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绪论 ...
-
民国时期,不同人走上了他们选择的不同的路,不管做了什么,总有对应的结局。
珂颜山系延绵数十里,将这里与外界隔离,从古至今,这里孕育的人们灵秀,民风淳朴,直到1938年,日军在南京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后,将屠刀伸向更深的中国内陆,触及到了珂颜山系。珂颜山里有个唐崖寨,里面五位当家率领着三千多号兄弟,兄弟们大都是被战争逼上山,平时劫富济贫,打打鬼子,生活过的也是逍遥自在。大当家赤面,二当家玄冥,老三白客,老四临靛,老五青玄,都是一挡十的好汉。唐崖寨数里外有个仓丘镇,里面还有个小型根据地,聚集了这附近的几百户居民和一千左右的八路军。本来两地没有太多交集,1939年深秋,一群日军浩浩荡荡的进入珂颜山系,直奔仓丘......
“你说这鬼子怎么突然进了珂颜山了?”说话的声音从堂外进传来,一人一脸斯文相,坡着脚进来。
“三哥,我说你手下人腿脚也太不利索了,大家都等你半天了。”临靛喝了一口水,往桌子一靠。
“别埋汰我的人,你的人去打听消息咋样了?”
临靛朝堂上撇了一下头“你问大哥。”
堂上坐着的人红面腮胡,有点戏剧中关二爷感觉。
“出了奸细呗,珂颜山这么绕的地方,鬼子都能从偏路摸进,没有熟人带路,能出去?”坐在偏位的人开了口,声音却有些沙哑,“鬼子光这会儿就来了近千人,以后还有没有就不清楚了。”
“来这么多人就为抓几个八路抢点东西啊?不是我说,就仓丘那穷地方,除了土,还有啥?”
“哎,三哥这话不对,那里还有个根据地,再说了,珂颜山易守难攻,虽然偏,但是要是熟路的人从这南下,能省下不少时间。”堂外传来一个清脆音,紧接着一只漆皮靴踏过门坎,在往上看,藏青色短袄紧束,腰间别着一把银刀和一把山西“十七式”手枪。脸上是那种太阳晒得健康色,额头稀碎的刘海下有一双犀利的眼睛,虽然不大,但若一直盯着那双眼睛,就像一把利剑,剜入你的心脏般难受。
“你看就是偏袒,我来晚了老四你说了我那么多,五弟都晚这么久你咋不吱声?”白客见来人戏谑道,顺势把身边椅子拉过坐下。
“我还没来得及说呢。”临靛将身旁让出一位置,青玄便走过去靠着,抬头看了下旁边的临靛,又转头冲堂上正色说
“我可没偷懒,我去探情报去了。鬼子来了一千左右人,其中光骑兵都两百多人。”
“还有两百骑兵?莫不是那八路军根据地有什么大人物?非要灭了不可。”临靛说。
“说不准,仓丘那边今白天派人出去过,半路被拦下来,现在那边消息放不出去,就算知道被围,远水救不了近火,等援兵到了,早没了。”青玄继续说到。
“所以大哥今天把我们叫来,就是问问你们几个的意见,我们救还是不救?”玄冥看了一眼赤面,“要是救,怎么救?”
“当然得救,若鬼子把仓丘端了,下个就是唐崖寨了。”白客说“这叫唇亡齿寒。”
“我们和仓丘那边没太大交情,这样会不会热脸贴冷屁股。”临靛嫌弃地说道,“前几个月人家有意和我们交好,还让三哥给轰出去了。”
“我拿不叫轰好吧,再说了那哪是交好,分明就是把我们招安。”白客争辩道“而且现在是我们帮他们,又不是我们不在理。”
“你一个土匪还要理?你抢别人东西的时候咋不要理?”
“他娘的我说你这人咋回事,你就存心和我过不去是吧!”
“白客!别说那些没用的。”玄冥喝了一句。
“哥。”白客悻悻道。
“三哥你就少说两句,二哥还省点心。”青玄司空见惯,一脸看戏表情说到。
“你怎么看?”赤面听几人吵得闹,对青玄说。
“我觉得还是要救。往小处说,若救了,可能会牵连到唐崖寨,若不救,恐怕事后也难保周全。大处说,日本人打中国人,中国人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况且里面还有无辜的百姓。”
“嗯。”赤面点了点头,“怎么救?”
“正面刚肯定不行,咱弟兄的命也是命,所以里应外合最好。鬼子现在没想到他们会有支援,我们就从外包围,与里面的八路合抄了最好。”青玄想了想说道。
“鬼子要是猜到我们会救援咋办?”白客问。
“他们从我们寨下走过去,看都不看我们一眼,显然没把我们放眼里,我猜那个奸细可能是仓丘的百姓,我们大多都是去几十里外富地主家抢点东西,仓丘那些人恐怕也认为我们就是一群小土匪,小打小闹而已”
“你打算怎么里应外合?”玄冥问。
“很奇怪的是他们到了仓丘的附近却不直接打进去,我猜里面可能有鬼子要的东西。”青玄换了个姿势继续倚着桌子说,“今晚天黑我就和伍佰从山路绕进去,找到他们的头儿,他们现在肯定也想着怎么突围,狡兔还三窟呢,他们肯定不止一个据点,先把百姓转移了,然后我们靠信号弹联系,我手下没有多少兄弟,剩下的能不能成功就要靠哥哥们了。”青玄的笑着说道,“这招叫围魏救赵。”
赤面看着眼前这个假小子,到觉得有几分可惜,来这里不到一年,就和唐崖寨的兄弟们打成一片。若在盛世时期,以她的才华,温饱绝不是问题,根本犯不上上山当土匪。“那就按你说的办。”赤面说道。从第一次见面就有种感觉,唐崖寨会因为这个来了不到一年的小子,变得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