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郡主拜师 ...
-
小郡主坐在床上思索良久,梦中的世界愈渐清晰:那是一个她经历了二十一个岁月的地方,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从咿呀学语到刻苦学习,淌过了高考的沉闷年代,也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多姿多彩,记忆戛然而止在她离开校园,正憧憬着工作的时候,当那团光影消失的一刻,她清楚的知道那个有着飞机、空调、电脑、网络的世界已经再也无法触及了。
抬头看看窗外的亭台楼阁,这才是如今的生存环境,细细想想,才发现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竟然少的可怜,“三岁”的她似乎连这大长公主府都没有走遍过,遑论这个社会,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只有那个慈爱的爹爹,还有鲜衣怒马总是绽着笑容的母亲,这里应该是女子为尊的,似乎此生的机遇相当不错呢!
既然无法回到过去,那么就从今天开始来好好了解这个世界吧!
她下床穿上鞋子走到正厅,阮郡君在厅上坐着,下面站着一男一女两人,那个女的正在向阮郡君禀报着什么,一抬头,正看到小郡主披着头发走出来,愣了一下,阮郡君见了也回头看到小郡主,忙起来抱起她,摸摸她的头:“睡醒了?有没有不舒服?”这个怀抱仍是身体所熟悉的温暖舒适,只是心里却有点点别扭,只淡淡的说:“没有。”
阮郡君抱她坐下,刚才回话的两个人忙跪下:“叩见安郡主殿下,殿下万安!”阮郡君笑了说:“两位免礼吧,这事儿我知道了,以后再说,你们先下去吧。”二人躬身应是退了下去。
小郡主连忙问:“她们是干什么的呀?”阮郡君取了玉梳,边给她梳发,边说:“他们是你采邑的官员,过来回点儿事。”小郡主脑子飞速地转,搜索:“采邑”是什么?阮郡君看她一脸迷惑,又说:“加上上个月你生日,陛下又封的万户食邑,婧儿你现在可是有五万户食邑了!”
小郡主听了更加迷糊:“五万户?!”阮郡君用发带给她绑好头发,说:“是啊,不过现下这些你都不用操心,赶快长大,等娶了夫君,自有他给你打理。”虽说已经明确的知道这儿是女尊的世界,可是猛地一听“娶了夫君”还是在心里汗了一把,尤其是这个身体才刚刚过了三岁啊!
阮郡君看她不说话,说:“睡好了出去玩玩吧,爹爹陪你去,荡秋千?”小郡主听了一脸郁闷,我这儿正准备了解社会呢,刚见了两个外人,还是“官员”吧?这还没吭声呢,你就叫人下去了,还荡秋千?!
正郁闷着呢,大郡子拿着几张纸跑进来:“爹爹,今天的书抄完了!”说着把纸递给阮郡君,小郡主看着纸,两眼放光,一把抢过来盯着看,心里一阵狂喜:还好,就是原来世界的汉字!阮郡君看她一脸笑意,笑问:“我的婧儿什么时候会认字了啊,嗯?”小郡主这才反应过来:是了,那个三岁的“她”应该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
小郡主认识到这个“不识字”的事实,小脸立马垮了下来,把纸丢到桌上,阮郡君看她不高兴,问:“婧儿想学字了吗?”小郡主一听,立马扭身过来,抱着他脖子:“是啊是啊,爹爹教我吧!”说完心里又是一汗,这三年孩子还真是没白当,这撒娇的反应身子比脑子反应还快,都抱着人家脖子了,心里才觉的,咋这么别扭?!
大郡子听到小郡主撒着娇的要学字,心想:“嗯,果然是女孩子比较聪慧,我巴不得不学字,天天去玩呢!”阮郡君把她从脖子上拽下来,说:“这你可不用急,你祖母正给你物色师母呢,这个月应该就会定下来,到时候你别在这儿跟我撒娇不学就好了!”
小郡主这才高兴起来:“师母?教什么的?”阮郡君说:“听说是一位文武皆精的大家,你是奕熙的郡主,自然要文武兼修。”小郡主这下可是更喜了:“还要学武功?!”脑子一下子就蹦到金庸的武侠世界了。阮郡君看着这个一会儿功夫从迷糊到高兴,到沮丧,再到高兴的女儿,心里想:还真是个孩子呢!
不过还是告诉她:“习武是要强身健体,我们奕熙的世家,不论男女都是从小修文习武的。况且你自小身体不大好,每月都病一次,更该好好习武,把身子调理好。”想了想又说:“不过习武可是很辛苦呢,你过了三岁就是大孩子了,拜师后可不能这么娇气了,要尊师重道,用功学习。”
小郡主一半的魂儿还在武侠世界呢:嗯,现在身体条件不错,才刚刚三岁,正该是从小打好基础,那什么每月病一次,应该是脑子里尘封的庞大记忆外放,小脑袋一下子承受不了的反应,平时不是从来好好的吗?那个师资条件应该也不错,大长公主祖母物色的师父,哦,不对,是师母,应该很厉害。啊,看来成为一代女侠不是梦想啊!
大郡子看着她因为要拜师而高兴的那大大咧着的嘴,一脸沮丧,阮郡君看着则是心里澎湃激昂:我的女儿果然是聪敏好学啊!
小郡主独自在武侠世界徜徉了一会儿,回过神儿来,看着一脸沮丧的大哥和满脸笑意的爹爹,想了想还是说:“那爹爹还是先教我认字吧!”阮郡君犹豫了下还是答应了,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上午小郡主都无比郁闷的跟着阮郡君从“大、小、多、少”开始学字,倒是下午还好过一些,跟大郡子一起在书房,一个默书、抄书,一个练习毛笔字,只是大郡子每次抬头看到小郡主写字写得满脸是笑都无比郁闷!
大长公主作为小郡主的祖母,早就开始为她操心师母的人选问题了,朝里倒是有不少文采斐然的才女,可小郡主的身份并不要求她精通诗文,作为皇室贵女,她更需要了解的是社会民生,更需要学习的是识人处事,于是大长公主看中的人选是辛衡——奕熙十大世家之一的辛家当代家主。
辛家历代的家主都是先入朝为官,等女儿成年为官后,自己就致仕继任家主之位,管理家族事务。大长公主当年游历天下的时候,与辛衡相识,深觉她才思敏捷、处事练达,而且武功非常高强,虽说世家男女皆修习武功,女子肩负生育女嗣的重任,身体不好可不行,男子要伺候妻主,娇弱的可难以使妻主尽兴,但基本上只是秉承着强身健体的目的,把武功修习到高超的并不多。
不过要想让这位辛家家主收这位皇家郡主为徒可并不容易,与皇家关系密切自然是有好处,但以辛家如今的威势,这点好处并不重要,相反要着重考量的是这层关系所带来的可能的坏处,虽说奕熙皇朝因为历来皇室女嗣单薄,皇家亲情大多都维系的较好,但皇室的事情谁又说得好呢?
除去家族利益的考虑,找个身份如此高贵的徒儿,如何教育也是个难题,若是打了骂了,如果她那皇姨、皇姐、祖母、母亲的较起真来,那可是欺辱皇室的罪名,所以辛衡对此事一直推托着。
大长公主铁了心的要请辛衡作小郡主的师母,不惜亲自前去辛家祖地相请,硬是把她拉到京城来了,请了陛下亲自接见,辛衡才答应收徒,不过提了三点要求:
一、拜师后,希望小郡主能以师道为尊,辛亦自当倾心相授,望陛下和各位殿下不要过多的干涉教学;
二、因仍需处理家族事务,辛家在京郊购置别院,小郡主不再居大长公主府,每旬可休假一天回府,平日无事都需居于辛家别院;
三、希望拜师一事最好低调行事,不要过于张扬。
大长公主和陛下都答应了这才定下拜师之日,因怕小郡主五月十五发病,因此定了五月十六行拜师之礼。
大长公主这天了了心愿,回府召了昭郡主夫妇和小郡主晚上一起到她院里用膳,跟他们说了拜师的事,昭郡主自是高兴母亲给女儿找了一个好师母,阮郡君起身回话,说几日前已经开始教婧儿学字,还说她非常聪慧,不过几日已经认识不少字了,大长公主听了连忙叫人去那拿纸笔,要看看小孙女的学习成果。
小郡主知道师母确定下来了就开始患得患失,一会儿兴奋着要开始习武了,一会儿又怕师母是个顽固型学究怎么办,直到大长公主抱了她到桌前,把笔递到她手里,她抬笔写了:自己的名字:宛婧,想了想又在上方加了昭、阮二字,然后在最上面写了大長公主四个字,练了几天字了,倒是写的中规中距的。
大长公主看着这个超简洁版的家谱,乐得合不拢嘴,阮郡君这几日已经见识到了女儿的“聪慧”,现在只是默默的担心,这孩子三年里还没离开过身边一天呢,以后却只能每旬见一天了,心中自是有万千的不舍。
这个月的十五,小郡主居然一切正常,再没有了头晕、发热的感觉,一干人等都喜不自禁。到了五月十六这日,早上用过早膳后,阮郡君给小郡主挑了一件粉绿色的纱裙,腰间系了翠绿色的绦带,细细的给她梳头,绾上鹅黄色的发带,梳好头发就抱了她坐腿上,告诉她拜师的礼仪、然后开始不停的叮嘱她要听师母的话,要用功学习,要好好吃饭、要少吃冰镇的东西、要……弄得小郡主感觉生离死别似的。
中午用过午膳,略歇了歇,又轮到大长公主和昭郡主反复叮咛,晚些时候,陛下也亲自过来观礼,小郡主不由感慨:这个师母的面子真大啊!终于等到申正时刻(下午四点),小郡主终于见到的师母大人,她看起来还不到四十的样子,穿了一身淡紫色的襦裙,头发盘的很紧致,发间只有一支玉钗,看起来果然气质不凡,俯身向陛下、大长公主、昭郡主行礼,拜师仪式便正式开始。
陛下居中坐在主位,两位殿下坐在左侧,辛衡端坐右侧,小郡主在她身前跪下,口称:“宛婧拜见师母!”然后三叩首,辛衡叫起后,小郡主起身接过小侍递过的茶碗,再跪奉茶:“请师母喝茶!”辛衡接过轻轻抿了一口,放下茶碗,才亲自扶了小郡主起身,拜师礼毕。
陛下笑说:“日后便劳辛卿用心教导了,婧儿年幼,日后若有不是之处,辛卿不必避忌,只管教训。”说完招小郡主上前,从宫侍那拿了一个长条的锦盒打开,小郡主一看,心里大叫:不会吧?锦盒里是一只镶着金边花纹的戒尺!
看着皇姨陛下示意自己拿去给师母,不由得心里哀叹一声,还是双手接过,捧到辛衡面前跪下:“日后请师母严加教训!”辛衡赶紧站起身来,一手接过戒尺,一手扶她起来,这才俯身对着陛下说:“谢陛下、大长公主、昭郡主对臣的信任,臣自当竭尽全力教导安郡主。”大长公主说:“婧儿既已拜师,你就不必叫她安郡主了,也该和我们一样,叫她婧儿就是了。”
礼毕,陛下回宫,大长公主留辛衡在府里一起用了晚膳,然后就带了小郡主一起回了辛家别院,阮郡君到底不放心,遣了自己一个随身小侍跟着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