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显赫家世 ...

  •   房外等候的侧夫林氏及几位侍夫这才趋步走进产房,绕过巨大的屏风,跪下行礼:“恭贺殿下!”,并带着两位郡子跪下,稚嫩的声音响起:“恭喜母亲大人!”,昭郡主笑着挥挥手:“免了,都起吧!”又一小侍端着一个玉碗走进来,到床前跪下:“请殿下用固原汤”,这固原汤是奕熙的女子生产后必服的汤剂,有固本培元之功效,并能迅速补充生产所消耗的体力。

      昭郡主这才回身对阮郡君说:“你这个作父亲的也抱抱女儿吧”,阮文颀连忙小心翼翼地从郡主怀中接过小郡主,低头细细的端看,林侧夫上前几步从小侍手中接过玉碗,服侍昭郡主用了汤药。昭郡主喝完汤,接过锦帕轻轻拭了嘴角,这才问林侧夫,“光顾着高兴了,禀告母亲了吗?宫里头也禀告了吗?”。

      这位林侧夫是一位令尹的长子,在昭郡主生大郡子的那年,他母亲带着这位闺名金风的长子到京城述职,那时郡主已成婚已有两年,正是该扩充内室的时候,就娶了他作侧夫,封为郡卿。奕熙的规矩,女子有一正夫,二侧夫,这三夫是可入祖庙享受供奉的,其他侍夫只能算是半个主子,人数不限。郡主的正夫可获封郡君,侧夫则可获封郡卿。

      郡主的母亲大人则是当朝皇帝陛下的皇姨,大长公主宛毓。大长公主是先皇的幼妹,比先皇小了十几岁,当时的皇帝陛下诞下了先皇之后,已经十几年没有再要过孩子了。生育毕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一般人家都会在婚后比较频繁地怀孕生子,但是一旦诞下女儿,至少会歇几年不育,甚至以后再也不要孩子了,这主要归功于这个世界安全且方便的避孕方法,女子可以比较好的控制是否要孩子。

      谁知这位陛下在近五十岁的时候又意外的有了身孕,想着已经多年未育孩子,对这个意外的结晶竟充满了欣喜,也就生了下来,谁知竟是一位公主,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在奕熙,多少人家一生都难得一女,能够育有二女的人家更是不到十一,而陛下五十诞女自是欣喜非常,给这位公主赐名“毓”,宠爱非常,此时的大公主已满十八,早就开始协助打理朝政了,对这位幼妹也是疼爱有加。

      在奕熙,因为大多数人家都只育有一女,家族传承系于一身,所以不论多么疼爱,都是被严厉教养着长大的,身为皇位继承人的大公主接受的教育更是严苛辛苦,这位宛毓小公主,没有继承皇位的压力,生在天家,万千宠爱于一身,一直过着悠哉游哉的日子,即使母皇驾崩,皇帝姐姐也是由着她玩乐,一直到长姐驾崩,临终嘱托她协助二十岁的姪女理政。这年宛毓公主年已三十了,只生下了三位郡子,奕熙的女子在这个岁数没有女儿,才只三个儿子也属异数了,谁叫毓公主娇生惯养,一心游山玩水,磨蹭着不愿生育。如今升格为大长公主,这才收了收性子,开始学习朝政,为姪女陛下分忧。

      如今的陛下即位后改元永憙,六年内生了四位皇子,永憙陛下一心想早早诞育公主,早在准备怀第四胎时就命礼部少府——二十六岁诞女的礼官为祈女使,入神女庙祈福,可惜仍是诞下皇子。历代皇帝久不得女,都会册封已育有女儿的有福之人为祈女使,到神女庙祈福,祈女使在神女庙要斋戒,并日日诵经祈福,直到入庙满半年,或者确认陛下怀孕,所以这个差事虽说荣耀,却绝对是一个又苦又累的差事。

      大长公主耐不住陛下的劝导,终于也在这年的末尾再次怀孕,永憙七年九月诞下了如今的昭郡主宛嘉,昭郡主百日就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御赐封号“昭”,陛下求女不得,对这个小自己二十六岁的妹妹可是当女儿般宠爱,而大长公主从小受尽万般宠爱,如今三十六岁得女,自然也是把昭郡主宠的上天,所以说昭郡主除了封爵是“郡主”比不上当年的大长公主外,其他各个方面可是丝毫不逊色的。

      大长公主和陛下虽说差了一个辈分,但是年龄只差了十岁,从小感情就好,自己得女后,受不了陛下期待羡慕的眼神,所以在昭郡主满百日后,自请为祈女使,入神女庙为陛下祈福。以大长公主地位之尊,而且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今愿意干“祈女使”这件苦差事,陛下自是感动非常,更重要的是这位大长公主似乎真的是盈福之人,入神女庙祈福还不到三个月,陛下就确诊怀孕了,大长公主也得以在新年到来之际出神女庙,回家过年,摆脱这辈子最艰难的斋戒诵经岁月。

      永憙八年九月陛下终于也诞下了公主,陛下产后握着大长公主的手,感慨地说:“谢谢皇姨为我祈女,从现在开始朕总算是安宁了”,所以我们的公主殿下被赐号“宁”。昭郡主与宁公主这一对姨姪只相差一岁,从小一起教养,两人的关系比大长公主和陛下之间还要亲密。

      如今昭郡主生第三胎,根本没人料到能够得女,是以只是早早遣了两位太医前来助产,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大长公主如今甚至不在京城。

      大长公主如今已经六十三岁了,在她满五十岁后就再也不肯打理朝政了,只是勉强督管了几年昭郡主和宁公主的学业,然后就再也不肯做正经事,携着夫侍继续游山玩水,只是近几年岁数大了,不再往那偏远、艰险的地方跑了,但也不耐呆在京城,一年倒有大半年在别馆、夏宫,如今正是在春季,大长公主自是在源泉的桃花居赏春呢。

      源泉离京城倒是不远,现在不过辰末,派人去大长公主那传信的话,酉时肯定就能回来了,大长公主府邸是先皇御赐的,离皇宫来回不过大半个时辰,太医一宣布得女的消息,立即就有小侍飞奔如宫禀报喜讯了。

      昭郡主清理好身子,在林郡卿的服侍下更换身上汗湿的衣裙,阮郡君虽说已有了照顾大郡子的经验,如今得女竟是激动地不知如何是好,抱了会儿小郡主又怕揽在怀里孩子不舒服,放在小摇篮里,盖好锦被,就一直坐在旁边,搂着摇篮,细细地看着孩子的眉眼,嘴角止不住地上翘。昭郡主转身,看着自己正夫的呆样,不由得一乐,叫道:“颀哥哥,有了女儿就忘了我这个妻主啦?!”阮郡君这才回过神来,起身到昭郡主身边,为她理了理衣裙,说:“小郡主还仰望殿下喂奶呢,哪敢忘了您啊!”,昭郡主气的:“你这心里还真是没我啦?”在产月里,孩子自然是由母亲喂奶的,满月后母亲大多是不再乐意自个儿喂养的,一般就交由父亲照料,林郡卿看她俩说笑,转身到摇篮旁边看着那熟睡的小郡主,既为殿下得女欣喜,又涌出无限的羡慕。

      在奕熙,长子一般由正夫教养,其他的儿子则由母亲做主,指给其他夫侍教养,或者在满月时行鉴亲礼,所谓鉴亲礼,就是取成熟的亲果核剖开,抹上婴儿之血,再滴上可能是生父的几位夫侍的血,就可鉴别出儿子的生父,行过鉴亲礼的孩子会交给生父教养,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得称呼正夫“父亲”,称呼教养自己的生父“爹爹”,其他的一律称作“叔父”。

      如是女儿则一定是由正夫照料,因为女儿无法用亲果鉴亲,况且女儿稀少而尊贵,自然该位份最高的正夫照料,长子由正夫教养也是为了让正夫在照料女儿前先有养育幼儿的经验。如今的大郡子已经快五岁了,就是有阮郡君一手抚养的,二郡子三岁,则是由林郡卿教养。林郡卿的母亲是令尹,自己作为由正夫教养的长子,身份也是娇贵,可是嫁给郡主,只能委身侧夫,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听女儿的喊一声“爹爹”了,这会儿看着小郡主,欣喜中又夹着丝丝酸楚。

      昭郡主和阮郡君还在说笑,外面已经传报:“宁公主殿下驾到!”,阮郡君和林郡卿连忙垂首立在门侧,昭郡主倒是笑着卧到软榻上,她和宁公主若论公,自然是郡主该向公主行礼,但论私又该是姪女向皇姨行礼,她二人一向亲厚,除了朝堂之上,一直是“小皇姨”、“小宁儿”地叫,也不拘礼。昭郡主在软榻上挪好身子,寻了个舒适的姿势靠着,宁公主一脸笑容地进房,看昭郡主靠在那儿不动,也敛了敛笑容,一本正经地走到榻前,蹲下身子行了一礼:“姪女恭贺皇姨诞育小郡主!”,昭郡主倒也没想到她会正儿八经地行礼,连忙坐起了些“快起来,哪儿敢当公主殿下的礼呀!”

      宁公主笑着起身坐到榻前,拉着昭郡主的手,“小皇姨真真是好福气,第三胎就生了女儿,这才二十五岁呢!”,阮郡君和林郡卿这才转身向着公主俯身行礼“公主殿下金安!”宁公主挥手“小姨夫别多礼了,快把你的宝贝女儿给我瞧瞧!”阮郡君走到摇篮边,轻轻抱起小郡主,走到榻前,单膝跪下,把孩子递给公主,宁公主倒也不接,只是伸手轻轻捏了捏婴儿的小脸,“小郡主尊贵,现下我哪敢抱啊?大些姐姐再抱吧!”。

      昭郡主听说,笑道“你这都生了两位小皇孙了,还不敢抱孩子?”宁公主嘟着嘴“皇孙哪比得上小郡主尊贵?何况他俩我也没怎么抱过”,宁公主也是二十岁大婚,现已育有两个皇孙,只是宁公主毕竟是储君,虽说和昭郡主从小一同教养,肩上的担子还是不可避免地更重些,而且一心想着继承大统的女儿,生的两个儿子都不怎么用心,就是产月里也是小侍抱着孩子托到她胸前喝奶,满了月后就更是不怎么管了。

      两位尊贵的殿下正在说笑,我们的小郡主终于醒了,睁开双眼哭了起来,发出了出生以来第二拨声音,阮郡君连忙把孩子递到昭郡主身前,“嘉妹,孩子怕是饿了”,昭郡主接过孩子喂奶,果然一喝到奶就安静了,宁公主看着孩子喝奶,问到“小皇姨想过给小郡主起什么名吗?”昭郡主思索一下说“你的封号是宁,她就叫静吧!有了她我也可以宁静了”宁公主笑道“倒是不错!小皇姨歇着吧,我回宫跟母皇禀报去”

      宁公主一走,昭郡主喂完孩子,得女的兴奋劲才消退,觉得浑身酸软无力,用了点膳便睡了,阮郡君和林郡卿这才下去安排一众事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