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第104章 ...
-
虽然只是小年,但过年的氛围已经很足了。
路上有的人家里家外已经贴上新的对联,挂起红灯笼,地上还有放过鞭炮之后剩下的红纸碎没有扫掉,遇上几个孩子手里拿着仙女棒,不过还没点燃,估计是舍不得白天玩掉,要等晚上。
把成绩单送到温好手里,聊了几句出来往回走的时候,遇上半年多没见的郑清,他手上还提着个空酱油瓶,聊了聊省城的稀奇事,唐蜜也没久待。
她刚回到家,二婶家送来的热豆浆还没喝上几口,后脚唐爸和唐大哥就到家了。
“可算是回到家了。”丁香兰和唐奶奶围上去,眼眶瞬间就红了,眼睛舍不得眨地看着两人。
“在外面过得怎么样?看着瘦……没瘦,变胖了。”丁香兰本来想心疼想哭的,看到父子俩明显胖了的体型又顿时苦笑不得。
“北方的人食量大,我们跟着吃也跟着长肉。”唐文海笑着说,一直待在学校里听课学习,少风吹日晒的,看着脸上皱纹都少了几道。
“这回学得怎么样?年后不用再去了吧?”钱华芳也从厨房出来,问唐明毅道。
“不用。”唐明毅看了两眼之间媳妇,觉得穿大红袄子的媳妇更漂亮了,手上的儿子也更敦实扎手了,还是家里好啊。这回技术学到手了之后就在家里发展,不用再往外跑。
听着唐明毅的回答,院子里的女人们都喜笑颜开。
唐奶奶端出两大碗酒酿蛋,“来,吃点东西,吃饱了去打糍粑,就等着你们俩回来打。”
家里打糍粑的工具丁香兰早就清洗好晾干收在客厅,现在拿出来,再倒入蒸好的糯米,剩下的让家里男人们去打就好。
炖鹅的炖鹅,洗菜的洗菜,打糍粑的打糍粑,唐家小院里恢复了久违的热闹气息。
唐蜜好久没见到她爸和大哥,这才回来,对两人的热度还没过,就一直在边上看两人打糍粑,边聊天,聊S省的有趣经历和特色美食美景,聊她的学习和开店经历。
“明天我们还会回安城待几天,爸,大哥,你们也去看看吧。我和嫂子买的房子你们还没见过呢。”
“好啊,看看你们的房子和店铺怎么样。”唐爸一口应下来,感慨着说:“想不到咱家是女人们撑起一片天,挣钱买房都是你们走在我们前面。”
“我们在S省也看到很多女老板,她们干活做事的能力比起男人来一点不差。”唐明毅说道,“学校里比男老师强的女老师也多得是,现在只要有能力,大家都能出头。”
“哎,说起来,大哥你们怎么这么晚回来啊?人大学里放假不是很早吗?”
唐明毅打累了换他爸上,他休息会儿,说道:“大学放假之后,我们按照老教授们给的一些渔业发达的乡镇地址寻过去,就想当地看看人家都怎么搞养殖的。”
“然后呢?S省的渔业最发达,那里专门发展渔业的农村是不是全是大规模搞海产养殖?”唐蜜好奇道,她上辈子见过就是那样的,养殖的规模特别大,也特别挣钱。
“当然了。我们这回也是长见识,人家的养殖场从沙滩到海域里,一眼望过去看不到边,上万亩的面积,什么都能养,还养得比我们科学多了,那里的人养殖都养出经验来了,哪像我和爸,一开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比起人家,唐明毅真觉得幸亏他和爸犹豫着还是去外面学习了技术和经验回来,不然可能一辈子也只想着养几亩十来亩了事。
他们一开始担心这担心那,根本不敢多养,就算在外省学校学习后也想着回来继续弄原先那一小片海湾,寻思着把那十亩海湾搞好,也能挣不少钱。
也就这回跑人家村子里去看过之后,野心也变大,觉得那十亩有点少了,父子俩商量了一下,决定再租四十亩,加起来五十亩。这五十亩要是养得好,以后请几个人,还能把面积扩大。
当初在那几个村子里跟当地养殖户聊天的时候,人家问起他们有多大面积的海域搞养殖,一说十亩,人家那眼神瞬间就变了,以为他们这是拿着自家的小鱼塘玩儿呢,称不上办海产养殖场。不过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倒是教了些养殖育苗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给他们,还带他们亲自去养殖区到处观察过。
“所以,大哥你们还要再扩租吗?租海域还是沙滩啊?”讲了这么多,唐蜜听出这个意思问道。
“嗯,我和爸打算先扩租四十亩,要是明年养的好,再扩租一倍。先租海域,滩涂养殖我们暂时没什么心情搞,把海水养殖攻克了再说。”唐明毅和他爸接下来要扩租那么大的地方,所有心思都得放那上面。
“那你们继续打糍粑吧,我正好找堂叔也有事。”唐蜜想起来,回房间翻出她的笔记本。
结果往村大队部找了一圈没找着人,绕到大爷爷家才找到,堂叔也是被自家爹娘指使着打糍粑,她到的时候正好打好一缸糍粑。
“小鱼,来吃糍粑,新鲜热乎的。”大奶奶招呼人道。
边上簸箕里装着黄豆粉和红糖粉,想吃什么自己沾。
唐蜜择了一团糍粑,外面裹上满满一圈黄豆粉,一口一口吃着特别香。
“小鱼,你爸他们回来了不?”唐忠山套上衣服,把打第二缸的任务交给两个弟弟。
“刚回来没多久,现在也在家里打糍粑。”她嘴里黏着糍粑,说话都有点不利索。
“那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大事,堂叔你先看看吧。”唐蜜吃着好吃,把本子扔给他,又去揪了两团糍粑,一团沾黄豆粉一团沾红糖粉。
唐忠山笑着接过来,还以为是什么东西,结果打开本子,脸色渐渐变得正经严肃起来。
这上面写的需要他看懂的他自然看得懂,大概明白过来小侄女给他这个的意思。
“上面写的,有什么依据吗?你打哪儿看来的?”唐忠山第一反应是问清楚靠不靠谱。
“专家那儿得来的。”唐蜜懒得一步步解释,直接从头到尾讲了遍,最后说道:“明天我回安城,堂叔你要是不放心这上面写的,你可以跟我一起去,我给你介绍那位老教授,然后你自己向他请教。”
她堂叔管理村子那么久了,对村里土地的情况比她了解的多得多,拿着这本子去向姚爷爷请教更能直观得弄明白能不能把此模式运用在她们村子里。
“行,那我也不跟你客气,明天就跟着你去趟安城。不过要请教人家教授,也得备上些礼物,不能唐突了。”唐忠山对此的重视程度超乎唐蜜意料,直接应下道。
“堂叔你多准备些吃的,别的看你们自己安排,拿咱们村特产就行。”唐蜜建议道,姚爷爷爱吃甜的东西,糍粑他肯定也爱吃。
唐忠山点头表示知道了,转身拿着本子去找村里其他干部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