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

  •   1920年7月25日,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她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了卓越贡献,却未能获得应有的荣誉。
      罗莎琳德·埃尔西·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R.E. Franklin,1920年7月25日-1958年4月16日),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她研究了DNA、病毒、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其中她所拍摄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号”是当时最清晰的DNA照片,被誉为“几乎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一张X射线照片。”沃森和克里克在她拍摄的晶体照片的基础上抢先发表了DNA结构。此后她也领导了关于烟草花叶病毒与小儿麻痹病毒的研究。1958年,富兰克林因支气管肺炎及卵巢癌逝世。

      富兰克林曾提出了A型DNA的X射线衍射图并进行了一场演讲,这时沃森正好在剑桥大学中由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主持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研究蛋白质结构。沃森与克里克得知了这些讯息之后,便开始尝试排列DNA的螺旋结构,当时他们的模型是三股螺旋。沃森与克里克曾经邀请富兰克林、威尔金斯与葛林斯参观他们的三股螺旋结构模型,富兰克林在看见这些模型之后,做了许多的批评,这些批评使沃森与克里克被上司布拉格要求终止DNA结构的研究。
      1953年1月,威尔金斯以为沃森与克里克早已不做DNA结构的分析,因此将照片51号拿给沃森过目,并且详细的解释相关的研究结果。这使得沃森与克里克取得了布拉格的同意,并在2月4日重启对DNA结构模型的建构,以及在2月8日请求威尔金斯同意他们也进行相同研究,此时威尔金斯才知道自己先前可能已经透露太多。
      沃森和克里克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还与许多位科学家的帮助密切相关,如欧文·查格夫、杰里·多诺休与威廉·阿斯特伯里等人,然而,这些帮助都没有富兰克林的“照片51号”重要。
      更令人愤慨的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马克斯·佩鲁兹(Max Perutz)在1952年12月中旬收到了伦敦国王学院生物物理部门的一项报告副本,这项报告里包括富兰克林对B型DNA的精确测量,以及证明DNA成反向螺旋的关键证据。在沃森和克里克看到“照片51号”后不久,马克斯·佩鲁兹向他们二人分享了这项报告。但是,整个卡文迪许实验室没有任何人告知富兰克林,他们正在用她的实验数据进行DNA模型构建。
      《自然》(Nature)期刊于1953年4月25日同时发表三篇论文,首先是沃森与克里克,然后是威尔金斯等人,最后是富兰克林。其中富兰克林的论文与葛斯林共同发表,论文名称是《胸腺核酸的分子结构》(Molecular Configuration in Sodium Thymonucleate)。沃森与克里克在论文中提及他们是受到威尔金斯与富兰克林等人的启发,但并未详细说明,也没有致谢。沃森和克里克的论文在最前面,富兰克林的论文在最后,这给了人们一种错觉,就是富兰克林的论文是验证了前者的实验结果,而不是提供关键性数据。
      1954年,她与阿龙·克卢格(Aaron Klug)开始进行长时间的合作研究。1955年富兰克林发表一篇论文,指出所有TMV颗粒的长度皆相同,这个结果与当时著名病毒学者诺曼·皮里埃(Norman Pirie)的想法矛盾,而最后证明富兰克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
      1968年沃森出版了一本具争议性的书籍《双螺旋》(The Double Helix),这本书中对于克里克以外的科学家多为批评。其中将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在书中以自己取的绰号“Rosy”称呼)形容成一个“女学究”(bluestocking)型的女性,从来不注意女性特质,不涂口红也不注重穿着,并且猜测富兰克林的家庭可能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同时沃森也误以为富兰克林是威尔金斯的下属,并描述她是个不合作的人物,此外书中也描述富兰克林完全反对双螺旋结构模型。后来沃森与克里克皆坦承富兰克林的研究结果,是建构双螺旋结构的必要线索。克里克在一篇纪念DNA结构发现40周年的文章中说道:“富兰克林的贡献没有受到足够的肯定,她清楚的阐明两种型态的DNA,并且定出A型DNA的密度、大小与对称性。”另外在2003年,国王学院将新大楼命名为罗莎琳德-威尔金斯馆时,沃森在命名演说中说道:“罗莎琳德的贡献是我们能够有这项重大发现的关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