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出身立世武传家 ...

  •   宝玉打小听贾母讲过,贾家荣宁二公自一位奇人处传得绝世武功和一册兵法奇书,凭此文韬武略冠绝天下,百年之前跟随水家先祖打下这锦绣江山,以荣宁二公功劳犹大,天下近一半江山均系二公所得,因此贾家一门二公一时荣耀无人能及。后来,荣宁二公把得到的武功秘籍融合自身血脉进行了改造,使得威力更胜一筹,由此成为贾家的家传武学。贾家的家传武学不但邪门,而且武学传统也是极其诡异。一般人家是传男不传女,贾家却无论男女,只要体质适合都可研习,只有研习武功者方可执掌家族亲军。就是这样,贾家子孙虽多,能够传习武功的却并不多,倘若强练,很有可能逆血攻心而死。就是练了,也会生出些大大小小的毛病,能否真正练成也是两难之说。
      其实古代习武对天资根骨的要求本就极为苛刻,也就是说资质根骨成了习武最终成就的天花板,不是靠勤学苦练就能有所成就的,贾家家传武学更是如此。正因如此,贾家堂堂一个武勋家族才人才凋零,一代代逐渐败落下去。到了贾代善、贾代化这一辈却只有贾代善,也就是贾母的丈夫才能习练,因为战功卓著袭了荣国公,贾代化虽蒙皇恩袭爵,按照礼制却降了一等。这样一来,作为长支的宁国府,爵位却低了荣国府一等。人们说起贾府来,说的基本都是宁国府,荣国府却因为贾母的存在,一直是高出一等的国公府,贾母也因此成了贾家的老祖宗,就像北宋时的杨家,杨令公虽死,舍太君存在一天,杨家就是天波府是一个道理。到了文字辈一代,本有四人成年:敬赦政敏,能够研习武功却只有贾赦和贾敏两个,贾赦因资质有限成就不高,贾敬贾政习武不成,毁了经脉只能从文。再到了玉字辈这一代,宁国府一脉武学大半失传,贾珍只是学了个皮毛。
      荣国府一脉中,贾珠因习武少壮而亡,贾琏因资质所限也成就不大,贾环则传承血脉稀薄且愚不可及且不去说。姑娘辈里,黛玉因自小体弱贾敏没有让她研习,三春姐妹也因此伤了身体,真正具备修习贾家家传武学体质的,算起来只有宝玉一个。就这样,宝玉小时也研习过一段时间,贾政在贾珠死后就禁止他习武,反而逼着他读书。
      故此,宁荣二公才会托付警幻仙子,只要贾宝玉肯做,荣国府就能重现国公府荣光。这些事情,只有贾家子弟和黛玉知道,所以三春和黛玉都不会去劝宝玉读书,只有宝钗和湘云傻乎乎的去劝。这样说起来,贾家四代,子孙研习者几十人,真正能够传习者却唯有宝玉一人。当初在贾家家庙内,贾母和贾代善的替身张道士说宝玉最像他爷爷贾代善,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宝玉尔今既然打算出身立世,尤其对于一个出生武勋世家的嫡子来说,没有一身绝世武功傍身是绝对不行了。而这荣国公贾代善留下的东西都在贾母那里收着,要想习武还得去找贾母才行。其实,宝玉想习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帮助黛玉改善体质,彻底断了病根,进而把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黛玉改造成为一个健康活泼的正常少女,避免泪尽而亡的悲惨结局。
      第二天宝玉照常早起,简单梳洗后,就带着晴雯,走过沁芳桥,漫步到了潇湘馆。潇湘馆别样幽静,晴雯走在前面前去通报,紫鹃一脸笑意的迎出来道:“宝二爷,今天这么早?姑娘刚起来正在梳洗呢。”
      宝玉道:“我今儿早上来是叫妹妹一起去跟老太太请安。”紫鹃打了帘子,宝玉穿过外间,像往常一样毫无顾忌的径直到里间,站在梳妆台前,见雪雁正在帮黛玉梳理那满头秀发,他只拿眼睛痴痴的看着镜子里黛玉名山秀水般的容颜,直若是在欣赏一幅绝美的山水图画,“真不愧是良苑仙葩!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啊!”
      “嗤——”满屋子的丫鬟婆子立马笑了个东倒西歪,黛玉倒好像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却是看向宝玉道:“二哥哥,今儿怎么这么早过来?”
      宝玉这才回过神来笑道:“这两天妹妹病着,我们都没有去给老太太请安,倒不如今儿早上我们一起去给老祖宗请安,顺便蹭早饭吃。” “哼,我还不知道你,你定是去找老太太有什么事吧?”黛玉嗤笑道。“知我者,妹妹也,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了妹妹一双慧眼。我现在不说,到时候给妹妹一个惊喜。”宝玉说完,神秘的一笑,等黛玉整理完妆容,径直拉了黛玉往贾母处去了,晴雯和紫鹃两个在后面跟着。
      宝黛二人携手出了大观园,迈着欢快的步子往贾母的院子走来,两人一路细语嫣然,俨然一对热恋中的儿女。刚到花厅,守在门口打帘子的琥珀大声通报道:“宝二爷、林姑娘到了。”鸳鸯迎了出来对宝玉笑道:“今儿宝二爷怎么这么早?老太太刚刚起来,正要传早饭呢。”
      “哟,我说宝兄弟、林妹妹,两位点掐得这么准,不会是特意来老祖宗这里蹭早饭的吧…”王熙凤见宝黛二人像往常一样毫不顾忌手拉手的进来,打趣道。宝玉向来脸皮厚,毫不在乎的道:“凤姐姐简直就是我肚子里面的蛔虫,真是一猜就准,这灵巧劲啊,府里还真是无人能及。”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世上最让人受用的就是这马屁,王熙凤听了自是一脸得色,招呼得更是殷勤。说着拉了一脸羞涩的黛玉过去,仔细瞧了瞧笑道:“老祖宗,您看这林妹妹前两日还病怏怏的,今儿我看这气色真是好得不得了,这脸啊红得跟新娘子一样,我看这全都是宝兄弟的功劳。”说完一脸暧昧的朝着宝玉笑,又对黛玉笑道:“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啊。”
      黛玉被羞得满脸通红,气得直跺脚,要去撕王熙凤的嘴,反唇相讥道:“老祖宗英明,二嫂子最近定是又喝了不少猴儿尿了,要不怎么这嘴上功夫越发见长了呢…”说完用帕子捂嘴嗤笑。见宝黛二人进来,歪在塌上的贾母脸上乐开了花,笑着招手让他们过去。
      像往常一样,宝黛二人一左一右靠了贾母怀里撒娇,贾母将二人搂了怀里一脸溺爱的笑道:“你们啊,还能记得我这个老太婆经常来看我,我就心满意足了。凤丫头吩咐厨房多准备几个你宝兄弟、林妹妹爱吃的小菜,你林妹妹大病初愈,熬碗燕窝粥给补补。”
      不到一盏茶功夫,饭菜上齐,贾母三人在王熙凤、李纨的伺候下吃毕,剩余的赏了下去,用茶水漱了口,上了暹罗国进贡的好茶,坐在一起说笑。几人说笑了一阵,王夫人、邢夫人、三春姐妹、湘云、薛姨妈、宝钗也都来给贾母请安,依次落了座。
      贾母最是喜欢热闹,见今儿人到得这么齐整,脸上笑容更是愈发灿烂。王熙凤最是能察言观色的主儿,见贾母兴致正高,便对屋里诸人笑道:“今儿一早起来,我就听见老祖宗门前那棵梧桐树上一对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想近日我们府里定有件大喜事。趁今儿人都到得这么齐整,老祖宗给说说,让我们都跟着沾点喜气。”说完,看着宝黛二人一脸捉狭的坏笑。
      “你这个猴儿了啊,就数你机灵。”贾母指着王熙凤笑道:“两个玉儿自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情投意合,今儿眼看着也都长大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看着他们不论是才貌家世都很是合心意,这也是故去的林姑爷和敏儿的心愿,我们作长辈自是该多为子女多做打算。” 虽然贾母对于两个玉儿的亲事早就通过凤姐放出话儿,可是对着两个当事人的面,这还是第一次明确表态。宝玉还好说,咧着嘴儿呵呵傻笑,黛玉却是羞的恨不得地上有个缝儿钻进去,在贾母面前娇嗔不依。接着贾母又把两个玉儿搂住一块,心肝儿宝贝的没口子的夸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