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日常 ...
-
众人落座。
迎春和诗音自是坐在万花谷的那边,而贾环也跟着迎春一起。
他年龄最小,时常被赵姨娘看着,难得找时间来岛上玩。
虽说当日他立下誓言,必要好好习武,可到底年幼,吃不得苦,被令狐冲等教过一次后,便要死要活的,任凭迎春如何说都不肯再学。
大家只好先做罢。
贾环每过四五日才能借口探望迎春来一次,呆的时间比迎春还短。
最后还是令狐冲想了个法子,每次让年龄不大的师弟们,间或有张无忌等一群熊孩子,带着他出去玩,其间稍微给他灌输武学的理念,希望慢慢先将他理论基础夯实,再谈以后。
贾环此时坐在迎春旁边,不停的扯她。
“二姐姐,这就是你的师门?”
“没错。”迎春看着跳脱的贾环,也有些头疼,“呆会你可千万别惹事,若是须先走,也别发出声响,没得吵到人家。”
“放心放心。”贾环乐呵呵的答应着,又说:“二姐姐,咱们什么时候白日里能一直呆在这里啊,每次都要找理由应付姨娘,我快应付不过去了。下个月老太太过寿,你难道还要装病不成?”
迎春无奈的叹口气:“知道了,必是要想个妥善的法子的。”
这两天里二嫂子和平儿来了几次,送了不少药来,又说到时候去老太太跟前略尽孝心,沾沾福气也是好的。话里的意思自然是让她赶紧好起来,不要误了老太太的好日子。
确实拖不得了。
人都到齐了。
此等盛会还是需要有个能镇住场子的主持人的。
方羽虽然是此地主人,算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但众人还是担心她年纪小,压不住。
而张三丰在各个世界都有极高威望,剑三众人虽未见过面,但也早就听过其大名,几乎各个世界都有他的传说,每个世界的武当也都由他所创立。
而与他实力境界差不多的,拓跋思南、独孤求败、唐简等,也都对他所创的太极拳法赞叹不已。
因此,众望所归,由张三丰来坐中位。
众人一一落座。
围观的人群也被蓬莱弟子劝走了。
在场便只有剑三众人与华山、武当、峨眉、衡山等几个相熟的门派。
大家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论如何帮助大唐度过未来的安史之乱危机》。
场上许多人都是饱学之士,对各朝历史也是十分了解。即便是令狐冲这种没什么文化的浪荡子,这段时日因着方羽之故,也被岳不群硬逼着啃了好久的史书,因此对那段历史也不只是一知半解。
张三丰抛出这个话题,很快就有人开口。
“安史之乱,不就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个人挑起的,把他们杀了不就完了。”
一个恒山派的小弟子率先开口说道。
一位年龄大些的师太忙道:“仪琳,不可乱说。”
不过在场有些小弟子确实如此想。他们均涉世未深,没什么见识,觉得即便是打起仗来,有这么多武林高手,便是打也绝对输不了吧。
对面坐着的沈兰妮戳了戳林国良:“看吧,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
林国良翻了个白眼:“没文化,真可怕。”惹来她一顿狠掐,疼的龇牙咧嘴的,还得忍着不发出声来。
岳不群开口道:“哪里有这么容易。安史之乱的爆发有诸多因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天灾人祸、赋税过重、农民起义等等,这不是随便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
众人点头,就连剑三的诸位都觉得岳不群说的有道理。
岳不群掩下心中的得意,暗暗想到,这几日的恶补还是有效果的。
唐简说道:“从上而下,上面乱了一点,底下就会乱成片。若要解决根源,还得从朝堂开始。”
东方宇轩摇摇头:“谈何容易,圣上极信任安禄山,恐难信其反叛之言。”那史书中不也说了,安禄山都起兵造反了玄宗还不愿相信。
薛直道:“陛下信任奸佞,实在让人寒心。”
他本该死在这一年,是东方宇轩飞鸽传信与他,提醒他安禄山的埋伏,随后他与风夜北、长孙忘情重新部署,连夜抽调兵力,又有少林与霸刀弟子接到万花谷传信急援而来,这才堪堪挡住了敌人,没有如本来命运一般血洒雁门关。
即便如此,那一战也死伤不少将士,他与风夜北均皆受重伤,被送往万花谷医治,这就知道了方羽的事。
也因此,他如今对李隆基感情十分复杂,既有一腔报国的热血衷心,却又恨其宠小人远贤臣,间接害死那么多的同袍。
只是他这话一出,虽然知道这确实很大程度是因为玄宗的昏庸,众人反而不好接话了。
天策统领李承恩,嘴张合了几下,到底什么都没说。
这时,张无忌突然语出惊人:“不如换个皇帝算了。”
众人愣住。
没想到他会如此大胆,直接就要换个皇帝。
他年纪小,也不懂朝堂诸事,只是看明教起义大军连年来的行为,外公也眼见就要登极,便觉得这换皇帝也不是什么大事,顺嘴说出来了。
李承恩、杨宁这样的朝廷军人,几乎立刻就要出口训斥。
却听东方不败抚掌大笑:“不错,历朝历代不都是从无到有,朝代都能换,那皇帝为何不能换?”
她看见李承恩等人的目光,“哼,你们想着忠君爱国,却不知忠的是明君还是昏君。”
陆小凤叹道:“玄宗前期还算不错,还开创了开元盛世,只不过后期却是…….”
“早起陛下励精图治,又识人善用。姚崇、宋璟以及长歌门的九龄公都是著名的贤相。”
东方宇轩说道:“只是这些年却少有原先节俭之风,挥霍无度。李林甫上位后更是变本加厉,为了讨好皇上花样百出,一边推荐安禄山这等奸诈小人,一边又派人屡次刺杀九龄公、颜先生等,逼得他们不得不退隐。”
公孙二娘叹道:“一切追根究底还是在陛下,他若非昏聩至此,朝廷又如何烂成一堆。说到底,贵妃再大错又能大到哪里去。”说着双眉一竖,凌厉道:“这还不如就如那小娃娃说的,换个皇帝好了。”
场上顿时有几人赞同,正是唐简、梁翠玉、张三丰、风清扬、独孤求败等一众高手。
这些老一辈的人都点头,反倒是岳不群、陆小凤、李承恩这些当代之人一时间接受无能。
从没见过把换皇帝说的这么简单的。
这么大胆的话题,真的是我们能参与的么?
林国良也插嘴道:“你们仔细想想,以如今的情况,是不是换个人领导大唐,能让它走的更远更昌盛呢。”
他看向李承、杨宁几人,“忠君没错,但忠的是有道明君,若君失道,你们再谈忠君岂非可笑?”
李承恩几人沉默不语。
虽然知道他们说的都是事实,陛下近年来所为确实为人诟病,但自小养成的忠君报国信念哪里是这么容易说改就改的。
东方不败又冷笑道:“又不是说改朝换代,不过换个人做皇帝罢了,难道大唐皇室就没有一个看得过去的人么?!”
这句话倒是惊醒了许多人,想来即便是换人,也基本是在大唐皇室里面挑,李承恩的脸色好转了一些。
陆小凤瞅了瞅他,到底没说出来大唐后期的皇帝也都不怎么样的话。
可他不说,不代表没人说。
林国良:“唐朝后期的皇帝也都不怎么样啊,即使晚唐也没什么出彩的,你们打算选谁呢?”
大唐众人默然。
李亨没什么本事,即位后只希望早日消弭隐患、尽早结束叛乱,也不管什么方案好坏,直接将唐朝复兴的最后希望都给断送了,不行。
废帝李重茂,为了夺回皇位,却与月泉淮、史思明等人勾结,甚至不惜与昔日的兄弟谢云流决裂,夺遗宝、抢秘籍,为了自己的私欲害死无数无辜百姓,这等人,不行。
那还有谁?
场上众人议论纷纷。
唐简忽开口说:“老夫说一人,”
见众人停止讨论望过来,他缓缓说道:“建宁王李倓,诸位以为如何?”
李倓?
唐简继续说:“李倓为太子第三子,也有资格继承皇位。他为人有勇有谋,刚正不阿,史书上也多有赞誉。纵观现今大唐皇室,也只有他了。”
公孙大娘问:“就是那位南诏剑神?”
唐简点头。
李承恩迟疑道:“可听闻之前一段时间,南诏叛乱,便是出自他手。而且他如今还未及冠……”
种种迹象都显示,他对于朝廷十分不满,如此,可合适?
裴元说道:“李将军昨日不在谷中,不曾与我们一起看过那些书册。李倓虽然行事略偏激,但却是因为文华郡主之事。他们姐弟一向不受重视,郡主被迫和亲不说,如今又惨死,可朝廷连吊唁信件都无有,陛下与太子也不闻不问。他心中有怨是难免的。”
叶芷青也同意:“建宁王一心想要改变大唐,我觉得这和我们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改变大唐,守护大唐。
东方宇轩也道:“至于年龄,虽年轻了些,但听说他拜李守礼为师,学的不止武学,还有经视治国之道。且已经继承他的九天钧天君之位,是难得的英才。”
“九天!?”
大部分人都是听说过九天的,李承恩也曾听闻过,知道他们的理念:建立天下大同的世界。
在仔细研究过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了由李倓来带领大唐。
虽然他也曾掀起叛乱,但他与李重茂不一样,一个是为了复位不择手段,一个是为了用短暂的冲突赢来长久的平静大唐,这是根本的不同。
而现今的太子李亨,更是不堪大用。
大唐皇室就这么几个人,绕来绕去,仍旧又绕回到这几人身上。
在座的众人,都是看过史书的,特别是那被灭门的几派,对于安史之乱和之后李重茂联合谢采等做出的一系列孽事,都是恨得咬牙切齿的,只盼着尽早将其诛首。
方羽见他们的讨论,也是叹了口气,古人毕竟有其局限性,仍然只在李唐皇室中选人。
眼见结果出来,还需要询问一下当事人的意见。
众人都看向方羽,她微微点头,众人眼前乍现出一片水幕,一个华衣锦带的年轻人现出身形,缓缓由虚凝实,睁开眼来。
正是李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