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1973年春夏 ...

  •   近一个月,刘翠翠共来上了十几多次茅房,前几年,她和沈绪文成家时,沈现平托家中亲戚,合力盖了间土房。

      几个兄弟都是这等房屋,茅房也是用稻草围起来的,为了避免几个儿媳妇间,因房有矛盾,沈现平在建造土房时,把几个儿子的房屋,建的一模一样。

      这些年,也从未出现过偏心哪个儿子的说法。

      刘翠翠时不时来上茅房,沈现平和长琴奶奶心里有了嘀咕。

      这天,刘翠翠勒勒裤腰带,走了之后,长琴奶奶望着大门外她离开的身影,说道:“老五家这是有怨气了,我就说那口缸,给了老六家,肯定有事,你偏不信。”

      长琴蹲在门口,认真的活泥巴,一堆软哒哒的泥土掺了水,被她活的正正方方。

      沈现平背着手,走到炕旁坐下来,“来就来呗,她爱来咱能有什么办法?那事,绪文肯定也跟她说了,刘家这大闺女是个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别管,就看她能来多久?我就不信,她还能天天来上茅房?”

      长琴奶奶站在门口,叹了口气,“要不然,咱们出力给儿子们盖个茅房?”

      沈现平皱了眉:“哪有精力盖?老大家那房子有,是绪礼自个儿弄得,老二家也是,老三家到现在还是草垛围的,要弄让他们自个儿弄去,我老了造不动了!”

      外面的长琴听见话了,顺手把手里的正方泥巴,捏散变了形。

      “那她要一直来,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她愿意来就来!不管!不就是多锄锹粪!给大队里头上粪还多工分呢,怕啥?”

      “我不是怕,我是担心老五家以后还拿这事说叨。”

      “那不就是怕!赶紧的,你给我弄点吃的,我吃了好去队里干活,眼看到点了。”

      去年秋收分的粮,早就吃的差不多,长琴奶奶早上抓了小把花生果子,拌着剁碎的干树皮在锅里炒了炒。

      午头了,沈现平端出来吃了个半饱,就拿着家伙准备出门。

      一出门就看见长琴活的泥巴,笑了笑故意问:“这是捏的什么?”

      长琴抬起头来,脆生的回:“茅房。”

      沈现平扁扁嘴满意地点点头,还真捏的有模有样。

      开春的天儿暖了,可算不用挨冻。

      长琴冻肿的小手,这两天一直发痒,红红的,像个小馒头。

      长琴奶奶烧了点热水,在门前晒着太阳,给她烫手,“天儿越冷,越伸着手在外头玩,拦都拦不住,你看看,肿成什么样了都?疼不疼?忍着点昂,咱们用热水泡两次就好了。”

      奶奶撩着热水往她手上冲,那种感觉确实很舒服,原本很痒的手,顿时就热乎乎的不再痒,长琴突发奇想,想到了个办法,她一直觉得痒起来很难受,甚至,想要把手在地上摩擦。

      不如,一旦痒起来,就拿热水泡,不就好了,况且,奶奶说了,开了春,天儿暖和后,手就好了。

      长琴娘过年时,来看过长琴一次,长琴怯怯躲在屋里,连叫一声娘的勇气都没有。

      前阵子,长琴在胡同里碰到过娘一次,但长琴生怕被娘发现,转身就跑了。

      长琴娘思虑较多,同在一个村,她原本就可以随时来看长琴,甚至把她接过去吃饭,刘刚也赞同,一直对两个女儿挺好。

      可她还是怕日子久了,刘家再有不悦,毕竟,她和沈绪礼那两个女儿,刘家能当亲生女儿那般照顾,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改嫁前,邻里亲戚也常对她说,去了刘家就放心过日子,想长琴了就回来看看,家里那么多人,都照看着长琴呢,放心的嫁过去。

      也不能总是回来,毕竟成刘家的人,人家把咱两个孙女当亲生,咱就得知足。

      长琴娘一直记着这些话,她不是小孩子,懂得如何顾全沈刘两家,和沈绪礼成亲几年,便经历了守寡,有些事她早就看透了。

      刘秀梅怀孕了,刚一个多月。

      初知道消息时,是沈绪亭蹦着来说,看着就高兴,沈现平老两口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六儿媳妇人善,一直不错,但凡家里多了吃的,都会给长琴和他们二老端来,因为此事,沈绪亭把他这媳妇,捧在手心里都怕化了。

      这天儿,刘秀梅赶着中午,早早做了些饼子,特地端着盘,给长琴拿了两个,路上正巧遇见,慌张跑着的刘秀梅。

      “五嫂,你跑啥?”刘秀梅问。

      刘翠翠正跑着,脸色如见了鬼那般,一听见刘秀梅叫她,立即停下来缓了口气,捂着胸口说道:“我刚才去二嫂家,二嫂不在,她那个哑巴弟弟在,吓死我了!”

      刘秀梅扑哧笑了:“你怕他干啥?”

      别说刘翠翠,是个孩子都怕哑巴,并非刘翠翠胆小,村里妇女一人撞见哑巴,基本都有些害怕。

      田建行长得五大三粗,不会说话但嗓门又大,两手不是比划就是指来指去,如果人多暂且还行,爷们无妨,可妇女单独撞见,还是在没有人的家里头,也不怪把刘翠翠吓成这样。

      “二嫂不在,俺正好碰上他,怎么上二嫂家去了?你这是干啥去?”刘翠翠问。

      刘秀梅端着盘笑道:“我给长琴送点去,给小升拿一个吧。”

      刘翠翠摆摆手,“不了不了,家有,俺先走了啊,小升还在三嫂家,俺去抱他。”

      “哎,好嘞。”

      刘翠翠走后,刘秀梅站在那留了一会儿,才迈起步子去公婆家,她一看见刘翠翠,就想起那夜,撞见沈绪文的事。

      她问过沈绪亭,有没有私下里问五哥,沈绪亭把第二天质问五哥的事,一字不差的告诉了刘秀梅,刘秀梅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刘文静!

      平静的北庄,经过皑皑白雪的闲散冬季,因为春种,变得忙碌起来。

      各家男人女人,只要能干活的,大多都带上孩子,去地里头给大队干活赚工分,种上的粮食等到秋收,就不用饿肚子了。

      每年这时,家中存粮见底,村民们干起活来也是分外起劲,就算肚子吃不饱,也拼了命的干。

      大队里头有留的花生种,为防干活的村民偷吃,在搬出大队院时,就已经拌好了农药,尽管如此,还是有饿的忍不住的村民,在衣服上偷偷擦干净,趁着没人看见,把皮扒了扔嘴里。

      从开春开始。

      刨地、提水,春种,全村民合力,忙活了大半个月才算种上,看着山坡上一片片绿油油的种苗,一颗颗都是村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说不出的心酸。

      还有一部分土地,种有小麦,再过上个把月麦子就要收割,如今家家户户粮食见底,眼看就要饿肚子爬山找野菜,就等麦子收割好分得麦粮。

      时间有时,也如白驹过隙。一转眼,金黄的麦子成熟了。

      天儿暖了,只穿着一件薄衣便可。

      孩子们跟随大人下地,嬉闹着满山坡跑,拿着绳学着大人的样子,把一对对麦苗捆起来。

      刚成熟的麦子特别好吃,长琴蹲在一捆麦子旁,小心翼翼的揪麦粒,后来,大队书记陈德富走来,教她在手心里搓麦子,搓一会儿,麦粒就下来了。

      手心里捧着一堆麦粒,再一口吃下去。

      这孩子命苦,陈德富也是可怜她,就算她蹲在麦子地里吃个饱,陈德富也假装没看见。

      已近夏季。

      午头的天分外热,长琴和几个伙伴蹲在麦堆后面凉快,五捆麦子摞在一起,背着阳光的那一面正适合躲避烈阳。

      镰刀割麦的声音,和村民聊话声在耳边源源不断,长琴在心里盘算着,收完后推去草场晒麦,操场容不下这么多的麦子,为了尽快晒好,就需要放到村里那条路道上晒。

      晒完在打,然后是扬麦,借着风一阵阵吹来,用簸箕扬到半空,打好的麦子麦壳分离。

      到了那一阶段,村民就快喝上麦子粥了。

      正想着,不远处忽然一阵慌乱声,立即引起几个孩子们的注意,长琴顺着声往人堆里一看,许多人都已停下割麦,你一言我一语地围在一起,就连远处地头的村民,也纷纷扔了镰刀朝人堆处跑。

      那急切的呼救声,长琴再不懂事,也听出是出事了!

      便也跟着往人堆跑,那里有爷爷和奶奶,此时,杂乱的声音乱哄哄一团,长琴已分不清到底有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

      只知道,有些害怕。

      跑到人堆处却挤不进去,这时,人群分出一条道,陈德富背着一个人,从长琴眼前,大步冲了出去。

      从背影中,长琴认出了,那是爷爷……

      午头的阳光太烈,加上年事已大,最近又吃不饱饭,导致沈现平在割麦时,体力不支昏厥。

      村民去喊了会医术的老傅头,奔去沈现平家中,长琴跟着跑到家里时,爷爷正躺在炕上一动不动。

      奶奶在一旁抹泪。

      老傅头紧跟着到了,跟来的村民被陈德富遣散继续回去割麦,自己留在了沈现平家。

      “傅叔快瞧瞧,在地里晕过去了!”老傅头一进门,陈德富便迎了上去,几个叔叔听到消息,也相继从地里赶了回来。

      “爹,爹……咋会晕了呢?”几个叔叔焦急的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