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章 ...
-
令人意外的是,在陶北川与他们商量如何使用那四万十多万的时候,竟遭到了林家人的断然拒绝。
或许是这笔钱最终也无法流进自己的腰包,使得他们产生了某种报复性的抗拒。对于林夕贞宁可把钱捐给国家也不留给林家人的做法,他们恨毒了。
没有人对这个女人有一丝的亲情概念,剩下的,只有一种“你不让我落好,我也不让你落好”的愤怒心情。
他们表示,不会替林夕贞置办墓地,反正没有后人祭拜,有墓地也是白搭。
陶北川怀疑他们连生态安葬都不会好好实行,说不定届时拿到骨灰随意的往路边水沟里一洒,也不无这种可能性。
“你们怎么能这样?”陶北川气得浑身发抖,“买墓地的钱又不用你们掏腰包。这是民众的意愿。你们要是懒得跑腿,我们去办也可以。虽说她现在没有子嗣后人,但是仍有不少缅怀他们的人。这个墓将会成为大家寄托哀思,忏悔过去的地方。她到底是你们的亲人啊,有必要做这么绝吗?!”
“这是我们家的事,不劳你管!”陶北川越是这样,他们越是不肯妥协。他们就是要唱反调,就是不想让陶北川如愿,在陶北川身上狠狠的寻找着报复的快感。
这件事最后不欢而散。林夕贞和居亮的遗体,由民警出面,移交到了林家人的手里。
陶北川有些着急,龙涛也束手无策。成器表示自己长这么大,头一遭见到如此奇葩的家庭和如此奇葩的事情。唯有盖玄一,在整件事情中都保持着沉默。众人激动的讨论时,盖玄一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话:“亲人,不是所有人的避风港。”
十四岁的孩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极其的老气横秋。
万般无奈之下,众人只能先回了城,打算从长计议。
他们觉得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林家人现在正在气头上,所以故意要和他们对着干,等他们先消消气,再同他们商量应该会好一些。
谁知其后的发展,却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很快就到达了极其离谱的地步。
第二天,林夕贞母子的遗体便被林家人转移了。他们在城中高价租下了一处环境不错的殡仪馆,借着闻讯而来的记者炒作了一番。
“林夕贞母子遗体在突然更换了操办人之后,进行了二次葬礼”此事在互联网上再次成为了新的话题。
“网红遗体”的知名度在短时间内节节攀升。
毕竟如此奇葩的事情,的确博人眼球,超十万的网友留评讨论。
林夕贞母子迟迟得不到安葬,遗体停在殡仪馆里,再次迎来了为期数天的大型“展览”。林家宝对外大肆宣传,把殡仪馆的地址醒目的发到网络平台上,欢迎大家前来参加葬礼,只差在旁边标上一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引得网民蜂拥而至,灵堂里挤满了看客,沸反盈天,堪比菜市场。
为了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林家还做了一番调整。原本只有林夕贞的遗体是装在玻璃棺里,整理好了仪容供人瞻仰。而居亮的尸骸已经腐坏,装在尸袋里,放在冰棺中,是密封着看不到的。
现在居亮的尸骸也从尸袋里取出来了,烂得露出了腐坏肌腱和骨头的遗体就这样隔着玻璃棺盖,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不少人当场吐了出来,回家做起了噩梦。
然而越是重口味的事情,话题就越是炸裂,每日前来的人只增不减。林家宝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超强的商业头脑。他注意到,看客们不是都那么慷慨,自愿到礼房写上几百礼钱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只想前来看个热闹。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前来参观如同前来旅游,动辄上百的“票价”容易把他们劝退。然而毫不限制,让他们平白“参观”又实在太亏。
故此林家宝想到了几个妙招。凡上香者,五元一柱;遗体前面仿造寺庙那种功德箱,立了一个捐钱的箱子,称之为“随缘”箱,任你三块五块,还是十块八块,全凭自愿。每逢瞻仰遗体的路过,感觉瘆得慌,总会多少投点下去;此外,灵堂里的茶水瓜果,也都是要花钱购买的。
以目前每日的人流量来说,如此的“薄利多销”,积攒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林家人卯足了劲头,无所不用其极,想要追回“损失”。以陶北川先前的四十多万作为参考,努力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行。
这一番神操作,简直惊呆了陶北川和龙涛等人。
林夕贞母子的灵堂,已彻底的被林家人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陶北川和龙涛愤慨的冲进去找林家人理论,结果被对方操着棍子撵了出来。
最后龙涛动用了警部的力量,也只以“有碍观瞻,影响不好”勒令林家人将居亮的尸骸重新密封,不得直接曝光在世人面前。至于其他的,警察也管不着。
陶北川深深的感到,人性的卑劣,是如此的没有下限。他不禁感慨,这种有毒的亲属连仇人都不如。仇人顶多捅你两刀,真正赶尽杀绝,恨不能吃肉喝血,连骨头渣子都要嚼干净的还是不多见。
然而,就在陶北川和龙涛一筹莫展之时,又一轮风波掀了起来。
林家人恨他们屡次三番的作对,于是在记者面前泼了他们无数的脏水。陶北川等人被塑造成了卑鄙无耻的恶徒,先是利用他人尸体炒作敛财,被制止了之后,更是对真正的亲属打击报复,手段极其恶劣。
一时间陶北川等人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网络上充满了怒骂,接着人肉搜索,陶北川和龙涛的真实身份和家庭情况相继曝光。
每天都有无数电话打进来嘲讽、威胁、谩骂,家里的窗玻璃都遭人砸了,陶北川妻子儿女也受到了威胁,吓得陶贝贝和陶小美都不敢出门去上学。
龙涛的情况则更加严重,他警察的身份激起了网民更大的反应,铺天盖地的声音,要求当局彻查他的过错,追究他的责任。市公安局迫于舆论压力,多次寻他问话,他被暂时停职,工作岌岌可危。
始终有一个问题,他们无法解释。那就是——
为何要去调查林夕贞?
他们原本是和林夕贞毫无瓜葛,在生活中也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促使他们联手调查林夕贞的过往,并在其过世以后自愿替她操办后事的理由和动机是什么?
显然“好奇”和“同情”这样的词汇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就无法取信于人。
然而陶北川和龙涛对于这个问题,都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他们的处境十分不妙,甚至有可能被指控“诈骗”,面临牢狱之灾。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舒雅和乐攀出现了。
他们四人约谈在一家咖啡厅。
舒雅和乐攀都是安和日报社的记者。他们和陶北川曾是大学校友,舒雅和陶北川一届,乐攀原本要小他们一届,但同属于学生会的成员,故此熟识。那时他们三人十分要好,直到现在陶北川和乐攀都还经常往来。
舒雅和乐攀都很清楚,陶北川和龙涛不是网上所抨击的那种人,所以此次前来就是想要帮助他们平息这场灾难。
网络暴力必须依靠网络平台进行回击,舒雅和乐攀都是做社会新闻的,在如何引导舆论走向上很有一手。他们要求陶北川龙涛两人将事情始末详细的告知他们。这样他们才知道如何撰写文章,进行有效的反击。
这是个合理的要求。
龙涛眼神复杂的看了陶北川一眼,原本林夕贞的事情是决不能对外人所道的,但舒雅和乐攀并不是外人,他们的人品都值得信赖。现在人家专程前来帮忙,还藏着掖着不能坦诚以待,就太不是东西了。
况且他们现在的确需要帮助。龙涛觉得不管陶北川和舒雅之间有什么芥蒂,现在都不是闹别扭的时候。
陶北川也没矫情,朝龙涛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其后便由龙涛作叙述,将事情的始末,详细的告知了舒雅和乐攀。
“这件事情很灵异,已经超出了科学范畴。我希望你们,哪怕信不过我们为人,也起码相信我作为一个警察最基本的操守。”龙涛以此作为开场白,等他讲述完毕的时候,舒雅和乐攀果然都露出了十分震惊的神情。
南大街地陷和这次化工厂爆炸的新闻事件都是社里极为重视的大新闻,这些天舒雅和乐攀也一直在跟踪报道。现在化工厂爆炸事件的最终伤亡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死亡392人,受伤573人,至今还有两百多的重伤患者仍在住院,有些甚至还没有从重症监护室里出来。
这不仅是近百年来安合市发生过的最大事故,也是全国罕见的大型事故,可谓震撼中外!
而这两件大事,竟然都和林夕贞紧密相连?!
这对舒雅和乐攀来说,的确是太震惊了。
陶北川拿出手机,当初房里充满幽灵的画面,手机上还有不少的图片记录,他翻出来给舒雅和乐攀看了,顺带补充说明了一些龙涛漏掉的地方。
“最后以牺牲林夕贞性命为代价,才遏止了事故的恶化,”陶北川顿了一下,“所以我们对林夕贞感到愧疚,至少也该好好安葬她。”
这个理由必然不能对外宣扬。否则不是迎来轩然大波,就是会被当做疯子关起来。
龙涛说:“没错,原因就是如此,希望你们相信。”
乐攀还沉浸在震撼之中,故此愣愣的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舒雅却定定的看着他们两个,重重道:“我相信!”
她相信不仅仅是因为她相信他们的人品。还因为南岸区金华一带,最近这段时间确实出现了太多意外事故。
经她手报道的就有许多,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间内,有十七起儿童意外事故发生,中老年出事的也不在少数,那一片区的确流传着诅咒的说法,只不过那都是些单独的意外事故,没能引起大的风波,很少有人注意到。大家很快就被地陷事件和化工厂爆炸事件给转移了注意力。
现在回想,所有的灾难事件,的确都发生在陶北川别墅附近。
这些年,舒雅一直在做社会新闻,见到过很多科学难以解释的奇怪事件,很多至今都没有解释。所以她的思想不像平常人那么古板,对鬼神是比较相信的。
如果陶北川和龙涛做的这件事是真的,那他们非常了不起。舒雅看着他们两个,认真的说道:“你们是英雄,真的!我一定要替你们平反。”
接下来她问他们是怎么和林家人结怨的。
陶北川和龙涛把后续的事情也告知了她,然后说道:“林夕贞的那群亲属,就是一群没有道德底线的吸血鬼。但因为我们的‘动机’是不能对外宣扬的,所以不知怎么才能自证清白。”
舒雅沉吟片刻:“这件事交给我们去办吧。我想,我有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