬼伸手望着自己的手心。
      李昭觉得有些意思,问丁五味道,“那你踢他做什么?”
      “李知府,你这还看不出来?”丁五味道,“你见过哪个樵夫的腰背像他的这么直?还一点伤都没有?”
      赵羽恍然大悟,道,“是啊,樵夫常年砍柴,要背柴下山,不免要被木柴上的刺扎伤后背,身板也会因为重压而渐渐佝偻。行走坐卧,肯定没有庄鬼这般身姿板正。”
      李昭也觉得有理。
      丁五味解释道,“他双手厚茧,就是成年累月习武磨出来的,不是樵夫就是屠夫,不是屠夫就是杀手!你见过哪个杀手怕疼怕死的?”
      随后,陈山挥手,身边的衙役当即用棍将庄鬼按在地上,免得他突然发狂,伤及无辜。
      按住了庄鬼,李昭问丁五味,“但不知山人有何高招?”
      丁五味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瓶子,对众人展示了一下,道,“诸位请看,这个是我早晨刚跟街边的几位乞丐求来的宝物,他们今天早上刚抓给我的,可新鲜了。”
      李昭问,“这是何物?”
      “跳蚤。”丁五味跳了跳眉毛。
      “跳蚤?”
      楚天佑在人群中,会心一笑。
      这个五味,鬼点子是有些多了。他哪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去抓跳蚤,那多半是个空瓶子。
      丁五味道,“不错,李知府。我呢,精通岐黄之术,武夫不怕疼是常有的事,不怕痒却是罕见。病患有皮肤长疹生疮的人,每日瘙痒难耐,到了夜半时候更是瘙痒难眠、苦不堪言,有的人会不停地抓,抓到皮肤破溃流脓,更有甚者会以高温灼烧,或用粗糙之物摩擦皮肤,以求缓解。”
      “正所谓,”丁五味举起了瓶子,“英雄难过跳蚤关。”
      说完,丁五味对陈山道,“来来来,陈大侠,把他捆起来试试这跳蚤活不活分。我还有一招蚂蚁搬家要给他试试……”
      陈山忍笑,问道,“蚂蚁搬家是什么?”
      丁五味挠了挠头,疑惑道,“怎么衙门的人也跟国主一样笨,蚂蚁搬家都不知道……”
      陈山听他嘲讽国主,立时抽刀威胁。
      丁五味倒退两步,道,“蚂蚁搬家就是给他身上涂蜂蜜,放蚂蚁咬他……这招屡试不爽。”
      李昭转头低声对师爷道,“记下来。”
      “好。”陈山转头就来抓庄鬼。
      庄鬼喊道,“我招,我招。”
      丁五味笑着扇了扇风,又仰头晃了晃脑袋,得意非常。
      忽然,赵羽发现穆芸悄然后退,似乎是想离开公堂。
      赵羽伸手去拉她,她秀腿一踢,躲过了赵羽,冲到白珊珊面前,楚天佑伸手挡着珊珊和韩英。
      穆芸夺过珊珊倚在身边的剑,抽剑出鞘,翻身飞起踩过赵羽肩头,想要刺杀李昭。
      楚天佑扔扇替李昭挡下一剑,赵羽得空抽刀到李昭前与穆芸打斗起来,赵羽的刀划过了穆芸的手,珊珊的剑落在半空,被赵羽接下,刀则抵在了摔在地上的穆芸的脖颈上。
      人群骚乱之中,楚天佑忽然抱起珊珊往身边退,赵羽登时反应过来把剑扔出去。
      珊珊的剑从丁五味眼前划过,截断了突然飞入公堂的箭,插在了柱子上。
      丁五味望着珊珊的剑,惊魂未定地吞了吞口水。
      “糟了。”楚天佑抱着珊珊,望向了倒在地上的庄鬼。
      陈山赶忙上前查看,衙役们纷纷以棍按住穆芸。
      赵羽冲到楚天佑身边,“公子,珊珊,你们没事吧?”
      “没事。”
      随后,赵羽追出府衙外,只能影见一抹红衫离去。
      他因为担心是调虎离山之计,为保护楚天佑,不敢走远,又回到公堂中来。
      只见庄鬼自己伸手摸向脖子,拔下来插在脖子上的花钗,拿到眼前来看,瞪圆了双眼,咬牙切齿道,“赵、恩、娘……”
      陈山探了探他的鼻息,对李昭道,“大人,庄鬼断气了。”
      “舅父!”
      因为惊吓,韩公突然昏过去了。
      “五味!”
      赵羽拍了拍吓懵的丁五味,丁五味反应过来,过去看韩公。
      “走走走,抬到吉利客栈,让他平躺下来。”丁五味道。
      李昭于是道,“谢朝文,你带韩公先离开,谢蕖留下听判。”
      “是。”
      于是,丁五味跟着几个衙役和谢朝文一起带韩公离开了。
      楚天佑扶着珊珊坐了回去,赵羽则取下了珊珊的剑,收回鞘中,双手递给楚天佑。
      楚天佑接过剑,仍倚在身侧。
      陈山收拾好公堂,找到了楚天佑的扇子。
      “公子,可惜扇子坏了。”
      楚天佑看着断成两截的折扇,笑道,“值了。”
      陈山拱手,庄重施礼。
      李昭敲惊堂木,道,“萧垠侮辱良家女,唆使、伙同家奴杀害韩柳氏,败露之后毫不见悔改,仍遮掩罪行,欺瞒父母官,扰乱审判。如此为人,何以为父?本官判你秋后问斩。”
      萧垠跪在堂前,似笑似哭。
      李昭不予理会,转而看向穆芸,道,“萧穆氏,知丈夫萧垠杀人,买凶杀人为其遮掩,公堂之上更行凶灭口,猖狂至极,罪不容赦。本官判你,秋后问斩。”
      “萧家家奴,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本官判你等杖刑五十,生死听凭天命,生者再加监禁二十年。拉下去!”
      韩柳氏诸案犯被拖下去监禁。
      李昭望向了莲玉县令姜淮,道,“姜淮。”
      “下官在。”
      “姜淮,”李昭道,“你问案潦草,韩柳氏案诸多纰漏,不曾详查,偏颇萧家。逼得谢蕖不辞辛苦,赴我黎平府衙越级告状,严重失职,有违国主以民为本之愿。”
      “谢蕖告你莲玉县衙错判,本官以为不然。人证与供词无一对应,韩柳氏案初判,乡民便逼迫韩公火化其身,你身为莲玉父母官,不仅不察,更不加阻拦。上官宣召,以公务推脱,姗姗来迟,此间种种,本官认为莲玉县衙不存在错判,而是蓄意曲判。你为官不思护佑百姓而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比诸犯更加可恶!本官判你革去官职,报请州刺史廖大人处置。”
      姜淮虽然心慌,但是扇州一直是不重判官员,即便报请州刺史,他也未见得不好。
      他便平静得多。
      “是。”
      “退下。”
      李昭望向了谢蕖,道,“谢蕖,萧垠品行不端,犯下死罪,不足以抚养韩英,但其终系韩英生父,你需带韩英见萧垠最后一面,了结他们父子一段缘分,也了却韩英遗憾。”
      谢蕖拜谢,“谢大人为民妇舅母申冤,民妇感恩不尽。只是希望大人能让韩英认韩家宗祠,堂堂正正地成人。”
      李昭道,“你父尚在人间,你既姓谢,没有教孩儿认外姓的道理。本案已结,不必再诉,退堂!”
      随后,惊堂木一敲,了结此案。
      谢蕖长跪堂前,望向公堂上“明镜高悬”的牌匾咽泪。
      而谢连氏则对李昭千恩万谢,搓着手要来向白珊珊抱韩英,但白珊珊不允。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抢我孙子?!”谢连氏喊了起来。
      “放肆!”
      一人匆匆闯入公堂,在楚天佑面前跪下,道,“卑职廖百川,参见国主,拜见侯爷。”
      众人哗然。
      李昭、姜淮见其人虽衣着朴素,但确系扇州刺史廖百川。
      于是,他们纷纷跪下拜见国主。
      “卑职李昭参见国主,拜见侯爷。”
      “卑职姜淮参见国主,拜见侯爷。”
      楚天佑端坐,捋了捋鬓须,不怒自威,道,“廖百川,本王在你扇州地界瞧了一场好戏。”
      “卑职该死。”
      “且未,”楚天佑道,“本王有一问不解,想请教你等。”
      “卑职不敢,请国主赐教。”
      “何谓告不倒县衙,死在府衙?”楚天佑问。
      廖百川不知如何回答。
      楚天佑望向了李昭,道,“李知府,你可知其详细?”
      李昭抬头,“卑职知道。”
      “讲。”
      “越级告状,上刑试冤,如果试冤中死,即不成告。如果不死告成,须州刺史处置县衙之后,方能一并成判。”李昭说着,没什么底气。
      楚天佑道,“也即是说,你方才的判决若没有廖百川拍板,都是一堆空话?”
      李昭半晌才道,“是。”
      “糊涂!”楚天佑怒极,“本王复国至今,你等仍默守前朝陋规,不加改正,以至诸案审结终成冤。”
      “臣等知罪。”
      “小羽,拟旨。”
      “是。”
      赵羽接过了楚天佑的玉玺,到桌旁,铺纸蘸墨。
      “扇州刺史廖百川,用人不贤,墨守前朝官场陋规,不察而妄纵,以至官民有怨,甚负本王之托。着即革去扇州刺史之职,由吏部另行调配,不得再任平级,七年内不加升迁。
      扇州莲玉县令姜淮,问案草率,不顾民情、曲判护凶,以至黎民越级喊冤,即刻革去官职,交由吏部、刑部再行审查。
      扇州黎平知府李昭,虽能体察民情、为民申冤,但用刑过苛,拘泥旧俗成例。本王念你正直,不加惩处,望你戒之、改之。休负本王殷殷之托。钦此。”
      赵羽写完,吹干纸收起。
      白珊珊怀里的韩英突然啼哭,白珊珊一边哄着韩英,一边对楚天佑跪下,道,“国主,请为韩英做主。”
      楚天佑扶起白珊珊,望向了赵羽,道,“小羽。”
      “是。”赵羽道,“韩公在莲玉县素有贤名,又系谢蕖舅父。韩公与韩柳氏膝下无儿孙,又加恩谢蕖母子,谢蕖与韩英对韩公有侍奉之责。至于认祖归宗之事,待韩英加冠,自行决断。”
      “谢国主,国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拟旨结两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