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劝说 ...

  •   御书房内,张太后为张家一事向启元帝哭诉着。

      张太后声泪俱下:“皇帝,哀家自认待你不薄!当年你登基,张家也是出了大力的。如今,茂才那孩子的夫人心疼女儿儿子,犯了错,包庇了他们,理应受罚。哀家也不反对你处罚他,但是丞相确实无辜,他一个男子,长期为国事操劳,哪有心情管理后院,教养孙子孙女?”

      张太后边哭边看了看启元帝的脸色:“至于说打压御史之事更是无意为之,这明明是正常的官职调动,谁曾想那些御史如此福薄,就怎么去了?

      就是王和,也是他先目无哀家,丞相这个做弟弟的为哀家出气,才流放的他。如今丞相已经知错,愿意悔改,也愿意补偿王和及他的子嗣,皇帝你就给张家这个恩典,原谅张家如何?”

      张家绝对不能倒,一旦张家倒了,自己这个太后做得还有什么意思?自己连自己的母家都保不住!

      而且,皇帝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张家没了,碍于礼法,他不会对自己如何,但是想再回到以前呼风唤雨的地位,那是做梦!

      张太后在心里默默想到,面上却还是哭天抹泪的。

      启元帝眉头紧锁,对张太后说:“太后您先回去休养,朕自有处置。”

      张太后一来就哭,已经在启元帝这里哭了一刻钟了。若此事传了出去,外面的人还不指着皇帝脊梁骨,骂皇帝不孝。

      而且美人哭着叫梨花带雨,惹人爱怜。张太后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就没了当年的风姿,当年哭着就不好看,现如今,只会让人更加厌烦。

      张太后见启元帝快没耐心了,也不多说,而是向启元帝告辞离开。她打算回去找个张家扶持的妃嫔,在启元帝面前好好吹一吹枕头风。

      启元帝耳根子软,在娇妾的劝说下应该会同意放过张家。

      可惜了张才人,自那次事情以后,再不得皇帝宠爱,不然她也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惜了。

      张太后走后没多久,皇后也来到了御书房。

      皇后一进来就看见御案上堆满了折子,地上也有不少碎瓷片。

      皇后心里了然:这应该就是弹劾张家的折子,张家平日里树敌颇多,若是她也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只是看起来,皇上的心情不太好,发了火。

      皇后心里是这么想,但是行礼却没有一点懈怠:“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启元帝看见皇后来了,起身迎接:“梓潼,你来了。”

      皇后说道:“臣妾想今天宫中肯定不太平,所以想来看看皇上。”

      启元帝望着皇后:“梓潼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是想来看看朕会如何处置张家?或者你想为张家求情?”

      皇后爽快地承认了:“确实,臣妾是想来看看皇上是如何处置张家的。张家好歹是臣妾的母族,说不关心是假的。当然,皇上若是处理了张家,臣妾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皇上您才是最重要的。

      臣妾来还有个目的是想挡住太后,不让皇上为之操心。不过臣妾见太后已经来过了,皇上想来也不需要臣妾了。”

      皇后心里恨不得将张家上下人等绳之以法,没有张家,自己也不必入了这吃人的地方。

      但是她表面上还是得做出关心张家的样子,百善孝当先,一个连自己母族都不管的人,只会让人发自内心的恐惧。

      皇后直白的话语让启元帝心里很舒服:一看皇后就没把自己当外人,不然就不会说的这么明白。而且她是真不在意张家,这样很好,自己的皇后当然得和自己一条心才是。

      他却不知道皇后心里的真实想法:这男人就是贱,宫里那么多对他千依百顺的嫔妃,他不也没放在眼里。自己和楚贵妃这种对他不理不睬的,反而喜欢得不得了。

      既然如此,她干嘛委屈自己。启元帝横竖不能废了她,她凭什么给启元帝好脸?

      启元帝与皇后调笑:“谁说朕不需要你?朕需要得很,以你看,张家应该如何处置?”

      皇后没理会启元帝:“皇上忘了张丞相是臣妾的父亲?”

      启元帝貌似不在意地说:“那有如何,你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皇后没理会启元帝:“臣妾认为皇上无需顾忌臣妾,应该依法处置张家,对忠义之士多加抚慰,以安社稷黎民之心。”

      启元帝想了想,笑着:“你倒是直接,敢这样在朕面前这样说的,你是第一个。张家好歹是你的母族,你也舍得。”

      皇后坦然说道:“张家是臣妾的母族不假,丞相也是臣妾父亲。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臣妾不会忘记这一点。

      而且出嫁从夫,臣妾是大齐的皇后,皇上的妻子,臣妾是姬张氏,臣妾姓姬。臣妾不会像嫔妃一样不懂事,为了一己之私,而置皇上于不义。”

      启元帝耳根子软,宠妃稍微吹一下枕头风,就对宠妃百依百顺,为此闹出了不少乱子。

      皇后需要提前给启元帝打个预防针,免得他再次因为宠妃的几句撒娇,就轻纵了张家。

      启元帝心里十分熨帖:自己这个皇后还是很懂事。一点也不徇私情,全心全意地都想着朕。

      启元帝拉着皇后的手,深情地看着皇后:“梓潼果然是朕的爱妻,一片真心都给了朕。”

      皇后回之一笑,却不再发表什么看法。

      御书房里,帝后执手相看,分外和谐。

      只是皇后面上笑颜如花,内心却是一片平静。

      皇后恨张家,也厌恶面前的启元帝。没有张家她入不了宫,她不会再无生育的能力。没有眼前这个自私薄情的男人,她不会处处小心,变得再也不像自己。

      启元帝自以为深情,可是他所谓的深情,不过是给了几件赏赐,几分宠爱罢了。

      可是皇后不需要这些,启元帝骨子里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打理后宫的工具或者是一个玩.物。在启元帝心里,他觉得所有的女人都应该对他痴心一片,毕竟作为帝王他是多么的‘深情’,对那些女人都很好。

      可是实际上,他既负了自己的发妻,没能给她报仇,又为了一己私利,连自己的孩子都可以牺牲。

      启元帝真的不知道是谁对他孩子下的手吗?

      不,他知道,但是为了他的皇位,他却当做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当初是他广纳的妃嫔,也是他护不住自己的女人和孩子。

      这样自私且负心的男人,皇后是疯了,才会喜欢他。

      没多久,皇后也提出了告辞:“皇上还有国家大事,臣妾就不打扰了,臣妾告退。”

      启元帝将皇后送出门外:“梓潼慢走。”

      启元帝在御书房里批了一天的折子,先后送走了太后与皇后。他觉得自己也累了,打算找个嫔妃放松一下。

      找谁呢?启元帝的脑海中闪过嫔妃们的脸,最后定格在他的新宠尹美人的脸上。

      尹美人是他的新宠,还不到二十岁。性格活泼开朗,启元帝每次和她在一起,都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

      启元帝吩咐着梁敬:“去尹美人哪儿。”

      梁敬会意:“摆驾玲珑阁。”

      玲珑阁,尹美人所居的宫殿。

      一个娇俏的女子前来迎接启元帝:“臣妾恭迎皇上。”

      启元帝拉着尹美人的小手:“爱妃怎么如此多礼?”

      尹美人甜甜一笑,露出两个酒窝:“礼不可废,臣妾行礼是应该的。”

      不得不说,尹美人的确有做宠妃的资本。

      尹美人杏眼桃腮,丰盈窈窕,撒起娇来,娇得不得了,跟小猫挠一样,恨不得让人心都化了。

      谁会忍心对这样娇滴滴的美人口出恶言呢?而且其人也乖巧,对启元帝是千依百顺,将启元帝伺候的是服服帖帖。

      尹美人喂了一颗樱桃给启元帝,红色的樱桃在皙白纤长的手指上,让人格外的有食欲。

      启元帝一口咬住,抱着尹美人,跟她调笑。

      尹美人状似不经意地开口:“皇上,臣妾听说张丞相给您添麻烦了,您身子可还好?怒气伤身,您可千万不要为此事而生气,不然臣妾会心疼的。”

      启元帝眼中闪过一道暗光:“朕就算为了你这个小乖乖也不会生气的。”

      尹美人又抱着启元帝的胳膊,撒娇道:“那皇上您打算怎么处置张丞相?臣妾好奇,皇上给臣妾说说好吗?”

      启元帝心中不虞,却还是抱着尹美人:“爱妃觉得朕应该如何处置他呢?”

      尹美人娇滴滴地说:“臣妾认为张丞相劳苦功高,是太后的亲弟弟,皇后娘娘的父亲,皇上您略作惩戒就行了,以免伤了一家人的和气。”

      启元帝推开尹美人:“后宫不得干政,尹美人你越矩了。朕还有事,改日再来看你。”

      启元帝离开了玲珑阁。怀恩小声地禀告着:“太后娘娘今日宣召了尹美人。”

      启元帝顿时明白了:张太后让尹美人来给自己吹枕头风,希望自己放过张家。

      但是启元帝却越加愤怒,同样是后妃,皇后还是张权的女儿,却能处处为他考虑,愿意严惩自己的父亲。

      而尹美人却因为张太后的吩咐,而让自己徇私。自己白疼宠尹美人了,都不知道站在他这边。而张太后也未免太过分,连自己的后宫都要插手。

      梁敬见启元帝面色难看,小心地问道:“皇上,您接下来去哪里?是回长生殿,还是去皇后娘娘那儿,或者去其他妃嫔那里?”

      启元帝沉吟了一下:“都不去,去......去贵妃的关雎宫。”他想起楚贵妃明艳的容貌,就想去看看她。当然了,也顺便了解贵妃以及她背后楚家的看法。

      梁敬会意:“摆驾关雎宫。”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关雎宫走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劝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