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风云初起星落染 ...
-
“神仙本是多情种,蓬山远,有情通。情根历劫无生死,看到底终相共—”
时节才至暮春,荷叶已遍及了清粼粼的潭水。岸边篁竹幽幽环抱着清潭,空灵飘渺,雾气濛濛。
一只青色小艇悠悠地泛舟湖上。船头坐着一名约摸十六七岁的女子,一袭藕荷色纱衣,毓秀已极。手里有一搭无一搭的摇着桨。唱着几句词,音色婉转,似漫不经心,又似珍重万千。怕惊着船篷里的人一般。
“阿歆,且住口罢。”箬篷内一道女声淡淡响起,“《长生殿》乃是不祥之音,今上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你我二人又处境如斯,更当谨言慎行才是。”
被唤作阿歆的女子闻言止了音声,半晌,才涩声道:“姐姐还是释怀不下十年前之事,我早就告诉过姐姐,跟着姐姐,便再好不过,生死不怨。”
篷内女子低低地笑了,“十年前,十年前你不过是个孩子,又懂得些什么?我已是废人一个,又如何护得住你?”
阿歆没有答话。手却在袖中轻轻摩挲着一封信笺,若叫旁人看了,定是惊呼乃是宫中手笔。
“姐姐,你可知,陛下驾崩了。”
须臾片刻,那篷内女子似是笑出了声来,愈笑愈烈,如同伤其入骨的仇人一夕陨落,继而猛烈喘咳起来。
阿歆一惊,“姐姐!”匆匆将桨一扔,三步并作两步越上舷板,手颤抖着执起一角竹帘,缓缓掀开。
外边天光明亮,篷内却不拉开船里窗帘,昏暗有如将夜,携着细微的血气。身披暮色般的女子面容苍白清秀,眉目与划船少女有八/九分相似,二十三四岁,薄竹色衣衫甚是单薄。
她没有再看阿歆一眼。而把头别过一边,眼角缓缓落下一滴清泪,纤纤素手拨起了小船中的竹帘,轻声呢喃了一句什么,眉目温柔,依稀还是旧时颜色。
她猛然睁开清湛双瞳,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那栩栩如生,精致好看的不得了的鸾凤,沉声道:“师歆,你告诉我,这是谁送来的。”
师歆一怔,手上一松,信笺竟落在地上,露出一角隽秀的字迹,以及内里如青玉所刻的一字“玹”。
大暘朝帝崩,太子夏眠瑾年方十八即位,改元开年,年号“昭德”。同年大赦江山。
而这玹,正是当今新皇的幼妹,年方十二的珩瑜公主夏眠玹。
“皇姑安好,”信中没头没尾的写道,“天子已亡,其间不乏侄女绵薄之力,只待皇姑早日归京,让侄女随侍左右。”
师筠冷笑一声,即而狠狠瞪上了师歆:“小丫头片子嚣张,你也连带着不分善恶忠奸?这黄毛丫头分明不怀好意,骗我回宫借此试探当年旧誓。民间常道女儿肖父,谁知她是否和那个…那人一样,明摆着的恩怨不清,是非不明。”
“是,姐姐,阿歆考虑不周,累得姐姐动怒。”师歆当即跪在了地上,不知积了多少年的尘土飞扬起一小部分,呛得师筠连连咳嗽。
“罢了,你出去吧。”
师歆本想上前关照,但见她半倚着窗棂,已微微阖眸,掩了满眼倦色。料到再多说她也不会如何表示,便微一福身,缓缓退下,重新拉上了竹帘。
她的姐姐,本不是这样。
曾几多时,师筠也是一个肆意张扬,无忧无虑的少女,似天边朝阳一般。
自从见到那个女子起,全变了。
她的姐姐,再也不复归来。
而当时,姐姐还叫…夏筠。
她叫夏歆。
那个女人,得到了她应有的报应,师歆想着,几近睚眦欲裂,莹白的脸上神情扭曲。手紧紧攥着那尊贵无比的信笺,边缘锋利划伤了她的手掌也不在意。
为什么,为什么那个女人死了十年,十年内姐姐对她念念不忘也就算了。
为什么时至今日她的女儿还要来找她!
“是时候了…”她望向渐渐暗沉的天色,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