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欲掌亲军遇难题 ...
-
目前宝玉已将家传武学修炼至大成境界,按祖制是有资格配荣国府家族飞虎亲军兵符执掌家族亲军的。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目前荣国府袭爵位的是大房的贾赦,袭一等神威将军爵,家族飞虎亲军兵符由他暂时执掌。
在荣国府,大房二房之争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当初因为贾赦品行不端,被家母赶到了东院,由二房入主荣禧堂执掌家业。本来按贾母的意思是想让贾政承袭爵位,但宝玉爷爷代善公则始终坚持由长子继承。
关键是贾政因习武伤了经脉,从此以后只能从文,自然也就没有资格执掌家族飞虎军兵符,最后还是由贾赦袭了爵位,飞虎亲军兵符则由贾赦暂时代掌,等家族有出现更合适的执掌之人出现再作调整。
显然,现在宝玉家传武学大成无疑就是一个争夺兵符执掌权的天赐良机。但宝玉有自己的考虑,觉得目前还不到自己出世的时候,现在应该韬光养晦,慢慢积蓄力量,否则一旦暴露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宝玉并不打算将自己家传武学大成的事情暴露出来,以防引起各方势力的关注。要知道,百年以来,贾家家传武学大成的每一个人那都非同小可,每一个可都是能够搅乱风云的角色,对天下大势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
宝玉夜闯皇宫找元春求赐婚懿旨,元春不但没有责备他,而且还异常兴奋,还说贾家终于出了一个可以帮到她的人了,从此她就可以放心了,也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宝玉的赐婚要求,也就是因为元春对贾家家传功法大成意味着什么再清楚不过了。若是宝玉不是功法大成,元春是不可能答应宝玉的赐婚请求的。
为什么?作为贾家目前位份最高也是实际的掌舵人自然知道林家的一些辛秘,如果宝玉没有一定的本事,娶了黛玉后护不住黛玉周全,反而会招来各方势力的觊觎,不但不能守护住贾家的利益,反而会给宝玉带来杀生之祸;而娶宝钗则能够巩固贾王史薛四家的联盟(宝玉跟宝钗的子嗣将拥有贾王史薛四家的血脉),至少可以保宝玉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富贵闲人。
为什么说实际掌舵人是元春而不是贾母?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比如宝玉和黛玉的婚事,贾母和王夫人来回斗了多少个回合,为什么就迟迟无法定下来呢?而元春一个赐婚懿旨下来就直接一锤定音,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元春代表的是皇权,贾家能有今天还不是靠依附皇权得来的,谁要是敢明着跟皇权作对,不但皇家饶不了你,就是在家族内部那也马上就会成了孤家寡人。所以,荣国府乃至贾家真正的掌权人是元春。
不过,就执掌兵符这个事情,元春也不好说话,除非她以请求皇帝以皇家的名义下旨先封宝玉一个虎威将军,然后以为朝廷需要用兵的名义,那执掌家族亲军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名正言顺,占据了大义,这时候贾赦即使不想交出来也必须交出来。
其实,贾赦不愿意交出家族飞虎军兵符的根本原因还不是因为大房二房间的争斗,而受是目前朝堂各政治势力斗争形势的影响,贾赦一直以来都是把执掌的家族亲军作为自己手里重要的政治筹码来看的,自然不会轻易交出来。
自从当今水正登基以来,因为得位不正,受到天下质疑,再加上水正薄情寡义,喜怒无常,很多势力不过都是阳奉阴违,敢怒不敢言罢了,一旦时机成熟,天下必成群雄逐鹿之势。
目前,朝堂之上有这么几股势力:一个就是水正的亲信势力;二个就是拥戴水正的一部分旧勋势力;三个就是以西宁王水图为首的拥兵自重的拥兵派势力;四个就是忠顺王爷,自身掌管兵部和京城兵权,目前属于支持水正的势力;
五个就是北静王水溶,执掌内务府,也是野心勃勃,表面上作出一副偏偏君子、贤王样子,内里则是随时准备伺机抢班夺权的奸雄本色;六个就是支持坏了事的废太子忠义亲王的勋旧势力。
荣国府以贾母为代表的二房势力以元春马首是瞻,是支持水正的拥立派势力,以贾母为号召,引领四王八公中的拥立派势力。宁国府贾珍、荣国府大房则是属于拥立废太子忠义亲王的勋旧势力。
目前朝堂的形势有些动荡不安,西北沿子叛乱,西宁王领兵围剿久拖不决,消耗了水朝大量资源不说,西宁王还有借此机会拥兵自重,自立西北王的倾向。西北沿子叛乱引起西北诸国动荡不安,北边胡狄更是虎视眈眈。南边苗人也有少量不服管制,有造反的苗头。
水正自登基便开始清洗反对派势力,大量站错队的世家更是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忠顺王水辟带兵四处奔走,便充当了水正清除政敌排除异己抄家灭族的刽子手,成了人人憎恨的恶王,再加上忠顺王水辟好色是出了名的,而且还是好男色,豢养戏子,还因为琪官蒋玉涵的事派了长府官到荣国府闹事,宝玉为了隐瞒蒋玉涵的去处,被胆小怕事、志大才疏的贾政一顿家法伺候。忠顺王水辟对自己的名声倒是毫不在意,他要就是这个效果,这也是他揣摩圣意得出的结论。
而北静王水溶则是水正的第四子,因原掌管内务府的北静王没有子嗣,老北静王薨逝后,水正就趁机让水溶袭了北静王的爵位,执掌内务府。北静王水溶则一向野心勃勃,但又善于伪装,平日里表现出人畜无害的样子,到处讨巧,便得了个贤王的美名。
在忠顺王水辟带兵到处抄家灭族之时,总能看到北静王水溶的身影,他总要出来装好人保一些人,而水正为了平衡忠顺王水辟的势力,防止一家独大,也会对北静王水溶做这样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每次都会出现这样的一幕:一边忠顺王水辟唱黑脸到处像恶狗一样咬人,一边北静王水溶则唱红脸到处拉拢人心,这些被水溶保下来的人及其背后的势力最后几乎都投靠了他,成为他将来逐鹿天下的资本和倚杖之一。
由于前朝积弊已深,国库严重空虚,水正自登基以来为了挽救这个危机,又自作聪明推出了所谓官民一体的新政,收拢权力,巩固皇权,极力打压旧勋势力,限制世家势力,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也不同程度受到损害,这样自然会引起各大势力的强力反弹。
水正的做法则是使用武力镇压,放出忠顺王水辟这条恶狗到处撕咬,凡胆敢反对的都落了个抄家灭族的下场。这样就造成了所谓的新政不得人心,内部各大世家、勋旧势力人心惶惶。
而当初水正能坐稳皇位本就是靠了这些世家大族和部分勋旧势力的拥立支持,这样一来,自然造成水朝内部不稳,外部又有西海沿子叛乱,南边苗人离心离德,北部胡狄虎视眈眈,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当然,这一切对于水正来说是危机,但对于天下各大世家势力和野心家来说又何尝不是天赐良机呢?
为了理清当今天朝局势,近日宝玉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搜集来自各个秘密渠道的情报,凭借自身对天机冥冥之中的感应,再综合分析现有资料加以合理推测,这才依稀揭开了当今天朝各大世家之间存在的一些个惊天秘密。
甄家百年之前便是江南的第一豪族,其底蕴远远超越以贾家为首的金陵四大家族。水家正是在甄家巨大财力的支持下,这才夺得天下。作为回报,水家夺得天下后,江南行政,盐政便一直交由甄家把持。水家与甄贾一直皆有联姻,水家的皇宫中向来都有甄家的贵妃。
到了先帝当政时,因四处征战开疆拓土,朝廷开支巨大,为了弥补亏空,消除弊政,便决定收回江南盐政财权和恢复江南行政权力。先帝将林如海派到江南任盐政,便是为了收回盐政财税大权。林如海到江南后,勾连江南其它家族,借助皇家声威,一步步打击削弱甄家在江南的势力,甄林两家便成死敌。
甄家自是不会坐以待毙,针对林如海极其家人自是多方谋害。争斗的结果就是林如海一家被谋害,留下黛玉一人则是为了追查林家隐藏的巨额财产。
贾家作为当今水正的坚定支持者,由先帝做主将贾敏许配给林如海,便是为了把持江南盐政。然因水正得位不正,林如海反对,于是贾林两家交恶。而贾敏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本就因甄家谋害身重剧毒,心碎之下,很快便毒发身亡。
因林如海反对当今水正即位,水正要求其交出盐政巨款时,被林如海拒绝,水正便下达了赐死诏书。又因贾家追问贾敏死因时,林如海心有愧疚,便在赐死诏书到达之前服毒身亡。
林如海一死,为了继续追查盐政巨款下落,同时也是给贾家一个安慰,便给了林如海一个体面的结局,对林如海的真正死因秘而不宣,同时也将林家明面上的财产全部交由贾家处理。
据传林家先祖乃一位奇人,曾得到过一种秘术具有觉察天机之能,在水家起兵之前便投靠了水家,成为水家的军师。水家得到林家先祖的帮助后,设计收服了荣宁二公。荣宁二公因帮水家打下了半壁江山,而立下泼天大功,因此一门二公,贵比王后。而林家先祖因泄露天机,遭天谴而早早去世。后水家感念其功,故赐封林家一等侯爵,世袭罔替,林家也因此到林如海时已是五代列侯。
相传林家历代嫡传天机秘术,具有选定天命之人的能力。外面相传林家最大的底蕴便是历代积累的巨额财富以及隐藏的盐政巨款。其实这还不是林家最大的秘密,林家最大的秘密便是收藏有人人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
自盛唐覆灭以来,几百年征战不休,朝代几经更迭,皆因传国玉玺的失落,谁都无法证明自己就是真正的天命所归,汉家天下的正朔。当今水朝因是被戎狄后人的水家获得,更是无人信服,全靠各大势力相互制衡维持。这水家天下,便是有水货天下的意思,天下汉人没有几人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