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章 ...
-
秋色西来,斜阳渐没,苍江水滚滚,无分昼夜地向东方奔腾而去。浩荡的苍江两岸,重峦叠起,怪石成林,群峰互立,树木葱郁。若从江面上的渔舟中,仰观两岸,尤为可见苍山最高峰-紫云峰的奇险。紫云峰蜿蜒而上,直插九霄,烟雾缭绕间,隐约可见断情阁孤独地伫立在紫云之巅,虽然突兀,却丝毫不减其美。
断情阁面积极大,高三丈有余,分三层。其中一二两层设有厢房,供客人居住。顶层作为观景之用,四面无墙,四周仅修以雕栏椅座,四面由数帷绸帘遮掩。山风四卷,绸帘纷飞,飞檐四角悬挂的紫金宝铃无时无刻不在响动。空寂寂的山,隔绝了数里外京城苍都的繁华,紫金铃的叮叮当当声,总是显得尤为寂寞苍凉。
断情阁的底层入口,被一把名为断情的小锁反锁着。此锁虽然小,却很是不同寻常。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它。也没有任何一种工具可以撬开它。它是一千年前,一个名叫陆紫云的女子请当年一位名匠打造出来的。
陆紫云死后,高祖皇帝在苍山紫云之巅修建了念情宫,并且在距断情阁二百步外的空地上,建了一座念情阁与之相对。因不舍得损坏断情阁的大门,高祖就在念情阁与断情阁间,横空架起一座天桥。桥如飞虹,白玉造,桥栏雕有百只喜鹊,取牛郎织女之故事,名其鹊桥。
如此种种,足见高祖用情深矣!
只是,在太苍,广为流传的并不是高祖痴情的佳话,而是一个同样与高祖,与陆紫云还有断情阁有关的诅咒!
话说,断情阁本不叫断情阁,紫云峰亦不唤紫云峰。断情阁乃一千三百年前,前朝的一个太傅所建,用以观赏苍江两岸的美景。然而,这位太傅一直不愿为此阁取名。据传,他本人会一些占卜之术,曾预算过此阁日后必有故事。到时候,它自然会得到一个与它本身相匹配的阁名。所以,断情阁在它前三百年的时光里,一直以无名为名,直到断情锁的出现。至于紫云峰,原唤翠微峰,后来因了高祖与陆紫云的情事,人们便更愿意叫它紫云峰。
一千年前,前朝朝廷昏庸无能,百姓怨声载道。时太苍朝开国皇帝高逸飞还只是前朝中书门下的一个小小中书舍人。一日,高逸飞登苍山上翠微峰观赏日落,与当时的宰相陆开之女陆紫云邂逅,二人一见钟情,从此常常私约在断情阁相见。
他们相识没多久,镇北将军谋反,鸩死了皇帝,前朝朝廷自此分崩离析。一时间四海之内,各方势力尽皆割州自立为王,相互侵伐,群雄逐鹿。镇北将军在帝都自立为帝,留陆开下来,继续担任宰相。这陆开也不是个甘于人下之人。他在京和镇北将军周旋,终用计谋除掉了镇北将军,夺得大权。
高逸飞,他本是江湖中人,自幼就拜师于西川白玉州的沧浪门门下,是前朝著名术师平阳君的入室弟子。平阳君见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周身竟然还有祥光护体,当下十分吃惊。
这分明是帝王之相啊!
平阳君思寻这孩子绝非久居江湖之客,将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他很认真地教导着高逸飞,唯恐稍有不慎,自己会误了这个弟子。高逸飞二十六岁的时候,平阳君劝说他入京去考取功名。并把自己从前替他看过相的事情都告诉于他。高逸飞很是感激他的师父,发誓说自己若能取得成就,必然要让沧浪门成为天下第一门派。平阳君送了高逸飞一句话。他说,若想霸业可成,需借江湖力量。高逸飞铭记于心,整鞍上马。他文采十分了得,入都不到一年,就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现逢乱世,高逸飞认真思虑了一番当前的形势,不由想起他师父曾与他讲过的话,当下便在想,或许他的时机,已经到来了。于是乎,高逸飞立刻辞官离开帝都,重回西川。他按照他师父说的,找到了年少时结识的一批江湖朋友,召集江湖内的各个门派,迅速组建了一支军队。
高逸飞为人颇具王者风范,而且聪明异常,善谈果敢。大家都愿意听从于他。更兼他们的军队出自江湖,极为特殊。打仗之时,他们经常让敌方的军队始料不及,难以招架。短短的几个月,高逸飞便领着他的兵众,占领了西川八个州。一下子,高逸飞的江湖军名传海内,令许多人闻之胆丧。
身在帝都的陆紫云,得到了他的消息,连夜只身独出京城,西行去寻找他。一对有情人,终于在分别两年后得以重聚。
又五年之后,天下形势逐渐清晰,经历了多年的杀杀打打,剩下的英雄已然不多。高逸飞凭借他的江湖力量,鼎足南川、西川和东土部分州城。京都及其周围的些个城池,在陆开的手里。此时的陆开,已经成不了气候。他只是一只可怜的任人宰割的羔羊罢了。北方的顾氏一族,东土的赵王,无不对京都虎视耽耽。只可惜,他们也只能想想而已。
赵王的势力并不大,区区三十八州能够自保就不错了,若去进攻帝都,无疑自取灭亡。北燕军固然是兵强马壮,但是因为年年无休无止的征伐和屠戮,北燕军民产生了很严重的厌战情绪。何况顾氏初得北部,政权未稳,如若再要出兵,势必引起内乱。所以他们只能任由到嘴的肉飞走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高逸飞无疑得尽天时、地利与人和。很快的,他的铁骑踏进了帝都的城门。不仅如此,他还趁着顾氏政权未稳,又一举拿下了本属北燕的冰川十六州,气得顾氏是又气又无能为力。不过好在高逸飞很懂得见好就收。
咱们再回头来说成了阶下囚的陆开。
当日,高逸飞占了帝都后,陆开被活捉,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大家也都知道了,陆开是陆紫云的生父呀,陆紫云知道了这事后,哪里肯依。她对着高逸飞是千哭万求,希冀他能饶过她爹爹一条命。高逸飞起初被她哭得心软,有意放过,怎料大臣个个反对。众意难违,高逸飞只好瞒着陆紫云,处死了陆开。
然而,这个世上纸终究包不了火。陆紫云最终还是知道了真相。她伤心欲绝,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不言不语。高逸飞非常着急,生怕她折腾出病来。无奈之下,他派人送她上翠微峰无名阁散散心。也希望她看到初遇之地,能想起从前的种种,原谅自己。
不料,一日他上完早朝回宫,就有一个侍卫来报,说陆紫云一大早把随行的宫人都赶出了阁,把自己反锁在里头,也不知道是要干什么。
高逸飞吓得连朝服都不换,立刻上马直奔苍山翠微峰。不过,等到他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几个宫女告诉他,陆紫云已经跳崖自尽。临走时只在楼顶上丢下了一封书信。
高逸飞打开信来,只见那红笺上题了一首七言。
诗曰:与君相识在此阁,
从此双泪共长灯。
倚剑鞍马江山动,
开朝建都君愿成。
私情不及天下重,
缘起缘灭翠微峰。
诗喻后世高位者,
断情阁绝死与生!
诗的意思很明显,是在怨责高逸飞薄情。断情之锁也含有与高逸飞恩断义绝之意。那高逸飞看完诗后,是号啕大哭,整整三个月没能上朝。
这件事情让当时太苍的百姓官吏,都是唏嘘不已。陆紫云的那首诗,也传遍了大街小巷。诗的前面三句不难理解,只是这最后一句让人揣摩不透。有人说,这应该是陆紫云下的一个诅咒。她实在太恨高逸飞了,以致于把后世的掌权者也一并给恨上了。说这句话应该是意味后世的高位者,都会和高逸飞一样,在断情阁上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结果,果如这些人所说的一样,太苍朝廷后来的最高掌权者,很多人都是孤老一生。而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总是毫无例外的,都死在了断情阁。久而久之,断情阁成了许多当权者最忌讳的地方。但因为高祖曾留下过遗诏,后世的子孙包括权臣,都不得损坏断情阁。高祖遗诏,至今没人敢违背。
唉!这或许就是报应吧。要想得到最高的权力,可不是要拿生命中最真的东西来换么?这事上最真的,不外乎一个情字。这个代价,也是够大的了。也罢,就当作是对高位者的一种警醒吧。
好了,写到这里,断情阁的前尘往事我已与大家交待完毕了,不知众位看官是否会有感想。不过不管诸位是有想也好,无想也罢,我这絮絮叨叨的序篇是罢了。以下是该转入正题的时候了。
欲知断情阁后事的看官们,客座我已备好了,诸君请随我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