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裕亲王喊来在门外等候的长随,让他去把钟福叫来。片刻后钟福来了之后,“王爷叫小人何事?”行礼后钟福问,“钟福啊,本王叫你来,是跟你说这个庄子、田地以及这个宅子,都转给闻姑娘了,明日契书就能办好送过来。你一家子以后也都跟着闻姑娘,身契明日一起过来。你们以后的主子就是闻姑娘,知道吗?”裕亲王想着虽然把钟福一家留给闻姑娘,有监视闻姑娘的嫌疑,但不留人给闻姑娘,她一姑娘家自己在这陌生的地方,再雇人或买人都没头绪,万一再遇上心怀歹意的人就不好了,还是把钟福一家也直接送给闻姑娘,好歹人品值得信赖。
钟福听说自己一家现在变成闻姑娘的下人了,愣了一夏,很快反应过来,“小人明白了王爷。”又朝闻雅口称主子行了个礼算是拜见新主了。
“钟福,明日地契送过来之后,你安排一下佃户,让他们见见你新主子,你新主子不是很了解这些杂物,以后你多帮衬,不可怠慢轻乎,需像以前一样忠心。”
“是,王爷,小人明白。”
“另外,往王府送菜的事,你们再先送五日,等本王重新安排庄子送菜,之后就不用送了。”
“小的明白。主子,王爷,还有其他事吗?若无事,小的先下去了。”
“没事了,你先下去与你家人说一声吧。”闻雅看了看裕亲王,确认裕亲王再没有其它事吩咐时,而她自己也是没什么事要吩咐的,就是有那也可以等裕亲王走了再说,没必要一些私事都裕亲王面吩咐,于是就让钟福下去了。
不提钟福回去后与家人说了此事,且说裕亲王吩咐了钟福够,就与闻雅告辞“闻姑娘,天色不早了,本王还要回城,就先告辞了,书房里的书籍纸笔都不是什么精品,本王以前也不曾使用过,里面没什么特殊的东西,你以后尽可以使用。明日地契办好了,我让下人送过来,明日本王就不过来了,过几日再来。你有事可以让钟福去王府找我。”
“好的,多谢王爷相赠。有事需要,尽管吩咐。”
裕亲王走后,钟月进来“主子,您现在要用餐吗?”
“钟月,你别叫我主子,怪别扭的,你还是叫我姑娘吧。饭好了是吗?那你去端来吧,对了,你把你的饭也端来陪我一起吃,一个人吃饭怪没意思的。”闻雅一个红旗下长大的人,对于现代请家政保姆什么的,觉得很正常,但是如果家政阿姨叫自己主子,太别扭,叫老板还能接受,或者直接称姓名,如果雇主年龄大,称呼阿姨叔叔也正常,但叫主子实在是接受无能,现在闻雅就当钟月一家是请的帮佣家政,在这里你让他们直呼自己姓名,他们会吓坏的,所以还是称姑娘吧,自己又没做什么生意,老板也不好,小姐这个词吧被现代人给叫坏了。
钟月去端来了两人的饭食,摆在自己面前的饭菜明显比钟月面前的要好,“别摆那儿了,都摆这张桌子上,一起吃吧,你摆那儿离我那么远,那还叫一块吃饭啊?”闻雅见钟月把自己的饭菜摆在客坐的小几上,赶紧让钟月摆一块,“姑娘,这不和礼数,哪有奴婢和主子坐一桌吃饭的。”钟月毕竟是王府出来的,虽然听了闻雅的话把饭食端来了,但还是分开摆了没摆一起。“别跟我吃饭时讲礼数,我就不是个讲礼数的人。坐过来,赶紧的,听话。”闻雅最后一个听话肃着脸说的,钟月不敢再推辞,赶紧把饭菜也端到了大桌上,二人面对面坐下吃饭。
“钟月,你爹回去说了王爷把庄子和院子都转送给我的事吧,你们是怎么个想法,是就听王爷的以后跟着我呢还是想回王府或者有没有想过赎身?”闻雅觉得让人卖身有点不太能接受,如果是雇佣关系闻雅觉得很正常,现代社会哪一样工作都是雇佣关系,所以想问问钟月他们有没有赎身变成自由民的想法。
“爹说他卖身给王府多年,也曾经再王府做过事,他更愿意在庄子上生活,所以他以后愿意跟着姑娘。”
“那你们想不想赎身变成自由人?赎身之后也可以继续帮我管理庄子,只要人忠心老实做事就可以。”
“这个要问我爹,我爹以前说过有时候普通百姓不如豪门奴仆好过,我不知道他现在想不想赎身。”
“没关系,晚上你回去问问你爹,你们讨论一下。我个人觉得你们赎身了,对子孙后代有好处,如果是担心赎身后无法生活,那不用担心,我以后还会雇佣你们为我做事,而且我虽然不是什么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但我觉得我还是能护住你们的。以后你侄子也可以读书,如果有天赋,也许也能考取功名。如果不赎身,就不能考功名。而且赎身之后,你们努力赚钱可以建自己的家,不喜欢给我做事了,还可以换东家,不赎身这些都没办法。”
“好的,晚上我回去问问爹。”
饭后钟月收拾了桌子准备把餐具端走,“对了钟月,你等会回来把书房给我开一下,我今晚要用书房”。“好的姑娘。”
很快钟月拿来钥匙开了门,用抹布快速的擦了一下桌椅,点上蜡烛罩上灯笼,闻雅看了一下,一个小书架没放几本书,一沓宣纸,桌子上摆放着砚台墨条镇纸和几只粗细不一的毛笔,闻雅不是想看书,这个时候的书都是繁体字,如果看只能连蒙带猜,她主要是想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录下来,即使不是很理解,也先把这些个知识点记录下来,即使只是个名称,她从不怀疑古人的智慧,也许她这一个名称就能给他们带来醍醐灌顶的智慧碰撞呢。
闻雅拿过砚台加入一点水,慢慢磨着砚台,感谢小学时上过毛笔书法课,虽然每次老师批改时毛笔字写的都是一塌糊涂,但好歹还是能认出来的。
“哦,对了,钟月,要不你搬到厢房住吧,跟我住一个院子,我有事叫你也方便,这样你也不用一直跟在我身边,只要在院子里就行,有事我就喊你,你在这院子里做啥都行,别吵我就行。”闻雅忽然想到现在钟家算是自己的人了,有些事就不用客气了,可以吩咐他们做了,那就干脆让钟月住到厢房,倒也不用像这里的丫鬟一样跟在身边伺候,但好歹在一个院子里,有事喊一声也很方便。
“行,听姑娘的。”钟月感觉闻雅不是个在乎礼节细节的人,就爽快的答应了。
“那你现在就去搬吧,我这边一时半会儿没什么事。”
钟月回去开了西厢房的门,虽然东西厢房格局大小一至,但一般也是默认东厢房地位比西厢房略高一点,钟月还是很守礼的选了西厢房住。这边钟月在收拾房间搬东西,那边闻雅拿了纸张坐下边想边写。
从航海大发展美洲被发现,到瓦特发明蒸汽机,到爱迪生钨丝电灯,到一次工业革命二次工业革命,到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摊丁入亩,到鸦片战争,闻雅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记得详细的就写的详细点,完全没印象了的就只记录个名称,不知不觉一支蜡烛快然光了,也写了好几页纸,手腕都开始酸了,就停下笔。把写好的纸放好用镇纸压住,吹灭蜡烛关上门出去。
去钟月的房间看看,东西很少,一个箱笼放衣服,一张简单的架子床,不像主卧里有雕花什么的,床也是单人床,大小有点像读书时学校宿舍的高低床那么宽,挂着一张白色纱帐,就像医用的纱布的那种,感觉肯定很闷,毕竟不像现代的蚊帐网孔那么大。还有一张小凳子和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小木盒,估计是钟月的首饰盒。还有一个放着沉重木盆的洗手架,上面搭着一块帕子。再没有其它的东西了,虽然东西少,但是收拾的干净整齐。
这时候宫里,裕亲王回城后并没有回府上,而是又去了宫里。再次汇报了一下今日的收获,并通知康熙闻雅很愿意配合他们的变革,有任何想了解的,她知道的都会告诉,也愿意公布她的身份。
兄弟二人商量了一番,决定下来怎么开始变革已是戌时一刻,于是裕亲王赶紧跟康熙告辞出宫回府。然后康熙命人通知所有的皇室宗亲明日朝会之后来见他。
而有些消息灵通的大臣就知道了裕亲王一日两次入宫,第二次更是在傍晚了还进宫还一直待到戌时才出宫,夜里他们都在思考到底会是什么事让裕亲王一日两次进宫,而且这大半夜的那些往一个个的皇室宗亲家而去的人,甚至是那些在京中的公主府上也有人去,又是干什么。
第二日上朝,不少大臣都黑着眼圈,他们知道肯定有事发生,于是都打起了精神准备面对,然而什么事也没有,退了朝之后,康熙留下了有官职上朝的皇室宗亲,那些年纪大已不上朝的已经在偏殿等候,还有三位姑姑辈的老公主也在坐。
退朝后文武百官走出乾清宫,看着被留下的几位王室成员,又得知偏殿还有不少宗室在等着,一个个思绪不知转了多少转,到底是什么事,是只针对王室成员还是什么呢,真真是好奇的不得了,却又一个个都端的很完全看不出好奇的脑子里已经猜出花来了。
康熙换了一身常服后来到偏殿,众人起身行礼后,康熙坐定,“都坐下说话。”
“众位都是我大清的皇室宗亲,与我大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想来众位应该也是与朕一样希望大清能国祚万年的吧?”众人听了康熙的话,表了一番忠心,心理却思索皇上是什么意思,敲打他们吗?还是皇室出了哪个祸害影响到朝廷了?这个时候的康熙已经大权在握,不是像顺治登基时摄政王掌权,也不是初登基时鳌拜和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掌权阶段,这时的康熙正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时候,真正可以说是说一不二,好在他并不是昏君,否则真是大清危矣。
“朕也不与你们绕圈子了。朕前几日梦到先皇了,先皇说他在地府领了号排队等着叫号投胎,听说地府有一功德镜,要投胎的人只要往跟前一站就能看到他的过往生活,来评价他的一生功过,他无事时旁观过很多人的一生,发现来投胎的似乎古人今人还有未来人都有,于是问了在地府呆的时间更久的鬼魂,原来地府管的不止一个大清,还有很多其他世界,就是佛经里说的一叶一花皆世界,地狱掌管三千界,这三千界其实皆是一个世界衍生出来的,所以每个世界的历史大体想死,略有不同,只是有的世界时间线要早,有的世界时间线要晚。先皇通过观察时间线更早的世界,发现也有大清朝,然而大清朝的末年,却是西方外邦入侵,大清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民不聊生,洋人在大清高人一等,然后大清没了,但是新政权建立之初,倭寇小小弹丸之地,侵占了大半的国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前前后后,从大清末年西方番邦入侵到倭寇入侵,这片土地持续了近百年的混乱,才再次真正稳定下来。先皇说按照地府对三千世界的解释,这个世界的这段历史可以说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未来。先皇甚是愤怒,告诉朕绝对不可以真的让大清沦落到如此没有尊严的地步,先皇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贿赂了地府的官员,给朕送来了一个那个世界新政权稳定后出生的人,虽然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但是也基本知晓那段历史,又熟悉新政权稳定后的生活,先皇说望朕能把握先机改变原本按部就班的统治,要敢于接受新事物,否则终将走上跟那个世界一样的路。”
康熙一边说一边观察众人,看着众人有震惊有愤怒有沉思的,心理还是满意的,至少他们对未来不是没有出动,没到被富贵消磨光了志气就好,说明心里都还存着对皇室的尊严对大清的忠心,有这个就好说,之前就担心入关几十年后,富贵温柔乡消磨了他们的志气,只剩下醉生梦死,还好还好。
“皇上您放心,臣一定支持您的决定,为我大清效力”,众人听了康熙所谓的先皇托梦,沉默片刻纷纷表态。
“好,不愧是我爱新觉罗氏的人。朕自揣即便不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也是一代明君,朕绝对不允许子孙后代沦落到那个地步。朕已经见过了先皇想法子送过来的人,虽然是个女子,但也算见多识广,听了她的话,才发现我们大清有多危险,难怪那个世界的大清末年会丧权辱国。朕决定改变一下治国策略,以后在朝政上还望各位配合朕。”
“皇上放心,臣等必全力配合。”
“好。另外,各位回去之后需严厉管教家中子孙,子孙后代无能,大清也不可能好。不管是学文还是习武,又或者是经商务农,不管是看着高贵的还是低贱的行业,只要是能让子孙有一技之长能够在没有皇室庇佑之后也能生活的,就都是好本领。”
“是,臣等回去之后必定好好管教子孙。”
等这些宗室离开后,康熙独坐桌前,提笔在纸上写着什么,最后在一个商字上划了个圈。思考了很久,农是根本,牵一发动全身,不宜先动,要先让百姓富起来,商虽是小道,但却是致富最直接的方法。一是放松对商人的打压,二还是得去赚那些西方番邦人的钱,所以必须得有大船,得造船,得有懂番邦语言的人。边想边写,也陆续写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