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9、卢 妃(三) ...
-
侯景在四月间为其部署所杀,五月,在侯景作乱过程中倚之为左膀右臂的王伟等人被杀,梁朝派出使者通告齐、魏两国,侯景之乱已平。
齐国皇帝下令潘相乐、郭元建攻打梁朝将领镇守的秦郡,行台尚书辛术谏言认为秦郡已为王僧辩派人镇守,而齐国和王僧辩所事的梁朝湘东王萧绎往来不断,不宜出兵。皇帝高洋将辛术的谏言置之不顾,强令攻打。齐军七万之众,攻势猛烈。王僧辩、陈霸先各自向秦郡派出援军,陈霸先更亲自率军来援,与王僧辩麾下左卫将军杜崱相会,和郭元建约战于土林。
战鼓声响,不断有士兵高喊着从外面经过。从一向镇定自若的孝瑜脸上严肃的表情,孝瓘就可以知道这一仗的形势并不乐观。孝瓘不敢多问,坐在席上盯着孝瑜来回踱了一阵,丢剑给他:“明日你只有自顾生死了。”
孝瓘看了一下华丽的剑鞘,这是孝瑜惯用的佩剑,双手捧起:“我自己有剑。”
孝瑜将剑推向孝瓘:“你若不幸为吴人所掳,他们见到这剑,必不会杀你。我会派人想方设法将你救回,在此之前,你要见机行事。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抖露你的身份,以免他们以你为人质相要挟。”
孝瓘将剑抱住,理解地点头。
“一旦吴人知晓了你的身份,并且用你来要挟齐军,你要自决以绝吴人的期望。”
孝瓘的眼中闪过莫名的哀伤,抚着剑身道:“好。大哥你要为我劝慰娘。”
孝瑜顿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孝瓘所说的是静德皇后。孝瑜平静地点了点头。他蹲下平视孝瓘:“孝瓘,你需记得,无论什么情况,保命要紧,除非如我所说吴人要拿你来对抗我国,否则至少要活到我派人将你接回。”
“大哥!”孝瓘叫住就要出帐去的孝瑜:“你到哪里去?”
“我军已到存亡关头,我需到阵上去助战。见势头不妙,你就离开军队,不要做了陈霸先刀下的冤鬼。”
“大哥此去会有危险?我与大哥同去!”
孝瑜摇头:“梁军发现我在军中,我便会成为众矢之的,你与我同行,会更加危险,我也无暇顾及你。你若得逃脱,就向北投奔官府,可平安回邺城;若被掳往南边,也不需惊慌,等我派人来寻——如果此番我死在军中,你二哥也会派人去找你。”
孝瓘并不介意和孝瑜一起坠入险地,但如果自己跟着孝瑜,确实会拖累他,孝瑜大概也会介意。孝瓘向孝瑜郑重作揖:“孝瓘记住了,大哥万事小心。”
孝瑜出帐后,孝瓘也随后离开,牵了一匹马向东边去,试图绕过梁朝军队北上回到齐国的地方上去。走出不远,就看到前方一支军队,从服色上即可辨出是梁朝军队。孝瓘知道回马已来不及,对方有上百人,自己也绝无将他们打败的可能,索性驻马不前,等待对方来捉自己。
梁军飞出数骑,将孝瓘包围。见到孝瓘并无反抗的意思,对方也没有动手,只是牢牢将他围在中央。他们仔细打量孝瓘,低声议论几句,然后一人离开回到队中,向为首的将领回复,回来时即问孝瓘:“你是齐军中什么人?报上名来,将军或能饶你一命。”
“我是齐军将领的家属,在军中并无职位。”士兵闻言,不知为什么皱了皱眉毛。
对方又问:“你是齐军中哪个人的家属?”孝瓘闭口不答。于是对方枪头一挥:“下马。”孝瓘老老实实地翻下马背,又在那人呵斥下将马鞭、弓箭、长枪悉数交出,唯独护住腰间的宝剑不给。
再三喝斥无用,便有一人下马来夺。孝瓘不敢动手,只是护着宝剑躲避。马上一位士兵叫道:“这小孩长得跟个姑娘似的,原来是练过两下子的。”这时在一边观望的这一队士兵的将领策马到他们面前,瞟了一眼道:“不必争夺,将他押下,好生看护,不许欺侮他。”
孝瓘抬头匆匆看了那人一眼,一副俊美的面容在眼前一闪而过,孝瓘即被推到队中。也许看他年少,长相柔弱,梁军没有将孝瓘捆绑,只是将他困在队伍中,孝瓘走得慢了,便粗鲁地推他一把,也不许他东张西望。
在土林一战齐军大败,折兵万余,被梁军俘虏了上千人。所幸梁军没有追击,郭元建带着残余部队一路奔逃。忽听有人叫“郭元建”,声音听起来耳熟,郭元建因此住了步:“河南王?”英俊面容上凝结着血液,郭元建几乎辨认不出。
孝瑜勒马:“梁军没有追来,不必逃得如此狼狈了。赶快收集余部,察看四殿下是否在军中,只说是我的近身侍从,不可走露消息。”
一听说四殿下失踪,郭元建慌忙应道:“是、是。”
孝瑜焦急地等待郭元建清点完人数。郭元建惶恐不安地来到孝瑜面前道:“殿下——四殿下似乎不在军中。”
“快派人寻找!通告附近诸营,河南王府亲随走失,有发现者立刻报到我这里来。”
数日过去,皇帝班师的诏书已到,孝瓘的行踪仍然不明。孝瑜亲自到清河王高岳处要求延迟班师。高岳拒绝道:“主上敕书已到,不可。”
“四殿下下落不明——”
“河南王不是已经派人暗中寻找了吗?太过兴师动众,恐怕引起梁军疑心。”
孝瑜不语,高岳所说也在他考虑之中:“那大军先行,我稍迟几日,再多寻寻。”
高岳举右手比出一个“三”,道:“至多三日,若河南王再有恙,臣无以向主上复命。”
“多谢了。我定会在大军回至晋阳前赶上。”孝瑜揖道。
“河南王胆略过人,我才敢应允此事,请河南王不要辜负了臣,需自珍重。若有涉险之处,切勿轻举妄动,回到晋阳再从长计议。”
孝瑜知道高岳所说的危险是什么,答道:“孝瑜谨记。若三日内寻不到孝瓘,或孝瓘已被俘,立刻就回晋阳。”
高岳摇首叹道:“少年轻狂啊,四殿下本不应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