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人生若只如初见 ...

  •   陵县梁王昏迷一月余,眼瞧着就要病逝了,皇上终于下旨,令远在临安城做质子的绥华返乡,这对于一片愁云惨淡里的梁王府上下来说都算是个好消息了,不少府里老人都还记得小公子小时候是多么聪明伶俐,可这么多年来远在临安的绥华世子,会被当今圣上养成什么样子呢?他能习惯这边生活饮食么?
      背负着梁王府上下的期待,绥华从临安启程赶往陵县,从冬至快马加鞭至小寒,刚到陵县还未进城,便听着了梁王病逝的消息,只得背负起长子的责任……
      摔丧驾灵,接待往来宾客,做水陆道场,接待应佛僧,颂接引咒,料理出殡之事,待七期过后,一干事情终于结束,这个兵荒马乱的冬日不知会在多少人的心里留下印象
      在春日乍暖的时候,继位的圣旨也从千里迢迢的临安城宣了过来,至此,绥华即为梁王掌管北方兵马,授配饰碧玉红鞓带以示恩宠,另命僧录司,道录司为先梁王诵经超度

      看来多年的朝夕相处,使得今上对这个侄子十分放心,将一方势力交于他手,至少在广大百姓看来,这是事实真相无疑了。
      只是皇家哪有信任可言,这是后话,不提也罢。

      陆可卿作为从一品礼部尚书之嫡长女,父族母族出自诗礼簪缨之族,自幼时便为琴棋书画同辈第一人,先帝将陆家嫡长女聘为皇家媳妇,在当时也是一段佳话,婚后又因她情性贤淑,深明礼仪,与先梁王也是夫妻和睦,可惜好景不长,产下嫡子三年多,先帝薨了,今上继位后便下旨令诸侯留质就藩,可怜那幼小的绥华世子,从小没在父亲母亲身边长大,虽有仆人看护,可仆人终究的仆人,收到的委屈也不必分说。
      这日陆可卿命厨房做了,□□糖梗米粥,打算送去绥华的卧房,刚走到穿堂,便遇见想要出门找乐子的绥化,原来这绥华在临安城,也是一个偷鸡摸狗吃喝玩乐样都精的小少爷,以这样的资质,今上还将兵马送于他掌管,其用心可是可想而知了。
      绥华在路上风餐露宿了一个多月,支应门庭整个七七,却从未出去玩耍过,这一日他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出了房门兜头便遇见那知书达礼的母亲,心里自在的快要溢出心房的火苗,顿时缩了回去,虽然与母亲没多少感情,但是他记得每次离别那泪水涟涟的眼睛,与被泪水沾湿的帕子,他只好坐在亭子里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那甜腻腻的所谓小时候日日不离的□□糖梗米粥。
      自进了城,便下了骄,来来往往的人群虽没有那么多华冠丽服之人,却有不少异族人士。见了这街市繁华,人烟阜盛,心里的火苗已经蹭蹭蹭地快要燎原,绥华直奔目的地,玉满楼,这是一个新兴的杂戏班子,百戏、杂乐、杂耍,歌舞戏、傀儡戏等等各自都是行业翘楚,在这其中绥华偏爱杂耍,最不喜欢的便是百戏,他自认为是个果断利落的性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心里都有一本账,不然也不会在心比比干多一窍的今上眼皮子底下过的开心快活,他最讨厌百戏,便是觉的唱腔拖沓,讲究咬字嚼句简直是矫揉造作,最不痛快…
      可他来的不巧,这一轮的杂耍已经接近尾声,那穿红绫袄青锻掐牙背心的丫鬟上了茶,便报了接下来的曲目,又巧的是,这曲“锁麟囊”过后,便是最近大火,加演一轮的杂耍,绥华为了心心念念的“七人成灯”杂耍项目,只好按耐下性子…
      奈何他高估了自己的性子,二胡声音一起,他就唯恐避之不及的出去逛了街市,临近尾声,回来时,他往那高筑的戏台子上一瞅,见着了身段芊柔的青衣,青衣正在做这一折的最后一个动作,侧身站在舞台上,左侧水袖圆润的向上抛出,蜂腰后仰,右手指尖微扶鬓角,头上的银锭头面颤颤巍巍的晃动,转头看向观众席,似乎是看她那能够娇嗔撒娇使性的前半生,怀着无限眷恋、心酸和无可奈何。
      那眼神太复杂,复杂到与绥华无意间对视之后,久久不能忘怀,他觉得只有自己能救人于水火,台上青衣保持着最后的姿势,只有水袖缓缓下落,绥华愣愣的走向戏台,似乎是想将所想付诸于行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