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车胤囊荧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
      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
      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明)浮白主人辑《笑林》

      [|||].有父子二人,都是刚烈性情,不肯丝毫让人。一天,父亲在家里留客宴饮,让儿子去城里市场买些肉回来。儿子提着买来的肉,将要出城门时,正好对面来了一人,由于通道狭窄,二人各不相让,都不愿失面子,就冒着眼珠挺立在那里对峙着。
      父亲见儿子去了很长时间还没回来,就出去寻找,正见儿子与那人僵持对立着。父亲顿时来了气,对儿子说:“你先把肉提回家陪客人吃饭,我就留在这里与他对立下去。” ——明•冯梦龙《广笑府》

      [||||.]众客饮酒,要譬字四书一句为令,说不出者罚一巨觥。
      首令曰:“譬如为山。”
      次曰:“譬如行远必自迩。”以及“譬之宫墙”等句。
      落后一人无可说得,乃曰:“能近取譬。”
      众哗曰:“不如式,该罚。如何譬字说在下面?”
      其人曰:“屁原该在下,诸兄都不说自己倒出了,反来罚我!”

      [|||||].开元年间,番邦使臣毕恭毕敬将进贡宝物献给唐明皇,“这是我国至宝‘三色宝珠’”。明皇问因何得名,使臣答道:“此物用刀剖开,最外层淡青,中间皓白如雪,内层红似朝霞,是以得名‘三色宝珠’”。明皇细细看过,朗声大笑:“贵国将此物命为‘三色宝珠’,而在我大唐中土却另有别名啊~”使臣追问,明皇幽幽答道:“咸鸭蛋"

      [||||||].科举时代八股取仕,因为八股文有一定形式和字数的限制,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得无病呻吟,没话找话,敷衍字数.那些低水平的童生就经常闹出这样或那样的笑话来.朱克敬著的《雨窗消意录》就有这么一则:

      小试文谬怪百出,多可喷饭。

      有引用“昧昧我思之”⑴,误作“妹妹”者,阅者评曰:“哥哥你错了。”

      又有“事父母”题文,其承题⑵曰:“夫父母何物也?”阅者评曰:“父,□□也;母,阴物也。阴阳配合而乃生此怪物也。”

      又有“鸡”字题文者,中比⑶曰:“其为黑鸡耶?其为白鸡耶?其为不黑不白之鸡耶?”阅者评其下曰:“芦花鸡。”对比⑷曰 “其为公鸡耶?其为母鸡耶?其为不公不母之鸡耶?”阅者评其下曰:“阉鸡。”

      可谓雅谑矣。

      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则有这么一则:

      张船山太守在登州府试,以伯夷、叔齐⑸命题。有作八比文者,则伯二比,夷二比,叔二比,齐二比也。先生题俳语于卷上云:“孤竹君,哭声悲。叫一声,我的儿子啊!我只道你在首阳山下做了饿杀鬼,谁知你被一个混帐的东西,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碟八块。”可为喷饭。

      今且录之,以博好古者一哂耳.

      注:

      ⑴: 语出《尚书•秦誓》.深切静思的样子.

      ⑵: 承题,八股文标准结构的第二部分,即是承接“破题”,继续将“破题”的意义进行引申、发挥,以使其更加明白、晓畅。

      ⑶: 中比,八股文标准结构的第七部分, 就是八比的第二个对偶句。通常它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是发挥题目“正义”,是中心论点的地方。

      ⑷: 对比,八股文标准结构的第八部分,又称后比”。是八比的第三对偶句。

      ⑸: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生活在商末周初,因反对武王伐纣,宁饿死不食周粟,后来饿死在首阳山。上文中作八股文的人把伯夷、叔齐当成了四个人,不知道历史这一个基本的常识,才闹出这样的笑话。

      [|||||||].有私塾老师授论语,‘郁郁乎文哉’错念成了‘都都平丈我’。后来换了一位新私塾老师正确的念‘郁郁乎文哉’时,学生认为这个新老师读错,不来上学。时人为诗嘲曰:‘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