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对于女班这件事,震动的还有禹王台书院玉京书院,以及…国子监。

      国子监几经改朝换代,是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的最高学府,周围的桑柏枝繁叶茂,郁郁青青,与红砖青瓦交相辉映。

      崔璞怀里抱着两册书走下台阶,身旁同窗聚集讨论。
      “那鸿蒙学馆真招收女子了,还要为她们单独开一个班?”
      “京都都传遍了,要不是我这次回家一趟,你们就错过这么大的消息了。”
      “错过就错过呗,又不是什么大事,鸿蒙学馆本就不入流,和我们国子监比不了,做出这么没底线的事情也不足为奇。”

      崔颢忽然看了最后讲话的人一眼。

      那人默了默,虚心请教:“崔兄,是我说错什么话了吗?”

      众人不约而同看向崔颢,国子监招收有两道门槛,第一,家世要好,家里没有三品及以上的官员没机会;第二,要有真才实学,混子摸不到门槛。
      就在这群佼佼者当中,崔颢也是备受瞩目的制高点。

      论家世,他爹位列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论才学,此人惊才艳艳,独领风骚。
      国子监中有不少学子都以他为首。

      崔颢迈下台阶,静静看着他:“鸿蒙学馆因何不入流?”

      那人张口正要答话,崔颢便自己接上了:“鸿蒙学馆乃太祖皇帝开国时所创,其它书院都是前朝遗留。真论起来,鸿蒙学馆才是大乾最正统的书院。”

      那人滞住了,固有的观念受到了冲击:“…最正统…怎么……唔唔!”

      捂住他嘴巴的学子讪笑:“崔兄,他脑子有点直,你别和他一般见识,崔兄好心提醒,他必定会领情的。”

      崔颢颔首,收回视线。
      他也没寄希望于对方能够理解,世上蠢货何其多,他不过是说给陛下听的罢了。

      等崔颢的背影远去,其它人连忙问:“都有谁报名了?江家大小姐报了没?”
      “余御史家的千金报名了吗?”
      “……”

      那人耸了耸肩:“我就出去一次,没来得及打听这么多就回来了。不过据说报名的女子非常多,连我妹妹都去了。”

      “你妹妹都去了?”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你爹之前不是不允你妹妹去吗?”

      “是啊,我也觉得他这次很反常。”那人指了指天,“可能是…的意思。”

      半藏半露的话更显莫测,众人面面相觑,刚才崔颢的态度犹在眼前,他性情温和,很少做出这种当众驳斥同窗的事情。他们不禁怀疑,崔颢刚刚就已经猜到是宫中的授意,在以这种方法提醒他们。

      -

      找到了!

      龙涎香的气息缓缓流淌。
      以宁打开信件:“其它书院尚未做出反应,一致的顾虑是…此事原因是否出于陛下。”

      大殿内响起一声冷笑,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

      先生们远比学子消息灵通,此时也是坐在一间屋子里商讨,如临大敌。

      “祭酒现下是什么考虑?难不成我们也要像鸿蒙学馆那样,创设女班?”

      祭酒显然也是神思不定:“莫急,今日将大家唤来就是商量这件事的,有想法的主动说一说。”

      “我觉得当下之急不是深究这背后是不是陛下的意思,而是如果是陛下的意思,我们最后要怎么做。”

      有人开口就有人反驳:“你这说了和没说一样,我们最后要怎么做不还是要看是不是陛下的意思吗?”

      那人皱眉:“整个京都传出的风向都是陛下示意,都到了这种地步,实际上是不是陛下的意思还有关系吗?”

      有人打岔:“我觉得还是要好好想想,正所谓谋定而后动,我们国子监是书院之首,也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不能人云亦云。”
      “这话我赞同,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天下学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想吧,你们就想吧。”最开始说话的先生语气嘲讽,“等其它学馆都开始动作了,到时候我们想做也做不了。”
      有人站他这边:“我也觉得形势不等人,说到底,朝堂上的那群官员比我们要清楚圣意。我们都是从先帝的时候过来的,你们几时见过这群官员被先帝收拾得如此服帖畏惧?”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这也是我最顾虑的地方。”祭酒吹了吹茶水,“诚然,国子监乃天下书院之首,言行应当秉风骨、持气节;但我们首先,是大乾的国子监,是陛下的臣子…”

      底下有人疑惑:“祭酒,不过是招收女子的小事而已,怎会如此严重?就算是我们不招,也是为了国子监的权威着想,扬的还是我大乾国威啊。”

      祭酒摇了摇头:“倘若国子监拒不招收女子,就是以旧日之身站在鸿蒙学馆对面,站在圣上对面。”

      太极殿内。

      宋移星凉凉开口:“顾虑是假,权衡才是真。”

      冷热恰到好处的茶水递到面前,宋移星顺手接过:“京都的书院当中,皆为前朝旧制遗留,太祖临朝后重建沿用,唯有鸿蒙学馆,乃是我乾国一手扶持。”

      “这就是为何,诸葛宁女扮男装去的是鸿蒙学馆,而非国子监。”

      以宁明悟:“因为只有鸿蒙学馆,是被太祖旧制打上烙印的。国子监、玉京书院、禹王台书院,只招收男子入学的制度已经形成常年的惯例,不易更改。”

      “嗯。”宋移星把玩手中杯盏,眼底泛出冷光,“招收女子入学,看似是小事,实际上却是探知其它书院的最好时机。在这场混乱局面中仍然继续选择蛰伏的,也不应该再有以后了。”

      国子监。

      祭酒这话引起了轩然大波。
      “祭酒,没有这么严重吧?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就是啊祭酒,我等人微言轻忠心耿耿,可从未有过逆上之心啊!”

      读书人就是容易陷入自己的想法里。

      祭酒放下茶盏,缓缓道:“诸位,国子监迄今为止,已创立多少时日了?”

      下面人犹豫回答:“…历经三朝。”

      祭酒微笑:“自古改朝换代后尚且存留的,都被称为前朝余孽。”

      “不是…”先生们反驳,“祭酒大人,我们怎么是前朝余孽,我们都是实打实的乾国人啊。”

      “没说你。”祭酒说,“是国子监。”

      此言一出,下首顿时安静下来。

      还真没错,这样算下来,国子监却是是前朝的制度,他们这些人自然而然得同国子监绑在一起。说起来,叫句余孽也不算冤枉。

      同一时间,祭酒的声音和宋移星的声音交叠。
      “这不是是否要打破现有制度的问题,而是新旧派书院的对立,大乾与前朝的对立,革新与守旧的对立。”

      以宁不解:“可国子监那群先生都是读书人,他们想得到这么深的意思吗?”

      宋移星将手中茶盏放下,发出咚的一声。
      “君子论迹不论心。”

      无论他们想得到想不到,只要做出了选择,都要自行承担。

      祭酒扫视一圈:“守旧还是革新,你们觉得呢?”

      有先生仍然怀揣着一丝侥幸:“我们是不是想多了,就算陛下有这个意思,我们也可以当作不知道吧?我们只是一群书生,官场那套我们本来也不懂…”

      包括祭酒,祭酒这官职本就是散职,他日日待在国子监,其实当作不知道也正常。只要他不说,就没有人知道他想得到。

      祭酒默然片刻:“去打听打听禹王台书院和玉京书院的动向。”

      禹王台书院张贴了一则告示,宣布今日起开始招收女子入学,满足禹王台书院要求者即可入学。

      他的老对头玉京书院听说后已经傻了。
      “这禹王台也倒戈得太快了?好歹也挣扎一下吧?”

      一位先生若有所思:“我倒是听说,对面祭酒的女儿近日定了亲,似乎是和朝中官员有些关系。”

      玉京书院的祭酒大惊:“情况属实?这可是大事!”

      先生颔首:“我也是偶然在茶楼听说的。”

      祭酒来回踱步:“不行,这禹王台一向自诩文人风骨不可轻易折节,这次这么果断一定有问题。”

      “这次主要是鸿蒙学馆太不地道,招收女子也就罢了,零星几个不至于太难看。现在还开上女班了是什么意思?我看是就是存心将我们架起来。”

      祭酒没理会他们的怨言,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书院的运转需要花费多少银两,这几年户部批给他们的银两越来越少,那鸿蒙学馆此前定是勉力维持。
      怎会忽然之间就富起来了?还是把钱花给女子。

      除了朝堂传来的意思,很难有第二种解释。

      国子监还没有动静,朝堂上的人应当也不会将他们往死里逼…要不要再次打破先例招收女子?

      玉京书院仅仅纠结了一柱香,一柱香燃尽,他们破天荒得和老对手禹王台书院站在了一起。

      国子监:“……”
      ?

      玉京书院表示:小门小户不谈风骨,还是紧跟风向为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下本开《星际第一野心家》,点击即可查看女主追求权力的一生。女主:“我想要,我得到。”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