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建兴王朝庆历六年,春。

      翰林学士袁司在朝堂之上与皇上据理力争,心生不忿。因而回府后,挥笔书写数十篇诋毁皇家威严之诗,被家仆无意间看见,后举报至官家。
      大理寺查验确定为袁司的笔记后上报,龙威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翰林学士袁府满门抄斩,连家仆满月幼童均不能幸免。

      昏睡数日的袁露张开了双眼,看着这陌生的环境,一瞬间脑袋有些许迷糊。
      想到自己家里遭此灾祸,不由得悲痛万分,爹爹死之前都相信正道,正衣冠去面圣,确是去赴死。
      娘亲提早听到消息,打晕自己,让从小跟在自己身边的丫鬟,替代她。
      由于从小体弱多病,她被送去府外静养,回京时日不多,京城见过她的也不多,娘亲那李代桃僵之计才可行,不若如此,此时魂归它处的是她。
      可她一个女子,留下又有何用呢?还不如全家共赴黄泉。邝露揪着被子无声哭泣。
      袁露是怎么都不会相信自己的爹爹,会写出那些大逆不道的诗句的。
      爹爹虽不畏皇权,勇于直谏,但他对皇家却是死死的忠心。这样的爹爹,怎么会污蔑皇威。
      娘亲拼尽全力就她,就是为了留下袁家的一丝血脉。
      在打晕她之际,一直念着“我儿,好好活着,好好活着,不要在牵扯进来,好好活着!”
      可她怎能苟且偷生,整理好悲痛的情绪,袁露打量起四周陌生的环境。
      “秋霜,秋霜。”袁露轻轻喊到,那是娘亲最后托付的人。

      门吱的一声,开了。
      但进来的是一位青衫公子,长眉俊目,温文尔雅,一身的青衫虽略微发白,却丝毫不影响他俊丽无双的风华和通身温润的气质。
      手中端着药碗,眉眼温和似有喜意“姑娘,你醒了。”
      这男子,袁露却是有过一面之缘的。
      前几日刚进京,听闻有闻名遐迩的诗社活动,就前去凑了热闹。
      一群儒衣薄衫的书生,站在一起说着知乎者也,台上的诗文也没什么新意。
      而吸引她的就是这位青衫公子,他身材瘦削,但身量挺立,似翠竹般吸引人。
      他的诗文一经念出,就赢得满堂喝彩,在众多低沉的声音里,袁露清丽的声线也跟着叫了一声好。
      这青衫公子却是诧异地往袁露这边看了一眼。
      莞尔一笑,那双幽谭明眸,似笑非笑,似收录了漫天星辰的温柔。
      袁露脸一瞬间就红了起来,急急忙忙走开。
      但那日匆忙之下,却不小心弄丢了从小带到大的平安符。

      平安符---和求平安、保肉身、保精神。

      “这位公子,我为何会在此处。”邝露强行镇定,看着这个陌生男子问道。
      “姑娘,在下顾玉。前日姑娘和另一位姑娘被歹徒所扰,我虽出手相救,却还是晚了一步,另一位姑娘已经...看姑娘昏迷着,就把姑娘带来在下的住处了,不知姑娘家住何处,也好让在下帮忙通知你的家人,以免双亲着急”顾玉温柔说着,看袁露面露难色。
      “小女子名叫邝露,与家人赶来上京定居,不料中途路遇歹人,现双亲恐均遇难...”袁露伤心掉起泪来,祖母姓邝,若用原名,她怕牵连这位公子,伤心却也是真伤心,没想到秋霜也遭遇劫难......
      顾玉面露不忍:“若姑娘不嫌弃,可在舍下暂时居住。等小生金榜题名,在为姑娘安排一个好的去处。”

      至此,邝露只能在顾玉家暂居,顾玉家中处处雅致,器具虽不闻名但也算精致,倒是不像顾玉所表现出来的那般落魄。
      休养了几日后,邝露之前苍白的面色已经消失,倒是恢复了之前的颜色,到院子外面的时间多了,邝露和顾玉之间的交谈也多了。
      知晓了顾玉是江南的一户姓顾的人家,顾老爷原是侍郎还乡,教导顾玉是十二分的用心,各种为官之道顾玉已烂熟于心。
      初上京城以贫寒的身份反倒更易引起达官贵人的注意,与之交好,这些确实顾玉不曾说的。
      知晓顾玉喜好桃花,所以院子外面有很多桃花树,此时盛开别有一番桃园仙境的意境,闲来无事邝露也酿起桃花酿来,埋在桃花树下。
      日日相对,再加上顾玉温柔,君子相待无越矩之处又各方面照顾周到。
      唯一不当之处就是,顾玉总喜欢盯着她眼下的痣看,这虽无伤大雅,但总让她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的躲闪。

      邝露的一颗芳心终究也是暗付的,不过想起自己的身份种种,又只剩下伤感。
      顾玉只是心善收留她,她终究是配不上他的,况且她还有深仇未报,虽此时一筹莫展,但总要寻个机会。

      科举三年一次,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建兴王朝庆历七年,二月二十日,会试发榜,黄布红字,众人纷纷挤上前探榜,有人春风得意喜上眉梢,有人在榜前放声哭泣痛不欲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