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难民入京 ...

  •   怡风在二楼窗边瞧见外面的情况是,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拉着小的,拖着老的,抱着幼的,被人追着喊打,一群人围着他们几个指指点点。半刻钟后,鹿鸣上来,在怡风耳畔,轻声回复道:“殿下,是难民。”怡风一听,神色大变,立马撇下掌柜的等众人,往楼下去了。
      那掌柜的虽然不曾听见鹿鸣说的是什么话,但是看见他们的神色和举动,也大概能猜到他们身份特殊,大半是官府的人。心里存了几分好奇心,便也走到那窗台去,直往外看。
      怡风挤进那喧闹的人群中去,问了双方怎么一回事。那打人的理直气壮,说是:“他们偷了我们店的面包,不给钱,一个两个的便罢了。这位大爷,您看看,他们都拿了有多少。”说着便打开一包袱,里面全是装着包子。那群衣衫褴褛的人,见了怡风,看他衣着光鲜,必定是富贵之人,早伏在地上,拉扯着他的衣尾哭喊道:“这位公子,我们真的是走投无路才偷的。我们一家大小饿了有五六天了。”一边说着一边早是鼻涕眼泪流了一地。
      怡风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会走投无路?有手有脚在京城随便都能找到事情做,怎么会沦落到要偷东西?”围观的人,都纷纷附和:“就是,就是。”也有人大声谴责道:“还不是因为懒?”又有人指责道:“这种人啊,就该饿死。”瞬间,人群里“饿死算啦”等非议声响起。
      那拉着孩子跪倒的人又向怡风哭诉道:“我们是从垵州来的难民。钱早在路上就花光了。听人说京城繁华,我原本是想带着一家人来此安家的,却不曾想这一路上,妻子病死了,大儿子小儿子病死了,父亲病死了,现在剩下我们几个,好不容易到了这里,也个个都病了。我何曾不想去找工作,可是我自己也病得不轻,既做不了担抬的活,也干不了费精神的工作。这不,连偷个包子,也跑不远便被抓住。可怜我这剩下的两个孩子,还有我这老母亲。求求公子,发发善心,帮帮我吧。我死了不要紧,帮帮我的孩子和母亲吧。”说完,便对着地板,就是磕头。
      怡风听了,便觉得蹊跷。先是吩咐了鹿鸣给那店主面包钱,取过面包来,给那几个人吃。那几人抓过面包来,连句谢谢都来不及说,囫囵吞枣一般吃起来,看来确实是饿了很久了。面包又干,几人一边吃一边咳。怡风看着也是无奈,又不好劝说。这时,有楼上传来声音,道是:“公子,让他们进本店来吧。”
      怡风闻声抬头,便看见是刚才的那个年纪轻轻的掌柜的在跟他说话。见他微笑,神情诚恳,便应他所提议,抱起那幼儿,领着那几个人走进了吃光大酒楼去。
      才坐下不久,便有小二捧上一桌的美食,此时那掌柜的也来到他们身边,微笑说道:“你们吃吧,本掌柜的请客。”那几个人听了,也不客气,一边把食物扒进嘴巴,一边不清不楚地道了几声谢,也不知道那掌柜的和怡风有没有听得到。
      等他们几人吃饱喝足了,怡风才又问道:“你说你是从垵州逃难来的?”
      刚刚那个拉着他衣尾哭的中年男子道:“是啊,我原本在苏垵一带卖鱼为生的。不知怎的,突然那鱼肉市场连续死了十几个人。整个市场就被官府端了。我这些商户便没了生机。听人说京城繁华,我又有点积蓄,便想着拖家带口来京城做买卖。却不想,这一路颠簸,妻子和孩子都病死了。剩下我们也都是病的病,残的残。一路上,看病吃药,早把那积蓄花了个精光。到了京城,也无处落脚,无力更生,唉。”
      怡风听了越发觉得奇怪,便又问:“一个鱼肉市场怎么会无缘无故死了十几个人?怎么死的?就算死了人,端了市场,那当地的官府,就没把你们剩下的商户安顿好吗?”
      那男子连连叹了几口气,又说道:“那些当官的,他们自己有鱼有肉吃,怎么会知道底下的百姓日子难过。再说了,陆陆续续地死人,仵作去验,也没验出什么来,不是自杀也不是谋杀,据说都是病死的。那些官府端了市场了结了此事,也就作罢了。我们这些人没了生计,只能出走了。”
      怡风听了是又气又急,恨不得马上把那垵州的狗官抓来问罪。当下,便决断道:“鹿鸣,你将这几位找这个地方安顿好,找几个大夫来给他们看病。”说完,鹿鸣便领着他们出酒楼去了。剩下怡风和那掌柜的还在。
      那掌柜的看着他的一言一行,倒是有点欣赏的样子,便笑着对怡风说:“看来这位公子是一位宅心仁厚,尽心尽责的官爷啊。方才,在下说公子仗势欺人,实在是冒犯了,望见谅。”
      现下,怡风早已没了与此人或客套或争执的兴致,只毫无感情地笑了笑以示回应,便匆匆往外走去,那掌柜的在后面喊道:“不知阁下姓名,可愿意交个朋友?”
      怡风听了,只觉得可笑,也不转身,只留下一句道:“萍水相逢,身份姓名何足为念?”
      上了马,怡风也来不及回府换上常服,便直往宫中去。皇上正好午憩起来,听见寇达说,怡风进了宫正在殿外候着请见,便也觉得奇怪:不是,明明放了他三天寿假吗,怎么今日又来了?
      怡风进入内殿,向皇上请了安问好,便将方才在宫外所遇之事告之皇上。皇上听了,也不吃惊,对怡风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前几天罗仲给我递了折子,回禀了此事。苏垵近来气温骤降,比往年冷了不少,又连续下雨,冻死了不少人。那个鱼肉市场估计也是刚好伤寒死了不少人,才被查封的。现在也已经重开了。那家人估计是离开了,刚好没遇上。你在宫外,便差人好生照料着吧。等他们好了,是送他们回去,还是在京城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也就得了。”
      怡风听见父皇如此说,也还想再让父皇派刺史前去查探查探,但是又看见皇上精神似乎多有不济,想来是近日的政事繁忙,熬夜劳累所致。
      皇上也不等怡风回应,又对他道:“你今日既进宫来了,有件事,朕想跟你商议一下。”说着便递给他一份折子,那折子是派去西原治蝗虫的于大侯写回来的奏疏,但见那上面写道的是:“罪臣于渺之,蒙陛下宽恩,准吾戴罪立功,臣感鸣在心,谨记圣诲,不敢有片刻懈怠。自离京,日夜赶路,风雨兼程,现已到西原两月有余,势必助西原蕃国治理蝗虫,不误国事。余以堑坎掩埋,膏火诱杀,养鸡鸭以蝗虫为食等法,三管齐下,颇有成效。蝗虫之害,更胜敌国千军万马压境,可谓国政之祸殃,农耕之宿敌,百姓生存之阴霾。陛下圣明,助领国一臂之力即是救自己于千万,防患未然,方为上上之策。臣替千万百姓感恩陛下明治。于大侯奏”
      待怡风看毕,皇上又开口道:“既然于大侯已经奏书,西原郡主也到历城一个月有余,玩也玩够了,正事咱们也帮了,她到底是留还是回去,也该下定注意了。若是留下,你看,将她许配给谁好?若是走,也早日给她准备下,送她回去吧。”
      怡风听到是此事,便回道:“儿臣得回去问问她。”
      皇上又说:“我看,她既选择在你府内住下,多半是对你有情意。反正也不是正妃,她若愿意留下做个侧妃,你便纳了她吧。”
      “可是父皇,她是西原的公主,做儿臣的侧妃,委屈了。”怡风一听到皇上这么说,便着急了起来,连忙拒绝。
      皇上不在意地道:“不过是一个藩属国,有什么打紧的,做侧妃也就够了。就这样吧,你回去跟她说。这事就这么决定了。”
      怡风还要再抗议,却被皇上一句:“退下吧,朕累了,这几日不用再进宫来了。”便给打发了出去。
      怡风垂头丧气地出到宫来,连马也没去骑,慢悠悠地走着,若是可以,这回府的路,他希望永远走不到终点。天色阴沉,路上还有积雪,偶尔有一阵北风呼啸而过,吹得人脑袋清醒,怎么也忘记不掉那些接踵而至的烦忧。看着路上各色各样的行人,有穿麻着葛的农妇,有锦衣华服的贵人,有行色匆匆的游子,有杵在摊子后避风的商贩。他们也有他们解决不了的烦恼吗?这冬天于他们,是否也特别难过,特别寒冷?
      “卖红薯咯,卖红薯咯。官人,天冷,买个红薯,热乎热乎?”突然一声吆喝声传进耳来,又有一阵一阵的香气飘来,引诱得人口水直流。怡风四处张望了一下,很快便看到那卖烤红薯的摊贩,天冷,确实适合来一个烤红薯。于是,他便走过去,要了一只烤红薯。那摊贩看到生意,立即热情地招呼起来,不一会便把一只烤得外焦里嫩,多糖多汁,冒着热气的红薯用油纸裹着交到怡风手上。怡风掏出银子,付了款,便剥开红薯的皮,趁着热乎乎,大口吃了起来。才吃了半个,他突然想起一人来,裴乂好吃懂吃,这红薯她必定也爱,于是又折返回去,对那卖红薯的摊贩说:“老板,再给我一个,要最大最甜的。裹多几层油纸,我怕凉了。”那摊贩一看是他,便又开开心心地给他包了一个最大最红的,用了五张油纸去把红薯裹好。怡风直掏出了一两银子来付给那个老板,也不等人家找回碎银,便骑上马,往王府奔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难民入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