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 42 章 ...

  •   上官子瑜来到大理寺时,日已西落。张诚吾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愁思百结,听他传了瑞王之命,验过金牌,大喜过望,将潇允自监室里恭恭敬敬请了出来,连连赔罪,又要张罗着请二位相爷喝酒。

      “张大人可以回府了。”上官子瑜有些不耐。

      “是!是!”张诚吾巴不得立时遁去,忙答应着退了出去,转眼间,大理寺内已空寂无人。

      潇允看向面前紧蹙眉头的左相,微笑,掸了掸衣襟上的纤尘,抬袖一揖:“潇允多谢太傅救命之恩。”

      “潇兄休要与我客套!无论瑞王是否称帝,这朝里朝外,又如何能没有潇相爷主持政事?

      “太傅谬赞了!至于瑞王称帝么……”潇允收了笑,在大堂中慢慢踱着步子,最后停在了上官子瑜面前,凝目注视着他,“不知太傅的心是在瑞王处,还是……在启帝?”

      上官子瑜对他提出这个问题很是诧异,不由反问道:“敢问潇兄,东平侯向来喜爱瑞王,一直对他寄予厚望,不知潇兄后来又为何会跟了启帝?”这个疑问,在他心中藏了许久,今日问出来,仍是觉得有些唐突。

      潇允斜眼睨着他片刻,笑了:“太傅或许不知,我潇允只辅佐可昌盛我鸾朝江山的英明帝王!所谓皇图霸业,绝不是一个谨小慎微、心胸狭隘之人所能成就的。”

      “谨小慎微、心胸狭隘……”上官子瑜低声重复着他的话,心中百味杂陈。

      潇允向来目光锐利,圆通旷达,数十载朝堂生涯的磨砺,远非自己这纸上谈兵的书生可比。鸾启信任他倚仗他,也算得上是君臣相得吧。

      他此时思绪混乱,越发拿捏不定。对鸾承虽是已极为失望,但若是说自己心向着启帝,却无论如何也开不了这个口。他如今只希望能尽快救出太上皇与东平侯,便再也不问这兄弟二人的争斗。
      思索良久,终是含糊道:“启帝英明睿智,怕是非瑞王能及。”

      “太傅能这般评价陛下,也不枉了他待您的一番心意。”潇允长舒了口气,目中隐现笑意,“太上皇与皇后、太子等人的安危……嗯,诸多宫中之事,还请太傅多多周旋照应。”见他低头不语,微笑道,“太傅莫非不愿?”

      上官子瑜抬起头,迟疑道:“太上皇的安危,做臣子的自是责无旁贷,至于朝中……”潇允知他仍是对鸾承心存爱惜,不愿与他为敌,便正色道,“朝中政事与京畿防务,不敢劳烦太傅,如今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好,那么太傅保重,我先回府去了,许多事情尚需细细谋划。”

      他说着四下看了看,微微探近身,轻轻握了握他的手掌,“相信我,陛下很快会回来的!太傅若有要紧事,可寻庄臣相助,他是陛下的人。”

      “庄臣?”上官子瑜愕然看着他宽袍大袖飘然而去,心下苦笑,这皇室兄弟,同室操戈,竟是人中有我,我中有人,又哪里有半分宗室之亲……

      潇允既是无性命之忧,皇后与太子等人也暂时被幽禁在平阳宫,如今便只有太上皇与东平侯的安危最为要紧。可正德宫前守卫森严,平南王世子明扬率领平南王府侍卫亲自看守,不许闲杂人等靠近。怕是鸾承的金牌也派不上用场。

      上官子瑜踌躇良久,又试探着想出宫去,果然在宫门处也被守卫拦下。好在他应承了潇允,此时也不忙着回府,只悻悻而返。正巧路上遇着庄臣,便请他带着去平阳宫。门外的守卫见侍卫统领亲自带着金牌前来,自然恭敬地放了两人进去。

      皇后素衣净面,容颜如旧,她身遭大难,竟能不惊不怒,怀抱幼子,淡然受他跪拜,唇边含着冷冷的笑意:“没想到瑞王当政,太傅仍是宫中宠臣。真是可喜可贺!”

      上官子瑜并没介意她的嘲讽,凝神看了看太子粉嫩的脸蛋,躬身道:“娘娘请放心,臣纵是身死,也必会尽力保殿下平安。”说着便躬身告退。

      公主芷兮已经懂事,初时缩在母亲身后怯怯地望着他,临去时却跑上前用力踢了他一脚,骂了声“叛贼”。

      上官子瑜愣住,随即苦笑着出了门。秦正一直在旁伺候,偷眼看着他,却不敢多言,这会儿见他就要出了院门,忍不住紧跟两步,颤抖着叫了声“太傅”,嗓音哽咽就要哭了出来。

      上官子瑜暗自叹息,回转身拍了拍他的肩头,温言道:“秦正,好好照料太子殿下,便是报答你主子的恩德了。”太子鸾泽最受鸾启钟爱,万不能有何闪失。可鸾承若是称帝,第一个要杀的定然就是他!或许,他应当先想法子救出太子?

      秦正抹着眼泪点头应下,眼巴巴看着他跟随着庄臣离开。

      回到承德宫偏殿,过不多时,冬生进来摆上晚膳,说瑞王传话,不回来了,请太傅自己用。上官子瑜只低应了一声,仍是背对着他在灯下垂眸读书。半晌没听到冬生出去,感觉到身后探询的视线,脸上不觉染上了一层燥热。

      午后冬生说出的那一句话,直将他惊得魂飞魄散。他万没料到,本以为便是待自己化为了灰烬,这世上也永无第二人知晓的秘密,竟会被这木讷的少年一语道破!虽是知道冬生多半不会告诉他人,可面对着他时却仍是有些难堪。

      身后咚的一声轻响,是膝盖撞地的声音,“太傅!”少年的嗓音中带着一丝惶然。

      上官子瑜慢慢回头,见冬生跪在桌旁,满脸愧意,“太傅,我不是故意想知道的!您那年初到嵩山书院,生了一场大病,我在您身旁伺候,是您昏迷之时自己说的!只那么一句,没旁人听到……我……我不会……”他慢慢涨红了脸,声音却越来越低,忽然一低头,爬起身奔了出去。

      上官子瑜默默坐在灯下,好一会儿才将胸口处奔腾混乱的气息一点点平顺下来,他轻轻挑起嘴角,浮出一抹自嘲般的笑容。自己待东平侯赤诚之心天地可鉴,十多载倾心爱慕已然问心无愧,便是旁人知道了又如何?当此乱时,人人性命都难保全,他又何必再执着于他人如何看待?这样想着,多年来根植于心底深处的死结竟是于这一瞬释然,全身上下顿时无比轻松起来。

      待会儿见到鸾承,定要求他允许自己任意出入正德宫和平阳宫,随时可去探望,才能得了机会救出人去。不知东平侯身子可好些了……

      夜深了,鸾承一直没见回来,冬生劝着他先安歇,说瑞王与平南王等人一直在御书房处理政事,大约是刚刚入京,要紧事情太多。看看月已西偏,他也实在撑不住,便迷迷糊糊睡下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向浅眠的上官子瑜被咔哒一声轻响惊醒,他蓦然睁目,瞪大眼睛望向帐外,房门倏忽开合,一道黑影伴着一闪而没的寒光映入了眼帘。

      莫非是刺客?

      他慢慢将手探入枕下,握住东平侯相赠的霜梅刀,只见着瘦小的黑影在门口停了停,接着悄无声息向榻前走来,轻轻撩起帐帘,俯身看过来。

      上官子瑜再不犹豫,连刀带鞘,奋力向黑影砸去,却是手腕一痛,已被人握住,霜梅刀也不知怎的到了对方掌中。

      “来人……”声音刚一出口,嘴巴就被紧紧捂住,正奋力挣扎,耳旁只听一声轻唤,“太傅!是我,那颜!”接着,温软的手掌收了回去。

      “啊!那颜,你怎么来了?”上官子瑜又惊又喜,翻身起来,却忽然神情紧张向门外看去。

      “太傅放心,外头的几名侍卫都被我点了昏睡穴,不会发现。”

      “你怎的这么大胆,私闯禁宫,乃是死罪!我本打算着明日便请准瑞王接你入宫的。若是要来,也只管请内侍入内通禀,何须冒此大险。”

      那颜见他板起脸训斥,也不害怕,吐了吐舌头,笑嘻嘻道:“这宫里又不是什么要紧地方,我想太傅了,就来瞧瞧,也没什么要紧的。”她轻功高绝,这皇宫内外又是成日来去,哪里明哪里暗,自是熟悉之极,太傅又哪里知晓。

      上官子瑜知道她向来大胆无惧,也不好再责备她,只道:“看过了便快些回去吧。如今宫里复杂得紧,要是被平南王的人发现了,少不了又得动刀子。”

      那颜听他赶人,不但不走,反是在桌旁坐下,自己倒了杯凉茶一口喝下:“我有陛下的消息,太傅可要听听?”

      上官子瑜心头一跳,脱口问道:“什么?”

      那颜目光闪动,定定望住他,一字字道:“北疆之战大胜,陛下即日南归。”

      “啊!”上官子瑜怔了怔,一霎时,抑制不住的狂喜奔涌而出,“好!”这声赞叹声音大了,忙用手掩住了口,轻轻笑了出来,“北地降了?”

      “是,具体消息尚不清楚,暗部传书只寥寥数语。”她说着自囊中摸出一个小小的铜管递过来,“陛下命我亲自转交太傅。”

      上官子瑜顿了顿,慢慢伸手接过,取出一张小小的纸条。

      “万望保重,吾已赴京。”

      力透纸背的银钩铁划,是平日里在折子上看惯了的字迹。莫名的欣慰就这么全没来由地涌了上来,心头瞬间已泛起层层涟漪。

      他,要回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第 4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