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 本句源于《Buddhist Offerings 365 Days》,由于译者无能,翻不出那种感觉,决定原文上。
佛教的时间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循环时间观,以生死轮回为主要表现。2,从根本上否认时间的价值。3,承认时间的真实性,但为时间划出界限,也就是将时间限定在现象界,而认为在本体界是没有时间的。佛教的时间观是与其教义息息相关的,它与基督教的时间观正好相反。基督教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有开始,上帝创世才能成立;基督教肯定时间的价值,末日审判才有意义;基督教的传统是内在时间观,否认时间的真实性,认为时间是虚幻的,只存在于心中和生命过程中。
在基督教的历史中,事物发生的每一瞬间都是前后连贯,环环相扣的,从上帝创世时的时间起点开始,一直指向时间终极的末日审判,时间是方向明确的单行线,这是典型的线性时间观。毫无疑问,基督教是坚决反对循环时间观的,因为在一个重复出现的循环世界里,上帝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关于历史的循环理论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会否定耶稣基督的唯一性及其有关‘福音’的许诺。”、“对基督徒来说,基督的拯救行为这一历史事实赋予了时间价值”[3]。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上帝创造了时间,而是上帝的存在使基督教徒形成线性时间观成为必要,反过来,也可以说,正是佛教的循环时间观导致了佛教的无神论,因为自主循环的世界不需要也不允许任何超自然的力量。
(节选自《佛教时间观试析——兼与基督教比较》)
另,这篇文章的翻译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为准,不适应的请见谅。或许你可以试着把本文复制到点word文档上用替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