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第83章 ...

  •   温好他们待了两天就回去了。

      佳丽表姐的凉粉卖得不错,一开始路不熟悉,勉强能卖完一锅凉粉,这些凉粉,有的是被人大块买回家,有的是装进碗里划成小块倒上糖水洒上水果粒,当场吃。之后路熟悉了,多跑几个地方,知道的人也多了,每天两锅都不够卖。这里的锅是家里用的那种大锅,一锅能赚一两块钱,一天下来佳丽表姐也能有三四块钱左右,对此她自己已经很是欣慰。

      而且据乔佳丽自己所说,刚开始的时候要叫卖、向别人推销,心里怪为难的,犹豫许久都不一定喊得出口,五六天下来站在一个地方叫卖已经不成问题。半个月后,就连路上遇到人她都能面不改色半点不扭捏地上前问人家要不要凉粉。

      “这还得感激小鱼你和文文,要不是你俩的建议,我可能不知道多少年后才会跨出这步,可能那个时候已经吃了不会说话的亏而后悔。”

      乔佳丽如今跟家里人讲话都大有不同,声量大了,讲话也更顺了,不像以前那样,说句话需要在心里过个两遍三遍。

      “有用就好,以后的日子还长,咱们还年轻,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使劲改,不会的使劲学。”唐蜜也为表姐的这个改变而高兴。

      我们以后或许不会成为自己曾经想要成为的人,但努力过了,至少不留遗憾。没有试过比试过之后失败了更可怕。

      “对了,小鱼,有个阿婆说租三轮车给我用,一天两分钱,我打算租下来。”

      唐蜜惊奇于表姐的好人缘,现在三轮有的人也不多,更别说租。

      “可以啊,只要不被坑就行。租个三轮车也好,以后凉粉也不用你辛辛苦苦地手提着,还能多弄一点,上面加点冰块,买的人可能会更多。”

      “不会,就是我们同条街上的阿婆,她儿子在外地工作,三轮车是专门卖给她用来拉东西的。我除了给租金,早晚还帮她拉东西,小事情。有三轮车用了我打算再批发点水果和冰棍卖,反正卖凉粉也是卖,多几样东西赚得更多。”

      之前乔佳丽见那位阿婆独居,有的时候卖凉粉回来如果还剩一些,都会送给那个阿婆吃,可能看在这,也可能看在她一个女孩子实在不易,那位阿婆向她出租三轮车,租金不贵。

      “这个想法不错,冰棍厂和水果批发表姐知道在哪吧?”

      “知道,我时常路过,之前为了多卖凉粉,我到处都走遍了。”说这话的时候,乔佳丽面上轻松。

      但从她黑了好几个度的脸以及看着更加显瘦的身材就知道这买卖多得有多不容易。

      “不过也卖不了多少天。”说到这个,乔佳丽就遗憾剩下的时间太短了,还不到五天。

      “没事,要是你愿意的话,寒假也可以继续。那个时候天冷不好卖凉粉,但是还有其他的汤汤水水。你也可以从你中专的那个城市学点咱们这没有的吃食来卖,行情说不定更好。”唐蜜最后建议道。

      “能学自然是好,只怕很难学到手。”乔佳丽不怎么看好,现在有手艺的人把手艺藏得严严实实的,就算去当学徒每个三四五年都只能学点皮毛。

      唐蜜知道她想岔了,解释:“又不是让你学什么很稀奇的。就像凉粉一样,在我们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有人去问怎么做大家都愿意教。所以你去学一些大众的吃食做法,问问本地同学就能知道。”

      “这倒是,我这脑子。”乔佳丽一拍自己额头,“对了,你找到招的人了吗?”

      “有三个比较合适的,这两天再看看。”

      唐蜜马上就要开学,店里的生意也稳定,需要招两个人支撑店里的生意。招人不是件简单的事,做甜点需要有厨艺天赋,手巧记性好,此外,还得老实,万一打她这儿学完做法就自己另开一家店抢生意,或者把方子卖给别人抢她生意怎么办?

      她的招工告示十几天前就贴出去了,一开始招到七个人,先是观察为生习惯,就淘汰两人,后来是厨艺,她教几人给蛋糕定型、做造型,这又淘汰一人,最后是看人品,这个最难,如今剩下三人还需去掉一人。

      没最后定下来前,唐蜜都是让她们帮忙制作整个工序里的某一个步骤,或者在店里帮忙接待客人、打扫卫生。该说不说,有了人帮忙,她和奶奶确实轻松很多。

      又过了两天,钱华芳终于把自己的店装修好。本来现在卖房的人就不多,好的临街房子更不好找,她整个城区走个遍,花了十来天才找到一栋位于开发区的房子。

      开发区是好几年前建的,那里新建建筑多,商业活动多,厂子最多,还有一些未完工的建筑。钱华芳买的是临开发区,但是是早期建成的房子,两层楼,面积有一百多平方。在人们看来,靠近开发区意味着机会多,房价被推上去,比唐蜜的小房子还贵了五百块钱。

      “家里的事都跟我弟他们分好了,现在店里的东西都是我安置的,这花的钱我弟给我补回来,店给他们开,店牌想挂什么自己决定,每个月另外给我二成利润分红。”钱华芳不好意思地说,“这方法本来是小鱼你教给我的,结果我现在这样又教给别人,到时候那两成利润咱一人一成吧。”

      “不用,我教给了嫂子,嫂子你想怎么做都是你自己的事。”唐蜜摇头,她懒得跟那么多人牵扯不清,当初教给嫂子的时候没有专门说明,那就代表她不介意。

      “嫂子我教给你了,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教给别人也可以,如果我想靠这个赚钱,我自己也去教别人不就好了?”

      钱华芳心想也是,遂不再纠结。

      “我现在的店和以前的一样装修,明天就开业,你和奶奶她们有空来看看。”

      “招到人帮忙了吗?”

      “招了,我这个招人简单,干活利索就行,只要帮我洗菜切菜,擦桌子打扫卫生端盘子,其它的我自己干。营业执照也下来了,就是乡下的蔬菜供货我还没谈好,今天还要再去一趟,那个牛奶,本来想直接用你这家,但是离得有些远,不知道他供不供货。”钱华芳开过一回店,再开已经不会手忙脚乱,需要干什么都心里有数。

      丰丰的学校找了没?”唐奶奶看着曾孙子还在玩,想着既然孙女快开学那曾孙子也是时候开学了。

      “还没呢,等忙完开店的事我立马去找。学前班这里多,找家近的就好。”钱华芳这些天连轴转,就为了忙开店,累得休息的时间都少。现在就指望着开店了反而能轻松些。

      “远一点也没事,就当锻炼身体。”丁香兰说道,她每天傍晚都会跟着唐奶奶唐爷爷他们出去散步,慢慢地也喜欢上这种悠闲的生活。市里嘛,走上半个小时就跟散步一样,丰丰四岁多,多走点路说不定还能长高呢。

      安城唐氏水煮的开业,因为位置好,比白水县开业的那天更热闹,即使在白水县有顾客基础在这里没有,但这些天的宣传不是白宣传。

      连乔佳丽出去卖凉粉的箱子上都贴了张纸,上面写了唐氏水煮的店名、地址和开业时间。

      钱华芳还专门买了一挂鞭炮,火一点,噼里啪啦地响起,硝烟味四散,红纸落了一地,把周围的人都炸得探出了头围观,店外围了一群人。

      “我家唐氏水煮新店开业,为了庆祝,店里打八折,有肉有菜有吃有喝,欢迎大家上门吃好喝好。”钱华芳声音洪亮,讲之前还在纠结说点什么喜庆话,讲完就脸上直笑,欢迎上门的客人。

      丰丰被丁香兰带着在店外看,手掌都拍红了。

      唐蜜把唐奶奶他们也赶来新店,她自己顾着甜品店。

      店里许多常来的老顾客她都熟悉,之前被学生介绍来老头儿后来也熟悉起来,老先生叫姚佩松,早期的留学生,后来在农场待几年,现在是安城理工大学的农学专业教授。

      吃甜点的习惯和爱好也是当初在国外留学时养成的,后来十几年都没能吃上,也就是这几年生活渐好,才有钱有闲继续享受甜品的美味。

      唐蜜从小在乡下长大,和老先生时不时地能聊上两句。今儿个老先生提到农业和渔业的结合,不禁让唐蜜想起上辈子她到过一个北方沿海小村旅游,当时那个小村就以盐碱地农渔业结合的经济模式而出名。

      有心想记起大概过程,然而脑子却不给力。只记得是有被堆起来的田,有排水沟,有鱼塘。

      她把这话和老教授一说,问国内外有没有有类似的农业发展模式。

      “类似的两种农业类型结合的模式不算少,像稻田养鱼、养萍…”老教授不用回想,张口就能有条有理讲出一大串。

      “那有盐碱地的农业模式吗?”

      “这倒是没有,只能种耐盐碱的作物。咱们国家现在也在研究这类解决方法,毕竟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亩盐碱地,要是能研究出合适的农业方式,那能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

      唐蜜沉默,遗憾。

      她们村子里就有大片的盐碱地。好的农业模式很多都是专家研究人员提出来的,她知道老教授的专业时,就忍不住想问这个问题,一直憋到现在。

      如果能有合适的农业模式,那她们村也许就能找到致富之路,把那一大片的盐碱地利用起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3章 第83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