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爱张十五年 ...

  •   早晨网购的书到了,张爱玲的英文小说《易经》和随笔《异乡记》。朋友又送我一本书,里面都是各种画家、文学家、音乐家的小传记,写的不好(我逐渐有了一种精神洁癖,看了写的不好、没灵气的文章,就纠结发怒),不过其中有张爱玲。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这样流动着的文字,像倒影在溪水里的树叶,不等看懂,已流进心里。从第一次用全部零花钱买《张爱玲全集》,已经快十五年了。一些文章,是在逐渐成长的岁月里读懂。喜欢她实在因为她好,写的真好。多年不读,仍然记得《金锁记》中长安在院中送童先生,穿着一件绣着雏菊的旗袍,秋的枯枝上面淡青的天,像“瓷瓶上的冰纹”。还记得《私语》里,切切恳谈的可爱女人,写完了,看见上海阳台外的毛毛的月亮——“那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我懂得凉风里的藤椅,双层汽车上够着绿色的树叶”……“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二岁穿高跟鞋,……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画漫画……比林语堂还要出风头。”在我心里,张爱玲成了一个乐观、愉快、心灵富有的天才。直到不久前看见《小团圆》,看得我心里非常痛苦,因为不愿意她后来那么吃苦,那么惨。如果早期的文字是一个天才才华的爆发,那后期的就是天才可悲可惧的乖僻了。后来去逛书店,又看见由她的英语小说翻译过来的《雷峰塔》《易经》。现在的书都要包在塑料薄膜里,我纠结了半天,像偷东西一样拆开《雷峰塔》看了几页,也没看出好歹,因为拆掉了塑封不好意思,到底还是去交了款,分几晚上读完。

      很感谢她,这本书对我对她的爱是一个安慰。从书里我读到了很多我已经在她的其他文章里熟悉了的细节。看到一个少女的张爱玲。她的童年和青春期所经历的感受、感情,比大多数人繁杂得多了。

      现在我有了很多书。但是真正留在心里的,还是张爱玲、席慕容、《红楼梦》。她们是我的精神初恋。张爱玲令我懂得文字的天才,席慕容是温存安全的少女时光,《红楼梦》让我懂得了自己的民族,懂得了中国。后来还真心喜爱汪曾祺。诗人的气质我以为最和我心灵契合的,有顾城,蓝蓝,尤其是顾城。他笔下的小花小草,无不在我的心中出现过。

      有的书看一遍就可以了,有的书总让我一读再读;有的人和书都值得一读再读。爱张十五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