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马不停蹄跑到黄昏,看到一座荒废的小庙,孤零零矗立在田野上。
      再走下去天就黑了,人和骡子都是又累又饿,万贞儿决定在这破庙捱过一晚,天亮再走。
      庙宇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案台上不知名的菩萨倒是还在,可惜身上斑斑驳驳,布满灰尘。
      除此之外三条腿的供桌倒在地上,窗户、门也烂得不成样子,地上散落着稻草、烧剩的纸屑、布条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万贞儿先把骡子绑在庙里的柱子上,然后在地上抓了几把稻草给它吃,骡子听话地吃起草来。
      又趁天还没黑透去外面拾了许多枯树枝来生火。
      骡子很快就把庙里所有的干草都吃完了,冲着万贞儿喷了几个响鼻,卧在地上休息起来。
      万贞儿找了个避风的角落生火,把火折子吹燃,细枝一根根相继烧着,然后是大一点的枝条,终于点燃一个火堆。
      这时外面已经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供桌等物早被移过去顶在大门后面,万贞儿从包里摸出馒头,穿在枝条上烤来吃。
      也不知这馒头是什么做的,烤热了还是不好吃,吃了没几口万贞儿就吃不下了。
      另一头朱见深已经成功追查到赶脚的二牛,二牛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下,他不知道为什么把他带到这座富丽堂皇的宅子里,也不知道帘子后面是什么人,但他知道里面的人只要一句话就能要了他的命,所以他老老实实地回答问题。
      “她先说与夫家走散要去东门,后来到东门不见夫家的人后又说要自己回家,还买了小人的骡子,这10两银子是她给小人的,大人您看……小人告诉她这匹骡子不值这个价,小人真没想多要她的银子,大人饶命。”说完就磕头不止。
      朱见深摆摆手,二牛很快被人拖下去。
      “张敏,备马,去东门。”
      朱见深连夜带着十几骑出城寻人,一个女人孤身在外会遇到什么他不敢深想下去,只希望自己快点找到她。
      终于熬到天蒙蒙亮,万贞儿牵着骡子出发。
      也就早上五点不到的样子,外面露水很重,没走几步鞋面就湿了,只得爬上骡子。
      两条腿感觉酸胀,只希望快点进入下一个城镇休息片刻。
      不久后看见农田,正是耕种的季节,嫩绿的秧苗上点点露珠。
      路上陆续有扛着锄头牵着牛的农人出现,他们穿着打补丁的短褂子,三三两两说着什么迎面走来。
      “这位老伯,”万贞儿等他们走近后向一位年长老农问路,“请问离此最近的城镇怎么走?”
      老人上下打量万贞儿一番,眼前小哥不是本地口音,长得眉清目秀。他们这村子因为临近泰山,经常有外地人问路。
      “小哥是要去泰安吗?”
      “不,我刚从泰安出来,与朋友走散了,只知他走的是这个方向,在前面城镇等我。”
      “这样啊,那定是宁阳府了,从我们村再往南十里就是宁阳府了,小哥可去那找你的朋友,如若不在就只有再往南的曲阜了。”
      “多谢老伯。”
      万贞儿拱手作揖离去,还听到后面有人在说这位小哥也不知找不找得到他的朋友。
      走着走着路上人和牛车渐渐多起来,大约是附近村民相约去宁阳赶集,万贞儿牵着骡子走在他们中间,边走边听牛车上的妇人聊天。
      “小哥,你是哪村的,怎么以前没见过你呢?”前面牛车上有位大娘问。
      她看万贞儿年纪不大,长得忒秀气,跟着走了一路没听见他说话,不知是哪村的。
      “大娘好,我是京城来的,要去宁阳走亲戚。”
      “怪不得看你眼生,我们每旬必去宁阳赶集,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十几年,还没见过你这么俊的后生。”
      与在老大娘同车的人另一妇人起哄道:“王嫂子是给你家春花相女婿呢吧,我看你都盯人家看一路了。”
      车上众妇人连同赶车的老汉都笑起来。
      “虎子家的你讨打呢!”
      这群妇人显是闹惯的,东家长李家短说了一路,还有人问万贞儿去宁阳哪里走亲戚,万贞儿敷衍了一个孤身到宁阳投亲的身世,赚得同情心一片。
      就这样到了宁阳城门口,远远看见进城的人排起了长队,几个士兵在做检查,本地人随便问问就放行,外地口音的人则要查看官府路引。
      本来宁阳作为一个小城出入管理并不严格,不知为何昨天晚上突然接到上级公文说非本地人入境要严格查看路引,不得随便放行。
      所以一大早几个城门卫就来当值了。
      万贞儿牵着骡子低着头,跟在王大娘她们的牛车后边胆战心惊地走着,希望能够蒙混过关。
      “王婶子,赶集去啊!”
      一个门卫看来认识这几个妇人,隔着一段距离就开始打招呼。
      “是啊,卖点黄豆顺便买点东西。大贵你们今天当值怎么这么早?往常不是只有老李头一人吗?”
      “这不接到上头命令要严查路引吗?害得哥几个一大早就来守门连早饭都没吃。”
      “喏,大贵,我这还有早上烙的饼,你拿去垫垫肚子。”
      王大娘从包袱里拿出一张饼来。
      “哎,谢谢王婶子,回头叫长顺老弟上我们家喝酒去,我整几个好菜等他。”
      说着前面几个附近村的农人也挑着担子过去了,转眼就轮到王大娘她们。
      牛车停也不停地直接往城门里走,万贞儿也跟着走,叫大贵的城门卫说着话还往前送了几步。
      转身往回走时突然看见万贞儿了,顿时问道:“这小子谁啊?向阳村的?我怎么没见过。”
      万贞儿原本低着头尽量降低存在感,这时听得问话心中惊涛骇浪,但又不敢表现出来,正年担心着,车上有妇人替她说道:“他是到宁阳投亲的,可怜啊,小小年纪双亲都不在了。”
      “原籍哪里?可有路引?”
      万贞儿抬起头眼泪汪汪地说:“大哥,路引还没来得及办,原想先到宁阳找大舅再让他去办的。”
      “小兄弟,这可不行啊!没有路引我可不能让你进去。”大贵说。
      “得了吧大贵,往常也有忘带路引的客商,你们还能都让人家回头拿的!让你位小哥过去吧,瞧人都急哭了。”
      万贞儿连忙补充说找到了舅舅一定让他去补路引,那头又有其他门卫喊大贵过去,他这才犹豫地去了,万贞儿有惊无险地进了宁阳。
      和这些热情的大娘们告别后,万贞儿牵着骡子去找牙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