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画灵 ...

  •   有人送给高僧一幅画,画里是一株桃树,桃花开得十分娇艳,许多人看了,却觉得这不像桃树,像个妙龄少女。高僧素来不收礼的,却在看见画以后收下了。

      传说这位高僧不老不死,在庙里待了不知多少个百年,几乎已经是半个佛了,却迟迟不能成坐化。有弟子壮着胆子去问缘由,高僧说:

      “我还有一劫未渡。”

      是什么劫?高僧不说,弟子也不敢再多问。高僧收了画,挂在屋子里,到了夜深人静之时,高僧参禅念经完毕,对着那画说了一句:

      “出来吧。”

      画中的桃树动了一动,竟变成少女走出来。那少女一身桃红的衣裳,尽显少女的娇态。

      “多谢圣僧收留。”

      少女行了个礼,高僧说了句:

      “阿弥陀佛。这庙中适合修炼,姑娘也不必在躲躲藏藏了。”

      原来这少女便是画中桃树所化之灵,这画传世数百年,经多人之手辗转,得以观遍世间百态,日积月累,幻化成灵。却因为贪玩,时不时现出原形,吓坏了许多人。一户富人见了这画灵的真身,嚷嚷着要烧画,一个下人不忍心这样一幅好画被毁,便将其送到山上来,高僧一见这画,便知道了前因后果,想来应该是感其可怜,才收了这画。

      画灵便留在了庙中,在山间林里游玩嬉戏,和小树精们聊天打闹。有时也闷在房里,听高僧参禅论道,听他诵经书。画灵和高僧待熟了,便不再唤他“圣僧”,而是叫他“和尚”。一日高僧诵经完成,小画灵将头倚在桌案上,向他道:

      “和尚,你能不能带我出去玩啊?”

      “怎么,觉得山中无趣,呆闷了?”

      “不是,昨日我听树灵们说,山下有人招人降妖呢。和尚,妖是什么,你见过吗?”

      “见过。”

      “在哪见过?”

      “三百年前,山下的刘家大宅。”

      “刘家大宅……哎?不对啊,三百年前我也在刘家大宅,我怎么没见过?”

      高僧不说话了,过了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句:

      “万物皆有灵,不过修炼之道不同罢了。所谓神仙鬼怪魑魅魍魉,不过都是人硬要分辨罢了,从未有他物承认过。妖?所怕所怪之物即为妖吧?”

      高僧转头,见小画灵已经沉沉睡去,不由得轻笑着摇了摇头。

      第二日高僧便说要下山化缘,身上只带了钵和那副画。庙里的僧人都说,高僧对那副画喜爱的紧,想来定时幅名画。只有住持叹着气不说话。

      山下确实有人家招人降妖,而且,正是昨日所说的刘家大宅。小画灵早已经化了人形出来,说到:

      “又是刘家大宅,这家人怎么这么招妖怪呢?”

      高僧看了她一眼,没有回答,转而道:

      “不是感兴趣吗?走吧,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妖怪。”

      两人在一处茶摊歇脚,茶摊老板过来添茶,见一个和尚身边带着一个姑娘,忍不住多看两眼。却被画灵叫住,

      “请问店家,这刘家大宅招人除妖,可知是除的什么妖啊?”

      “树妖,说是这刘家大宅有棵老树,如今化形了。时常在半夜出来,趴在人家窗户上,还说要吃人呢!”

      化形趴人窗户这事儿,树灵怎么听都觉得耳熟,她转头看了看高僧,对方正举起杯子来喝茶,画灵忽然觉得他被茶杯遮住的脸上,似乎带着些笑意。店家听她这一问,便觉得二人是来降妖的,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唉,二位别说啊。这刘家大宅可是块风水宝地,刘氏一族在这居住了几个百年,代代人丁兴旺,非富即贵。只是可惜了,听说隔不了几个百年,就会出一个妖怪。听说三百年前,就出了一个画妖呢!”

      小画灵:“???”

      高僧终于说了话:

      “三百年前之事,施主如何得知?”

      “害,这种事,代代相传。听说啊,那个画妖,还是被山上的一位高僧收服的呢,听说那屋子里的大火烧了一整天,那副画连灰都不剩呢!”

      小画灵:“???”

      小画灵疑惑地说不出话来,高僧点了点头,说了声:

      “多谢施主。”

      画灵转头看向高僧,问到:

      “和尚,他说的画妖是我吗?”

      高僧喝了口茶,

      “你说呢?”

      “那那位高僧是你吗?”

      高僧将茶杯放下,“你说呢?”

      “可我不是画妖,也没被你烧死啊!”

      “想知道缘由?”

      画灵用力点了点头

      “嗯嗯!”

      “走吧,我们去一趟刘家大宅。”

      事实上,那茶摊老板说的不错,刘家大宅确实是块风水宝地,也因此才会让其中古物集天地之灵气,修炼成灵。只不过世人多愚昧,只知道人丁兴旺,家财万贯是好,却不知物之有灵,互相成就之造化。

      两人趁着夜潜入了刘家大宅,院子里的老树被贴上了各式各样的符纸,一个少年正把树上的符纸一张张撕下来,边撕边骂道:

      “这些人是不是有病,没事往小爷身上贴黄纸做什么!丑死了!”

      “在那,就是他!树妖!”

      一旁有许多人举着火把过来了,一个人喊道:

      “它现形了,快烧死他!”

      树灵来不及反应,便见火把铺天盖地而来。树是最见不得火的,就如同纸见不得火一般。小画灵看得着急,高僧看她一眼,说了句:

      “藏好。”

      然后便一跃,直接立在了假山顶上。高僧的袈裟不知如何便披上了,众人只见得那袈裟金光闪闪,将树灵与大火隔开,忙跪下叩头。高僧视线落在众人身上,说话的声音犹如从四面八方而来,

      “诸,乃刘氏山神之后,感念其德,才予此宝地,繁衍生息。此地集天地之灵,生灵得以化形,诸却不知共生之道,按理应逐。但念旧情,山神毁元神以护山灵,实乃大德,故只做警戒。再有犯者,刘氏诸人,尽驱之。”

      说完,圣僧一挥手,树灵身前的火尽数熄灭。圣僧跃下假山,一把拉住画灵,

      “走。”

      回来的路上天色忽变,天色阴沉,闷雷作响,小画灵没由来的害怕。高僧将她护在怀里,轻哄着说:

      “别怕。”

      “这不是普通的雷,我不会害怕普通的雷的。”

      小画灵边往高僧怀里缩,边说到。高僧点了点头,

      “这是天雷,傻丫头,你要渡劫了。”

      “怎么会,我只是灵,怎么会有劫数?。”

      “你与普通的物灵不同,这天雷,三百年前你也受过一次。”

      “为何我不记得?”

      “伤心之事,何须记得?”

      小画灵没来得及接话了,因为天雷已经打了一道在她身上。画灵就这么跪倒在地,高僧想去扶她,却见自己被移开了。画灵嘴角已经滴下血来,却仍旧对高僧笑着说:

      “和尚,我不知为何,总觉得你十分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一劫我定然是熬不过去了,我不能连累你,你快走吧。”

      高僧没有说话,拳头握了又松。小画灵没有看到,她虚弱一分,高僧身上的袈裟唯一没有金光的那一条金丝便亮一分。雷劫对画灵来说,确实难以招架,小画灵终究还是支撑不住倒下了。那一瞬间,高僧冲破了画灵的屏障,画灵意识已经迷迷糊糊的了,只是隐约看见,高僧从万丈金光之中走来。高僧用袈裟挡住了雷劫,他的袈裟上少了一条金丝,画灵也没发现。

      高僧收拾东西要去云游了,临走前去见了庙里的住持。住持看着他的袈裟,叹了口气说:

      “从此以后,你便真的成不了佛了。”

      高僧笑着说:

      “不做佛又如何,所谓‘空门’,入与不入,有何区别?”

      “不遁入空门,不成仙成佛,如何普度众生?”

      “我若成佛,能渡万人是渡;我不成佛,一人一人渡,渡过万人,也是渡。既然都是度,皆是众生,不成佛又有何不可呢?”

      高僧收了袈裟,带着画走了。住持感慨到:

      “此人身不在空门,心,却早已在空门中了。”

      高僧最终也没成佛,小画灵问他,他只说:

      “我没能度过劫去。”

      什么劫,何时渡的,高僧却再怎么问也不说了。

      小画灵不知道,她之所以会渡劫,是因为她原本是树妖。那年高僧尚未出家,路过桃树,在下面休息。树妖现形被他瞧见,一来二去,便是一场风流韵事。可惜终究是人妖殊途,高僧的族人知晓了树妖的身份,要放火烧了桃树。高僧以身体相护,烧的体无完肤,树妖以灵体相护,保得高僧□□不受凡物所毁,却因此伤了本体,只留下一缕灵识。

      有人告诉高僧,成佛便有法子可救她。于是高僧便剃度出家,潜心佛法,过了几个百年,高僧有所得,边用自己的血画了桃树,将她的灵识灌入画中,助她化形。为了让树妖早日化形,高僧想了法子将其送到刘家大宅。却不想化形不久,便传出了刘家大宅有画妖的传言。刘家大宅请人降妖,高僧连夜赶下了山,将画收走,放火烧了那间屋子,予以警示。

      树妖从此便成了画灵,但是高僧不知道,自己一直没有成佛,是因为少了一劫,这一劫,便是情劫。她不知道,但是画灵知道。有一日天雷作响,有个天兵隔着云层对画灵喊到:

      “他如今离成佛只有一步,四大皆空,你便是他心中扎根最深的阻碍。你若不死,他永不能成佛!”

      画灵几乎是没有反抗的就受了雷劫,若不是高僧赶到,用袈裟抵了天雷,她便真的元神尽散了。高僧怕画灵又想着用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他,便想法子在画上抹了一笔,让画灵忘记了前因后果,送到山下。没想到兜兜转转三百年,画灵又回到了他身边。

      袈裟上没有发金光的那一条金丝不见了,从此高僧再也成不了佛,旁人都以为是高僧渡劫不成的惩罚,只有高僧知道,是他自己抽了那条金丝。奇怪的是,高僧不穿僧衣了,也蓄了发,身边随时跟着个姑娘,可见已经动了凡心,这已经算了还了俗,可是袈裟上的金丝,却仍旧金光闪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画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