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68、夏国使团进京 ...
-
秋意渐深,晚上的风也凌冽起来,睿王府的灯笼高高挂着,橘红色的光照亮着王府的每一个角落。湖水碧波荡漾,倒映着皎洁的月光,显得反而有一丝清冷与疏离。
主院的假山中不似往日伸手不见五指,而是透出一丝淡淡的光亮。此刻,梓欣正低声的背对着一个人汇报着什么,那人不知道低语了一句什么,使得她面上的神色有些慌张,却在犹豫后选择点了点头。很快,光亮暗淡下去,梓欣探头探脑的走了出来,面上仍旧是那清纯无害的淡淡笑容。
主院的凉亭里,柴坤搓着冰冷的手,目光有些呆滞的看着天空中高悬的明月,露出苦笑后,将酒樽中的烈酒仰头饮下。他不是一个喜欢借酒消愁的人,尤其是身处政治这场大局,由不得他任性胡来,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每怀疑季凉歌可能会作不利于自己的事之时,都会觉得心中烦闷不已。多少次说服自己去信任她,但却又做不到不去怀疑。
“歌儿,如果将往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你,你是不是不会如现在这般防着我、谋划害我呢?”
柴坤喃喃着,将酒樽重重放下,便回到了书房。杜戈看着主子伤情的模样,心中泛起一丝苦涩。
月凉阁中,困倦的我因为冷沧的到来顿感精力十足,我拉着他的手问东问西,只是避而不谈有关君澜公主的事。
“听说,夏国使团明日就进京了,你要跟着一起去迎接吗?”我倚在他的怀里,揉捏着他的乌发,“据说此行有一百多人。”
“官文说是一百二十人。”冷沧没有看我,犹豫了一下,“不知道实际来多少人,太子猜测最少会有一百四十人,孙北则猜应该有一百七八十人。你知道有多少人吗?”
“我这一副病弱娇躯,能知道什么?柴坤怀疑我,那日我带着小禾去雷音寺,他就差人跟踪我,还当我不知道呢。”我轻哼一声,“也对,他不该信任我的,毕竟我曾是东宫的人,你又在为东宫做事,就算为了你,我也随时会反戈。再说,我总觉得他怀疑我是夏国人。”
“他怀疑?”冷沧惊道,“我曾试探的问过他你会不会是夏国人,他信誓旦旦的与我保证不是。”
“皇室的人,鬼心眼儿那么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我打了一个哈气,“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越来越累,身子沉的不行。下次你来找我,咱们去那片林子里看星星吧,我想听你讲星宿的故事。”
“好。”
冷沧宠溺的收紧了臂膀,我知道,他爱我,即使不能朝夕相处,也已然足够。因为这份爱,沉甸甸的,足够我感怀一生。
第二日一早,柴坤早早穿好朝服,天还未亮就赶到宫中,与朝臣一起等待迎接夏国的使团。柴翊见柴坤与柴宗近日走的很近,不由得升起对付二人的想法,他对着舅舅司马允小声嘀咕了几句,而后二人均露出不屑的笑容。
柴坤不知道太子二人在说什么,但直觉告诉他不会是什么好话。站在父亲身边,第一次感觉父亲的身姿已经不似早年健硕,他的龙袍宽松着,脊背也略微佝偻,晨光照在他的侧脸,有那么一刻显得如此沧桑,他忽然觉得,父亲的政治手腕虽然残忍,但总归保住了柴氏的江山,百姓的日子也算安居乐业,从对一个皇帝的评价来说,他无疑是称职的,但作为父亲、丈夫、儿子、兄长,他的心似乎过于冰冷。
“来了,陛下,夏国使臣进宫了。”李泰甩了一下手中拂尘,躬身朗声道,“奴才请陛下下旨,宣夏国使团进太和殿。”
“准!”
“宣夏国使团进太和殿!”
“宣夏国使团进太和殿!”
“宣夏国使团进太和殿!”
宣见的声音一道宫门一道宫门的传递着,司空乾等人站在门口,眉目中是高傲的姿态。他是护国长公主的明卫,身居夏国兵马大元帅之职,手握二十万大军,是夏国最勇武的元帅,此次担任使团掌事仅仅是因为长公主的一句“我信任你。”他才不惜屈尊前来。
“掌事,皇帝陛下在太和殿等您,您看?”见他听到传唤没有动作,大周的小太监只能轻声询问。
“叔叔?”随行的司空江走到他叔父身边,轻声道,“叔叔,咱们可以进大殿了。”
“这大周皇帝架子还不小,让咱们在这小小的门廊等了半个时辰。”司空乾对他点点头,有些不悦,“看来礼仪之邦也不过如此。”
说着,他将右手举国头顶,向前挥动着,一百二十人的使团便整齐划一的走在皇宫的巷子里,直到入了太和殿,阵型依旧有序。
“夏国司空乾,奉我夏国大王及护国长公主之命,携使团拜见大周皇帝。”
说着,司空乾等人右手扣在左肩上,并没有行大周的跪拜之礼。柴骏有些不悦,但碍于礼仪之邦的颜面,只能作罢。
“夏国使臣请起。贵国王上的文书,月前已经送到,朕对夏国的来访深表欢迎,希望这将是我们两国友好的开端。”柴骏威严十足的走到龙椅上,故意将龙袍在空中甩出声响,他落座后,正襟危坐,“夏国使臣远道而来,辛苦了,交换文书后,可先到驿站休息。今晚在宫内设宴,我大周为卿等接风洗尘!”
“多谢皇帝陛下!”
互带试探的寒暄后,司空乾带着族人在众目睽睽下跟着小太监一起朝着驿站而去。
“父皇,这夏国使团用武将作掌事,怕不是个好兆头。”柴宗走到大殿正中,道,“司空乾乃是夏国的兵马大元帅,他此次带队前来,极有可能是打探我国国情的。”
“陛下,臣也是这样认为的。一般来说,使团出使,应该是文臣作主帅,武将作副手,但本次来我京都的名单有一百二十人,其中却只有十名文官。”孙北走出队伍,朗声道,“虽然夏国诺瓦大司空过世不久,但也不至于文臣紧缺成这个样子。”
“两位说的都不无道理,夏国这次定是来者不善,诸位爱卿一定要打起精神来,咱们君臣上下一致对外的时刻,到了!”柴骏的声音威慑十足。
“臣等誓死保卫大周!”
太和殿回荡着朝臣郑重的承诺。柴翊与柴坤不约而同的看向对方,均从对方面中看到了不同往日清冷的笑容,那是可以暂时合作的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