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卤肉的生意实在红火,姜扶生后来又扩大了两次食材投放量,销量才稳定了下来。

      县里的食摊生意安稳了,姜杨也在香河渡头发现了新的市场。

      后续的几天,每天,依然是天还没亮的时候,姜家人就开始出发。

      他们分两路,一路是姜扶生的爹娘,随意搭配其他叔伯或者伯母婶婶,挑着饺子和卤肉卤汤,去县城;另一路是堂叔姜杨,他只带卤肉,去香河渡头。

      虽然每天都很忙碌辛苦,但红火的生意和到手的利润,让他们每天都保持着昂扬风发的劲头。

      ---

      因为出摊的人要早起做准备,天还没亮,就从厨房传来了响动。

      姜扶生迷迷糊糊地醒来,穿上衣裳,抱起自己的枕头,跑去位于西厢、更为安静的爹娘屋子,往炕上一躺,就继续睡。

      卤汤熬好后,除了隔段时间需要加入高汤添鲜,平时的卤肉工作变得很简单——肉清洗干净,汆水,加上配好的卤包下锅就行。

      这个活只要细心点,家里的大人都干得了,姜扶生因此开始变得清闲。

      一清闲下来,她首先打算狠狠补上几天觉。

      睡到日上三竿,就从今天做起!

      ---

      日头升高,阳光强盛地晃眼,蒋氏和孙女姜宝月坐在院里的树荫下,手上淘着绿豆,看一眼门窗紧闭的西厢,眼神嫌弃地说起姜扶生:“太阳晒屁股了,还一点动静都没呢!”

      姜宝月一笑,不接茬。

      她奶奶也就是面上嫌弃,实际也惯着小六呢,没看早早就把几个爱玩闹的弟弟都轰走了,就是怕他们吵到小六么?

      “还有,说是要做什么酥皮月饼,光提一句,就撒手不管了,还得我给她干活!”蒋氏嘴上抱怨着,手上的动作倒是很利索。

      绿豆已经泡了一夜了,一搓,外皮就脱落了下来,蒋氏使劲淘了几遍,等外皮铺满水面,就换水。

      如此几遍下来,绿色的豆皮已经几乎不见,盆里只剩下圆乎乎的黄色豆芯。

      姜宝月帮忙提水,听蒋氏提起了月饼,忍不住口齿生津。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有钱人过节都吃月饼庆祝,穷人家却把月饼这种又贵又不实在的吃食当作花哨,姜家也不例外。

      他们家一向没有花钱买月饼的习惯,往年,炒一盘鸡蛋,下碗汤面,就算过个好节了。

      今年,姜扶生不依。

      家里嫌月饼贵?没关系,她自己做!

      “奶,你吃过小六说的酥皮月饼么?”姜宝月好奇地问。

      虽然一想起堂妹要做什么酥皮月饼,就忍不住口齿生津,但她连酥皮月饼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呢!

      姜家小孩子从小到大,吃过的唯一算是点心的东西,就是大人们偶尔去拜神剩下的便宜供点。

      但是那种硬地磕牙的便宜供点,除了表面多个红点点,尝起来有点甜味,其他的,跟家里烙的饼似乎也没多大区别。

      小六要做的,肯定不会跟这种便宜供点一样。

      酥皮月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可没吃过。”蒋氏说。

      她淘洗着绿豆,唏嘘感叹:“我和你爷爷小时候那个年月,外头动不动就打仗,到处闹饥荒,连豆饭都吃不上。”

      “你瞧你们现在,多有福啊,肚子能吃饱不说,隔三差五还开个荤。现在更了不得了,都学上城里人,开始吃月饼了!”

      月饼费油费糖还费功夫,模样又花哨,那得是有钱又有闲的人,才享受得起!真想不到,他家居然有一天也学上了!

      终于睡醒的姜扶生,恰好这时候推门出来,听到了蒋氏那句夸张的“隔三差五还开个荤”,无语得很。

      “咱家哪里有隔三差五就开荤了啊?”

      “昨天的老母鸡不就是?三顿呢!”蒋氏立马高声反驳。

      她说的是姜扶生吊高汤剩下的那两只老母鸡。

      做第一锅汤时,就已经熬地够狠了,后面因为扩大了食材的投放量,姜扶生怕卤汤鲜味不足,又把这两只鸡狠狠熬了两遍。

      两只鸡被熬地骨酥肉烂,鸡肉里鲜嫩的部分早就直接融到了汤里,剩下的都是最老最柴的部分,数量没多少,口感还跟渣滓似的,都尝不出个肉味。

      就这,蒋氏还掺着白菜萝卜,硬生生把这点鸡肉分成了三顿菜。

      就,勉勉强强算开了个荤吧。

      “还有前几天,你三婶给你们尝的汤,再再前几天,吃的猪肉饺子,炖羊肉,不都是开荤?”蒋氏轻而易举又数了一串。

      连三婶掺了半瓢开水的高汤都算进去了,姜扶生可算明白她奶奶眼里的“开荤”是什么水平。

      “嗯嗯嗯,算算算。”姜扶生敷衍。

      蒋氏不满,“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我告诉你,你去村里看看,全村估计也只有李顺家比咱家吃得好。”

      李顺家有个祖传豆腐坊嘛,虽然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但苦不苦,得看是跟谁比。

      跟小谷村其他只靠种地吃饭的人家比,又有地种,又能卖豆腐的李顺家,可一点不显得苦,生活水平高出村里其他人家一大截,让人羡慕得很啊!

      蒋氏还要就姜扶生不知足这个话题,继续唠叨。

      姜扶生赶紧去看盆里的绿豆,借着问绿豆情况,才岔开了她奶奶的话——蒋氏总觉得姜扶生有败家潜质,动不动就借题发挥,教育姜扶生“勤俭持家,细水长流。”

      这种话听一次两次还好,听多了,头疼。

      ---

      绿豆都泡好了,姜扶生把它们放锅里蒸软,就拿出糖,油,开始准备炒馅料,做饼皮。

      因为家里做吃食生意,一直有进项,粮油调料也有储备,蒋氏的手松了很多,听见姜扶生问她要糖要油,她虽然习惯性唠叨了几句,但还是一点没减地全给了。

      姜扶生准备做的是豆沙馅的酥皮月饼。

      馅料制作简单,饼皮也好做,唯一的难处似乎是制熟方法。

      是用大铁锅小火慢烤呢?还是紧急搭个烤炉?

      毕竟没用过大铁锅烤点心,姜扶生心里有些没底。但搭烤炉的话,又显得费事。

      姜扶生犹豫一会儿,眼神在屋里一晃,找到了第三种方法:用炕洞烤。

      只要把里面的烟道堵上,再把炕洞门用石板遮住,加热过的炕洞,就是一个保热性强的封闭式烤箱!

      姜扶生拿了一小块油酥面团做实验,面团如期望般,被烤地酥脆,层次感分明。

      实验大获成功,姜扶生看着眼前这个“炕洞烤炉”,不由在心里大呼:她可真是个天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 2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