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贞观十年,太极宫,安仁殿。
一个中年仕女扑向小塌,颤抖着掀开被窝一角,顿时吓得满头大汗,急忙将被褥中的小娘子抱进怀里,一下下拍打她的背心,焦急地呼唤着。
小娘子面色惨白,嘴唇青紫,牙关紧闭。
“十九公主用过午膳后的确是奴婢哄睡的,可那时候十九公主明明还好好的。”
小宫女穿着一件鹅黄齐胸襦裙,跪在床边瑟瑟发抖。
“阿石夫人,药来了。”
另一个穿淡绿色相同制式宫装的小宫女端着药碗跑进来,匆忙中差点将药汁洒出去。
阿石夫人一手捏住勺柄,另一只手麻利地将小娘子耷拉的脑袋往上一托,顺势将黑色的药汁喂入她口中。
“咳咳——”
李明达将嘴里的药汁喷了出来,一股浓郁的苦辣直冲鼻腔,从舌根蔓延到胃中。
“快把立政殿里所有门窗都给我打开!”李明达下令。
阿石夫人被这孩子的声音吓了一跳,慌忙将小公主抱正,耐心宽慰她:“十九公主,这里是安仁殿,是您的寝殿,那立政殿可是圣人和皇后的寝宫。”
李明达皱眉,一觉醒来自己竟然不在立政殿,这就奇怪了,难道是记忆出现混乱?她可是从小就被爹爹亲自抚养,她应该是和爹爹一起住在立政殿里才对。
李明达朝四周看了一圈,又低头看见一双粉嫩嫩的脚丫子,软软的脚丫动起来还有点儿不大听使唤——这副身体无论怎么看都是个半大点儿的奶团子。
“十九公主一定是睡迷糊了,让保傅抱出殿去走走,呼吸些新鲜空气就没事了。”
阿石夫人毕竟年长,经验丰富,耐心地安抚怀中幼小的孩童,心中却涌上一阵酸楚:这孩子兴许是太过想念父母,要不然怎么会把安仁殿当成立政殿。
阿石夫人是李明达的乳母,李明达从小跟着她长大,不过,眼前这个阿石夫人无论容貌还是身材都年轻了十岁。
周围发生的这一切都在提醒李明达,她重新回到了十年前,也就是现在的贞观十年,算算时间这时候她才刚好三岁。
这十年间发生了太多事,从阿娘病逝开始,家里变得支离破碎:大哥悖逆,被贬为庶人,抑郁而死。四哥被贬千里,永不入京。五姐受不了这种刺激,一命呜呼。
后来的某一天,她也突然病倒了,她很想念阿爹,可那时候阿爹御驾亲征去了辽东,正和高句丽打得激烈。她病得很重,一个人躺在立政殿里,身边的保傅和侍女都不知哪儿去了。
大殿里残灯剩火,昏暗无比。床头放着一盏兽头香炉,正在吞云吐雾,燃烧的香料里混入了药物,散发出致命的烟雾!烟气弥漫了整个屋子,她本有气疾,何况又还病着,烟雾中的毒药让她渐渐失去知觉,最后连呼吸也没有了……李明达记起来了,贞观二十年,她被人谋杀在立政殿中!
也许是她命不该绝,一阵炫目的光晕之后,她就被这突如其来苦味刺激,再次醒来的时候,就重生在乳母怀中。
“夫人不必担心,我刚才只是做了个奇怪的梦。”
明达将自己刚才的失态糊弄过去。
阿石夫人坐回床边,温柔地笑道:“兕子没事就好。”
兕子是她的乳名,因为她自打娘胎出来就体弱多病,天天都将药汤当饭吃,尚药局的医师来了一批又一批,可总也治不好,所以爹娘就给她起了个强壮的乳名。
“兕”原本是一种独角的黑色犀牛,生得十分凶猛壮硕,这次重生之后的李明达终于对得起这个名字了——她现在不仅身体健康,还得到了一本《大唐建设指南》,那本书就在她脑子里,上面记录着天文地理,写满了稀奇古怪的东西。
阿石夫人将她抱了起来,仔细察看她的身体情况,十九公主脸色红润,神情自然,阿石夫人终于放了心,低头在她玉团儿般的脸蛋上轻轻撮了一口,这粉雕玉琢的奶团子,怎么看怎么让人喜欢,要不怎么说当今圣人虽儿女众多,却唯独宠爱这个小闺女呢。
“菩萨保佑,十九公主没事就好,今后也要健健康康长大。”
阿石夫人是信佛的,见明达已经转危为安,夫人此刻心情大好,三下五除二将她穿戴整齐,抱到外堂,又端了碗蔗浆菰米粥,一口一口喂明达吃。
橡碗子站在一旁边说笑边哄着明达快吃,葡萄儿打着蒲扇,笑盈盈地看着明达吃。
明达舒展了一下尚且生疏的身体,张开小嘴,包入了一大口蔗浆菰米粥,甘蔗的清甜包裹着菰米的清香,丝丝爽滑,入口即化。
“啊——”
明达昂起头,将嘴巴张得老大,示意继续投喂。
十九公主主动要求进食,三年来还是头一遭!
这可把阿石夫人惊喜坏了,以前可是怎么哄怎么逗都吃不进去的,阿石夫人赶忙喂了两勺,十九公主一觉醒来,气息稳定,胃口大开,这算是老天爷开眼了吧。
吃完一碗米粥,橡碗子跟着打来一盆水,葡萄儿绞干锦帕给明达洗脸。这两个丫头是明达的贴身侍女,现在都只有十岁。
穿鹅黄色宫衣的名叫橡碗子,她一直都是个清秀孩子,从小到大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明达看到现在的她,就能看到她十年后的样子,这就叫做等比例放大。
穿绿衣的叫做葡萄儿,这个小丫头这时候还长得黑黑胖胖,谁能想到十年之后竟然会出落成一位袅娜多姿的美人呢。
门外忽然传来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小侍卫福寿果跑进大殿,往殿中一跪,哭道:“阿石夫人,立政殿那边传来消息,说皇后……”
阿石夫人一怔,抬手将福寿果止住,示意他不用再说下去。
安仁殿偌大的殿堂里就这么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再说话。
明达摇摇橡碗子的袖口,轻轻问:“现在是几月?”
“回公主,已经六月了。”
——————————————————
天色暗淡,宫灯初上。
安仁殿如同往常一般忙碌,阿石夫人给明达洗了澡,哄上床睡了。
明达睡不着,隔着琥珀色的帘帐,听阿石夫人她们在小声地谈话。
“圣人说了,十九公主还是个小孩子,不懂这些,大家记得千万不可提及此事。”
“若是公主睡醒之后要找她阿娘呢?”
“就说皇后出远门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公主会相信吗?”
“哎,小孩子不记事,等她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
明达听了一会儿,眼皮便沉甸甸地垂下来,小孩子本来就容易困,这副小身体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迷迷糊糊中,大殿外传来一声:圣人至!安仁殿立即响起细碎的脚步声,阿石夫人带着小侍女们起身,敛裾站在门前恭候。
当今圣人就是大唐李二陛下,这个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如今还不满四十岁,两鬓却已有了些许白发。李二陛下年轻时南征北战,如今走哪儿都是龙行虎步,步步生风。但此时,他不得不刻意放慢脚步,来到明达的小榻前,见女儿脸颊上湿漉漉的,便用袖子轻轻擦了擦。
“兕子还没睡着啊?”
明达低低“嗯”了一声。
“从今天起你就来跟爹爹住一起好不好?”
李二陛下声音很轻很温柔,不过他显然不需要明达回应,他用一条珍珠锦被将明达裹了,抱起来抬脚就往外走。安仁殿外,停着一架金色步辇。李二陛下登上步辇,将小女儿安放在身前。步辇起驾,阿石夫人、橡碗子、葡萄儿以及福寿果等人拿着明达的东西,紧随其后。
天上一轮皎月,照得大地分外清明。
李二陛下抬头看看月亮,低头看看怀中玲珑剔透的小女儿,她的鼻子和嘴巴像她娘亲,眼睛和额头像他,这样可爱的孩子长大之后一定是个美人。
李二陛下想起她刚出生那会儿,红彤彤,皱巴巴,小得只有巴掌大,总让人担心不能养活,一个小小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吃了那么多汤药,几乎泡在了药罐里。
李二陛下原本打算夫妻两人亲自将她带大,可是皇帝亲自养育公主这种事,自古从未有过,朝臣为此争得不可开交,大大小小的意见也提了一堆。
虽然这是李二陛下的家事,可李二陛下是谁呀,是励志要从一个打败天下无敌手的天策上将变成一代从谏如流的仁君,李二陛下这种虚心纳谏的态度导致贞观朝的传统艺能就是不停地“进谏”,然后等着皇帝陛下“纳谏”。所以关于养孩子这事就在李二陛下和大臣们的拉锯战中被搁置了起来。
可今时已不同往日,李二陛下主意已定,就算是魏征上奏也无济于事。
巍峨的城墙如同巨人般耸立着,挡住了月光,只落下一片黑乎乎的影子,晚风吹得呼呼作响,扯得墙头白幡如泣如诉。立政殿中挂满了白幡,所有器物都披上了白布。李二陛下没有将明达带入正殿,而是先暂时安置在别院中。
贞观十年,冬至。
母亲葬礼已毕,灵柩放入昭陵元宫之后,立政殿便撤去了白幡,明达便从别院搬入西暖阁,一同搬进来的还有九哥李治,他住在隔壁东暖阁。
晋王李治今年九岁,是个仁儒孝顺的孩子。他在阿娘的葬礼上哭得死去活来,这段时间只要提起母亲他便开始哭泣,一番折腾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李二陛下格外心疼,常跟着他一起哭。
李二陛下是一个无论做皇帝还是做奶爸都一样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人。
大臣每天看着忙碌的皇帝,十分好奇他们所敬仰的大唐皇帝是如何做到在百忙之中还能抽出时间亲自照顾一双年幼儿女的?那帮吃瓜的大臣闲来无事,廊下会餐时就开始兴致勃勃地打听奶爸皇帝的一天。
所以,身为奶爸的李二陛下的一天,到底是怎样度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