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十五章 ...
-
陶娘子听黛玉如此说,感叹道“我学的有限,不过略识得几个字,只教的了她们些平日常见的,寻常人家也没几个识字的,跟我学的这些日后也少有用到的,
等再大一些,能做工干活了,怕是也不能再学下去了,我总想着能让她们从书中学了一技之长,也不枉识得这些字。”
黛玉听后略想了想道,“我平日里看书习字,皆因自己喜好,或是与姐妹一同打发时光,未曾想过凭这些来维持生计,你且容我想想此事该如何办。”
陶娘子见黛玉颇为困惑,略笑道,“夫人不必太过为难,如今能识字明理已是很好了。”
此时店门外有客人在招呼陶娘子,黛玉见状便起身告辞,随与周瑾一同上了马车离去。
— — — —
霁县地处偏远,最近的府城乘马车也需走上四、五日,少有行商往来,街上只零星几家店铺,二人乘马车一路走来,只见街边偶有两三家小摊子,有卖吃食的,有自家编的竹筐、背篓的……,少了京城林立的高楼,没有街上门庭若市的铺子,不见人来人往的行人。
黛玉道:“这里相较别处的繁华喧闹,称得上萧条了,仿佛到了另一方天地般。”
周瑾:“此地河水充足,土地不算贫瘠,只是群山连绵,耕地少。交完赋税余粮不足温饱。”
黛玉疑惑的望向周瑾:“如此他们要怎样活下去呢?”
周瑾:“他们为了节省些口粮每日只食两餐,把家里的细粮换了粗粮糙米混着野菜吃,才能勉强糊口。”
“我们到此时日尚短,瑾哥怎如此了解,莫不是先前游学时到过这霁县不成?”
周瑾浅浅一笑,“游学虽四处游历,也多是文风盛行之地,这霁县民生艰难,少有读书,未曾来过。
玉儿有所不知,县衙有一陶县丞,是霁县少有的读书人,考取秀才功名后,难觅良师自觉科举无望,便在县衙寻了个主簿的差事,因无人愿意来此任职,经年下来便做到了县丞。
此人一心为民,多年来志在寻求改善民生之法,经常奔走于各乡镇村落,凡与民生相关皆有记录,置于县衙书库供人查阅。”
黛玉闻言仔细的盯着周瑾问道:“那他可有所得?”
周瑾轻轻拉过黛玉的手,“霁县主要是耕地少,陶县丞走访各村后,鼓励百姓在山腰较缓处,多处小面积的开垦农田,从山间引水浇灌,每季能多收些粮食。”
黛玉微微一笑,道:“霁县是极好的,他们很努力的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