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深夜,吊脚楼里 ...
-
他静静地坐在床边,凝视她恬静安然的睡颜。
往事,一幕幕往事。
十年前,他第一次遇见他。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安安静静的模样。那一年,他10岁,她14岁。
母亲将他引向她,温和地介绍:“这是希希姐姐,”然后看向她,双眼含笑,“他叫杨锐。”停顿一下,“今后就是姐弟了,要相互照顾哦。”目光慈爱地在两人身上流连,回头,与她父亲相视而笑。
那年的她,肤色白皙,脸颊粉嫩,眼睛亮晶晶的,黑白分明,鼻子精致小巧。忽然,她嘴角弯弯,露出几粒洁白:“嗯,我以后叫你杨杨,好不好?”
她的笑,像春风拂过,明亮温暖。
“好。”他喜欢这个称呼,仅她独有。
杨杨,杨杨。
快乐时,杨杨清脆明快;失落时,杨杨轻柔欲诉;生气时,杨杨严肃短促,撒娇时,杨杨甜蜜悠长。对于他,每一声杨杨,引起的不仅是鼓膜的震动,更是灵魂的颤抖。他感觉着她的气息,捕捉着她的情绪。
杨杨,是他深藏心底的秘密与珍宝。
而他,这些年来,竟倔强地从不称她“姐姐”。唯恐这一声称呼,令他心中某处隐约的期待,尘埃落地。
“杨杨。”她在唤他。他回过神,床上人影未动,睡意沉沉,微微含笑。他不禁犹豫,刚才那一声轻唤,究竟是她无意识的呓语,还是他内心渴望产生的幻觉。
他走到窗前,江边空气潮湿,凉意袭人。江面落差处,水声哗哗,打碎夜的寂静。掩了窗,他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那本熟悉的《边城》。淡青色的封面已显暗淡,书脊书角略有磨损,封面上的女孩,提着竹篓,向书外望着。
四年前的夏天,她一改平日的依赖与柔顺,毅然报考北师大,远离家乡求学。临走时,留给他这本沈从文的《边城》。那一年,他16岁,她20岁。
此去经年无消息。
他只能从母亲那里,收集她零星的讯息,小心地积攒,慢慢拼出她现在的样子。
也许,在她心里,他仍是16岁青涩少年的模样。抚摸着书面,他眼中流露出超乎年龄的无奈与苦涩。
明天,是她24岁生日。她曾说要到凤凰庆生,他从未忘记。美术专业考试结束,他以写生为由,来凤凰等她。等待,是心存希望吧,他终不能像理想中的自己,永远清醒而压抑。
看着熟睡中的她,他忽然感悟到“岁月静好”的意境。心有所动,取出速写本。睡梦中的微笑,被他深沉炽热的目光融化,从指尖笔端流淌下来。
即使注定擦肩,他仍然感谢,在宁静的初夏夜晚,在美丽的凤凰古城,在沧桑的吊脚楼里,他能够守在她身边,迎接她二十四岁的璀璨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