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盛风长多年来为皇家酿酒,牵线搭桥,从遥远边城攀附上金匮玉堂内的皇太子。
      他自恃山高皇帝远,武功高强,家大业大,没人敢招惹,越发目中无人。

      去年获悉周家表小姐八字和自己非常契合,兼之拿住周家把柄,他料定周老爷子爱重名誉,必竭力捂紧那点秘密,更耻于求助远亲纪家。

      这场婚事,是他大意了。

      落入敌手,他最初认定是那疯疯癫癫的倚梅客在捣鬼。
      直至眼前这名武艺非凡的年轻人翻出他和东宫往来的密函!

      他藏得极隐蔽,甚至布下重重机关,此人如何窃取?且连带诺玛族的琉璃璧也拿到手了?

      “你……你就是纪允殊?”盛风长总算意识到李管事所言非虚,“胆敢和皇太子殿下叫板?”

      纪允殊长眉一凛:“纪某敢与一切作奸犯科者、不忠不义者、罪恶滔天者叫板!”

      “纪家人果然如传闻那般,心怀不轨!胆大妄为!”

      “你何必如疯狗攀咬?”纪允殊面不改色,“你我不妨到太子面前评评理,看他是包庇你,抑或整治你。”

      话毕,扬了扬手中的琉璃璧。

      盛风长眼里流露罕见的惧意。

      纪允殊无心耗费口舌,一记掌刀把人敲晕,重手点了穴,传令用铁烤粗链锁牢。

      “带他去冽京?”顾思白怒气冲冲奔入,“这狂徒留在世上……简直浪费粮食!你还让他浪费我的粮食?”

      他素来柔仁,获悉盛风长欺妻灭子的恶行,也按耐不住杀心。

      纪允殊依旧平静:“这种人,注定不得好死。杀他,只会脏了我的手;周边掌管刑律的官员恐怕早被他收买,把人证物证带上,押回京问罪得了。”

      他顿了顿,补充:“低调行事,全程戒备,慎防有人劫囚,或……灭口。”

      ——盛风长的同胞弟弟常年在四国各地行商,且玉泉山庄经营多年,曾替皇太子做过许多上不得台面的事。

      此去千里路遥,难免有风波。

      他示意女护卫带离贺五娘子、蘅娘与盛九。

      顾思白盯着琉璃璧两眼放光,小心翼翼伸手摸了摸:“舅舅,这送我吧!太好看了!”

      “胡闹!你的搜集癖何时能改?此物藏在盛风长书房密室的带锁铁匣内,显然是极其重要之物!”

      说罢,悄然斜睨烛伊,试图捕捉一点情绪。
      然而她水眸含雾,缭绕不清。

      “不就……一块做工精致的琉璃吗?既不能果腹,又不能伤人,你乃堂堂战将,总不能留着做装饰吧?”顾思白思忖片刻,“我拿一幅成璧先生的字跟你换,好不好?”

      纪允殊直接翻白眼。

      “我这趟来冽国,最大收获便是重金收藏了成璧先生的三幅手书!北域八奇中的大书家!在南国一字卖大几十金!很贵重的!关键是稀有!你看,我都甘愿割爱了……”

      “南国的确人傻钱多!”纪允殊嗤之以鼻,收好琉璃璧,转身出屋。

      顾思白追上:“那舅舅借我看几眼!回头我找人仿制十个八个,悬起来当风铃……”

      纪允殊蓦地跃上屋檐,喝问:“什么人!”

      一道暗影飞速掠向院墙外,转眼消失不见!

      宅院内高手寥寥,纪允殊疑心是调虎离山之计,未再追出。

      顾思白惑然:“怎么了?”

      “有人在另一侧屋顶窥探,瞧体态身法,应是女子。”

      “那个叫‘倚梅客’的怪女人又来了?”顾思白挠头,“这人轻功出众,满身带香,会不会是……‘八奇’中的香客——梅浅月?”

      纪允殊眼底星河暗淡了三分。

      顾思白浑然未觉:“传言梅浅月的儿子,和丈夫云先生相继离世,她逐渐消失在众人视野。不过,同为‘八奇’,她和盛风长有过节吗?”

      他尾随纪允殊,忽见烛伊仍傻站在屋内。

      “姑娘没事吧?”

      “没……一夜没睡,有点乏了。”

      “我以为你被恶人吓着呢!”顾思白笑眉舒展,“可你刚才那句‘我保你横着出这屋’,好生霸气啊!一点也不像你!跟我家纪将军学的?”

      “信口胡诌,让世子见笑了。”

      烛伊睨向纪允殊昂藏背影,心忽而浮上天,忽而坠落地,内里有个小人儿疯狂尖叫——啊啊啊!怎么回事!到底是福是祸!

      她原以为至少要等抵达冽京,与裴明琅汇合,才有机会派人搜寻琉璃璧的下落。

      琉璃璧共三枚。
      虎雕纹碧琉璃,原供奉于诺玛族国库,作守镇国守财之用。

      五年前遭不明人士掉包,花费数载,牵连一大帮国库官员的身家性命,直至被荻氏家族谋夺政权,仍无头绪。

      结果……竟毫无征兆出现在盛风长的密匣,又落入纪允殊手里!

      喜的是,无须大海捞针,便获悉琉璃璧的下落。
      悲的是,纪允殊为人审慎精细,软硬不吃,很是难缠。

      ···

      偏院客房内,蘅娘颓然坐在地板上,搂住枕头时笑时哭。
      贺五娘子在旁柔声安抚。

      盛九脖子满是淤青掐痕,左脸高高肿起,见烛伊折返,歉然一笑:“姐姐,我娘受刺激了,有些糊涂,请你别介意。”

      烛伊为孩子的懂事而心疼,给她递了药膏:“好孩子,是你一直照顾你娘?”

      “不,爹爹逼我跟姐姐妹妹一块儿读书。我过节才能见娘,这几年……全靠贺五姨照料。”盛九向贺五娘子投以感激眼神。

      贺五娘子苦笑:“我又何曾不想一了百了?若非看到蘅娘可怜,想着我能撑一日,便是两个人多活的一日。不知不觉,耗到今时。与其说我照料她,不如说她激发了我存活的念想……”

      同为柔弱女子,烛伊心生戚然,又为她们相互守望的韧劲所感动。

      就像……她和素倾。

      她的素倾啊!
      十年来与她结伴成长,一起读书、练字、下棋、跳舞、逗猫、驯虎……朝夕相对,形影不离。

      叛党杀入宫那夜,她握住父亲已冰凉的手默默垂泪,人如被抽空。
      是素倾当机立断,说服明琅架走她。

      她拼命挣扎无果,只能眼睁睁看着最熟悉最亲近的姑娘,义无反顾换上她的华美裙裳,精心妆扮成她的样子,昂然站到高处。

      “只有留下‘三公主’的遗体,您才会安全无虞……蒙您相救,爱护多年,恳请原谅,我没法陪您到最后……”

      火光中,素倾含泪微笑,把长绫套进纤长脖子,一脚踢翻堆叠的桌椅。

      那一幕,午夜梦回,反反复复提醒烛伊,活下去。

      素倾替她死了,她便要替素倾活着。

      无论如何,必须活下去。

      ···

      傍晚时分,拜访过纪允殊的两名官员回报,玉泉山庄庄众没了盛风长指引,乱如散沙。

      将军府亲卫已联合蓟城官兵,拿下庄中头目,其余闲杂人等亦被控制,只等提刑按察使司与纪允殊麾下的镕州军前来接管。

      恰逢周老爷子携夫人、慕莘等人秘密出城,既为避祸,亦为致谢。
      纪允殊和顾思白见危机解除,决意多留宿一夜再启程。

      灯影幢幢的正厅内,慕莘向纪顾二人郑重行礼,拜谢当日投水的救命之恩,又恭请他们上座,亲自用古法点茶,以表敬意。

      她优雅碾茶,娴熟地以茶刷拨落茶末,用热水协盏,注水调膏,神态专注。

      烛伊跪坐在纪允殊身后,心思却飞到九霄云外。

      纪允殊皱眉看着唯一的“侍婢”,低声道:“立了功,懒得再装模作样?”

      “将军麾下不乏能人,为何偏偏用我?”
      烛伊心中有数,仍想得他亲口承认。

      纪允殊为免被旁人听见,倾身靠向她:“你曾主动请我那大外甥帮慕姑娘,可见你心存善念,且有意助人。”

      烛伊冷冷一哂:“而且……万一出了岔子,我这外人可随时舍弃?您就不怕,我被擒后……把你们供出来?”

      “我赌你机变伶俐,不会沦落到那一步。”

      纪允殊早在初见那夜领教过她的处变不惊,这回确实利用她的同情心、容貌、厚颜演戏的本领。

      他虽怀疑她,不信任她,却不致随意推弱女子入火坑。
      但诚如她所推断,若然失败,他牺牲一个不知根底的异族细作,总好过牺牲栽培多年的心腹。

      此刻,被烛伊抖出他隐藏的私心,他淡然处之,并不强调自己扛她走了数十里,最终也没丢弃她的事实。

      见烛伊重新陷入缄默,他不咸不淡夸了一句。

      “遭李管事揭破时,你……做得不错。”

      狗嘴难得吐象牙,烛伊几乎认定他在酝酿新招。

      纪允殊撞入她震惊、疑虑、困惑又略带无辜的棕色瞳仁,三魂七魄顷刻间被吸附。

      恍惚之际,脑海重现昨夜山雪。
      容姿独绝的红衣姑娘,忘情起舞于天地间,从发梢到足尖,洁净翩然若仙,就连山川林木、百兽千人,亦为之凝神屏息……

      有种直觉,此画面已烙在思忆,并将存续很久,很久。

      他心头厌烦且燥热,喉结微滚,忙轻咳两声,以掩饰走神的尴尬。

      “如今事了,若有所求,尽管开口。”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