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我变成了炮灰太子2 ...
-
陶安:【66啊,你再给我细细的说一遍,何潇后来把原主怎么着来着?】
936:【不就是后来关进大牢虐待了半个月嘛,不是很严重,大概也就鞭刑,烙刑,针扎,刀割什么的大概都用上了呗。】
陶安想想就觉得一阵自闭。实话讲作为一个直男,他不是很懂基佬的内心想法。
回到东宫时,已经入夜。
叫了宫人在内殿放了浴桶,把人都打发了出去,就开始了沐浴。
也不知是白天太累,还是水里放了些安神的药材,陶安就这样靠着桶壁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何潇一进内殿就看到这样的场景。
白色的帷帐随着风轻轻飘舞,将浴桶内的人显的若隐若现。飘起是露出了一节白皙的脖颈。有看不清晰,禁欲中平白多了几分魅惑之气。
何潇走近才发现陶安靠在浴桶里睡着了,他是陶安的伴读,且平日里陶安对他甚是看重,殿外候着的宫人们也并没有阻拦。所以不惊动别人就进入东宫其实很容易。
何潇走近了陶安,看了看他,伸手握住了他的白净纤细脖子。
陶安的脖颈很纤细,皮肤也很光滑就像上好的绸缎。同时也很脆弱,仿佛他稍一用力就能折断。
何潇把手放了上去感受了一下,触感果然不错。
随着力道的收紧,陶安在睡梦中感到不适,眉头轻蹙,头的位置发生了偏移,嘴巴微微张开,露出里面猩红的舌。
看到何潇下腹一紧,何潇微微一愣,下意识地放开了陶安的脖子。
叮,当前好感度:-10
936看到这一幕才喘匀了一口气,刚才真的差点没把他吓死啊啊啊。差点就jj了,要是现在陶安死了,自己也就说没就没。
何潇当然也不会傻到在东宫里行凶,看到陶安还在浴桶里睡着,拿了件里衣一裹,把陶安从桶里抱了出来。
对于卧薪尝胆这个词,何潇一直掌握的很好。显然他知道,现在离他大仇得报还有一定的距离,想要彻底报仇,还需要依靠这个太子的能力。刚才不应该去碰他的脖子的,实在是太冒险了,要是陶安突然醒了...简直不敢想。
将陶安放在穿上之后,何潇就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陶安睁开眼。
陶安:【六儿,何潇走了吗?】
936:【......走了。】
陶安:【我-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吓死爷了!!!差点以为今天就要去世了,还好小爷我装的像,要不然就死了!!!】
936:【卧-槽宿主你刚才是装睡啊??】936仿佛见证了演员的诞生。
陶安:【可他妈不得装睡嘛?他碰到我脖子的时候我就醒了,但是卑微的我不敢睁眼啊啊啊啊,试想一下,我一睁眼看见自己伴读正一手掐着我的脖子,然后何潇能让知道自己心怀歹心的我继续活着吗?反正都活不了肯定一把把我掐死,一命换一命。那就凉透了!】
936:【......】他真想为这一番优秀的解说鼓掌。
陶安:【不过我听到好感度提示了?你们这个不是烂书改造项目嘛?怎么还搞攻略组的那一套?是不是打着改造剧情的幌子背地里瞎搞小言纯爱之类的拿不出手的东西?】
936瞬间就炸了,立马解释道:【别乱说话,我可都是正规统子好吧,正儿八经的持证上岗。好感度提示是为了宿主更方便的完成改造任务,不想要就算了,我还省事儿呢!】解释的语速之快简直令人发指。
陶安:【......】就这个语速他真的不信。
陶安当然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现在自己人都在这里了。是什么项目什么的一点也不重要,主要是完成任务,然后回家。
之后的几天,依旧是陶安上课,何潇陪着。每次一看到何潇的脸,他就起鸡皮疙瘩,说真的你每天看着想要掐死自己的人对着自己献殷勤,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很快,就到了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到了江南雨季的时候了。按照原剧情,江南洪涝灾害爆发,百官束手无策。身为太子伴读的何潇献上了治水良策,被皇帝看重,本是想趁机在朝廷上谋个一官半职,为将来复仇打好基础。但是计策实施下去却没有起到效果,何潇就被皇帝治了罪受了刑,后来还是原主求情,再给他一次机会,才从牢里出来,献上了治水良策的改良版。这才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成功的得到了三品的学士职位。也顺理成章的和原主确定了地下情侣关系。毕竟一开始原主就是个喜欢男的的,本来就对长得好,又有才华的何潇很有好感,然后何潇发觉了这后就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出卖色相换得了原主的好感。
现在既然是陶安穿到了原主的身上,那肯定不能按原剧情发展。首先陶安他可不是同,跟男的上肯定不行。再者,自打何潇在这块剧情里进了大牢之后,后期简直就像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甭提后来皇帝和原主在牢里被虐的多惨了。为了后期可以稍微舒缓一些的去世,陶安果断打算改变剧情。而且最主要的是,何潇提出的治水良策原版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耗时耗力造成了民怨连连,这对后期任务中把政权交给何潇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确定好了要改剧情这个打算,他要去会会何潇了。
何潇这两天也有点郁闷,就他这两年的观察来看,太子应该是喜欢他的,可是这几天觉总觉得太子再跟他刻意保持距离。这让他有些着急,本来太子的喜爱在他的复仇大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如果失了太子的青睐,那么往后向上爬可就难了。
正在这考虑对付陶安的策略,陶安就来找他了。
他立马起身向陶安请了安,问道:“太子殿下怎么来了?是有什么事情于臣商议吗?”
陶安又在脑子里把剧情里的治水良策过了一遍,确定无误后才开口说到:“并没什么要事,就是来随意探讨一下。你看现在江南一带又到了雨季,估计现在那边已经水涝成灾,不知你有什么治理江南涝灾的良策?”
说到这,何潇愣了一下,说到治水良策,他这几天倒真是有琢磨出来几条。他本来是打算过几天狗皇帝召见时提出来的给自己谋个职位,现在陶安猛地一提倒是让何潇有点紧张了。难道真要把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治水方法告诉陶安?瞎说肯定是不行的,倒时候再在狗皇帝面前提治水良策就会被太子知道他有心藏拙。即使到后来他真的凭着良策拿到了一官半职,但是失了太子这一层的庇护肯定也走不长远。到时候万一太子记恨上他就更是寸步难行。倒不如敞亮的把计策说出来,博得太子欢心。但是真要把这一次表现的机会让给太子他又觉得十分的不甘心。
何潇想了一下,还是把计策说了出来。“臣这几日倒是琢磨出了几条方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陶安微微一笑。“你但说无妨。”
何潇起身,开始把前两天想到的计策缓缓的说了出来。
“这第一就是维持粮食充足。水患后,首先待解决的问题是江南灾民的粮食问题,只要百姓能够维持生计,水患的对百姓的影响就能大大降低,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向江南的百姓开仓济粮。由当地的官员向百姓开放粮仓。确保百姓这段时间都有粮吃。”
说完第一条,何潇看向陶安,只见陶安面上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一副淡淡的模样。看到何潇看他,陶安不知可否的说到:“继续。”
何潇在陶安看不到的地方露出了一个鄙夷的神情,早晚都要用它的良策去讨他那狗皇帝爹的欢心,在这给他装什么博学多才。
调整了一下表情,何潇继续说道:“这第二条,就是改变以往的治理方式,前几年江南到了雨季,河水决堤。往年的方法就是让人去把河堤垒高加固,不仅耗费石料的数量巨大,而且需要的人力也是巨大的。但是河坝在洪水面前收效甚微,根本阻止不了洪水蔓延,还劳神伤财。我的方法是通过人力的方法在主要泛洪的几条河流上游挖掘支流,减少洪水的流量。”
陶安点点头,表示赞同。
何潇继续说到:“这第三条就是,朝廷拨款给当地的百姓,让他们把支流的水通过挖掘水道的方法引到固定的地方,存储起来,以县为单位,在低洼带建成蓄水池。以供来年旱季的时候使用。朝廷的拨款就当作工钱,让百姓自愿劳动建立蓄水池。解决水患。之后的第四条,就是善后工作。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朝廷应该在近期筹集好治伤治患的药材,和大夫。根据往年的疫情提前准备好治疗方法和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说完,何潇看向陶安,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是那神色中的自傲之态是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
何潇心想,这良策虽不能由他直接向狗皇帝提出来,但是向太子说出来也是差不多的。何潇相信自己的才华,他觉得这些良策一出,陶安肯定会更加器重他。
等了又等 ,没听见陶安的夸奖之词。何潇有些疑惑的看向陶安 ,发现陶安也正在看向自己。
何潇只觉得有写奇怪,按理说就他了解的陶安,并不是一个吝希褒奖之词的人。此刻他献出治水之策必将解了江南的水患之急,同时又给了他向狗皇帝献计的机会。于情于理都应该对自己有点表示才对。
何潇看着陶安:“太子殿下可是觉得臣的计策有什么不妥之处?”
陶安没有接话,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到:“你的计策甚好。”
何潇没有说什么,他能看的出,陶安后面还有话要说。
“本宫且问你,向百姓开放粮仓,雨季并非收获的季节,不少人家家中都有存粮。家底稍丰的人家大肆收买粮食,再高价卖给没有存粮的百姓,然后官商纠结,将粮仓的救济粮买断,一家独大,高价售卖救济粮,你当如何?”
何潇听到后震惊了一瞬,他竟没有想到这一点。
陶安看着何潇的表情继续说到:“洪灾在江南出现了不只一年,这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朝廷从未追究过当地地方官员的责任。反而是当地的官员每逢灾时就会领到朝廷的救济款。久而久之,这江南的地方官就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差。你说要把河道分出支流减少流量,那必然会影响到当地官员的利益,那时官员阻挡百姓挖通支流,你又当如何?”
“还有,江南一带本就是很多药材的产地。如今江南水患连连,药材必定产量大减。有人趁此机会哄抬药材价格,或者直接屯药不向外出售。你当如何?”
此时的何潇已经完全没有了一开始对陶安的嘲笑,脸上满是惊惧。听到了陶安此刻的说辞,何潇知道这些事情都可能发生,而且是极有可能。那么朝廷如果按照他的计策实行,出粮出银,到最后缺没有收效,反而民怨冲天。那么可想而知做为出这个计策的自己下场是多么的惨了。到时候按狗皇帝行事,肯定把自己拿出去以平民愤。
想到刚才自己还想亲口向狗皇帝献策,以谋个官职。何潇顿时冷汗就下来了 。
“这.....臣还未曾想到。”
“本宫认为,你的计策是很好的,但是缺了周全。在你的策略里,应该加上禁止灾情期间的救济粮买卖,如有买卖者按情节轻重判刑。委派高位者监督开仓济粮,严格检查,预防官商纠结。三,设立临时的民众检查法,但凡有人向检查者举报有官员贪-污救急款或纠集民商高价售卖粮食,或者阻挠民众挖支流水池的,一经查实,违法者论律当斩,举报者给予一定数目的奖励。至于药材,用皇家名义将江南水患所需要的药材一律规定价格,并且不得私产。若有人私屯药材不向外出售,一经查实,全部没收充公。”
何潇眼里满是震惊,按照以前他对陶安的了解,陶安是一个脾气很好,但是在国事上没什么考量的太子。以往这时对于有什么需要集思广益的时刻,陶安总是没什么好的意见。如今看来,藏拙的还是这个平时看起来没什么威胁性的太子了。
“是臣思虑不周,多谢太子殿下教诲。”
这声道谢倒是真心的,毕竟他这个治水良策要是直接给了那狗皇帝,到时候必然会大祸临头。陶安这简直就是间接的救了他一命。
陶安暗地里观察了一下何潇的表情,估计应该是达到了他要的效果了。
“无妨,本宫知道你有才有能,屈居于太子伴读真是委屈了你。我已将你的策略中的弊端提出,过两日父皇会问起有关江南治水之策,你将改良后的治水良策献给父皇,想必应该可以谋取一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