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众人游园 ...

  •   整顿完毕后,怡风换了一身绿袍常服,一个人走到那林荫大道上去。清风徐来,脱去了一路奔波的劳累。再往前走去,远远的便看见了临江湖。正值夏天,此处云雾缭绕,加上月亮洒下银色光芒铺在湖水上,波光粼粼,浮光跃金,确实恍若仙境。临江湖畔靠着几条木船,随着水波荡悠悠的,荡悠悠的摇晃。夏天的夜空明亮清澈,有数不清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怡风静静地沉浸在此刻的美好之中,心中的烦恼和愁闷一丝丝地从心头被抽走。远处的树上,不时传来鸟的叫声,打破夜的静谧,也把怡风一下子又拉回到现实中来。
      “殿下,夜深了,这里风大,今天赶了一天的路,您还是回房里歇息吧!”鹿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旁边,拿了一件凤绫披风给他披上。
      “房里?秦凤枝还在那里呢,如何能回房里。”怡风突然想到,此处不比在王府,没有单独的书房给他休息。虽然时飞殿的房间甚多,但是也不好在那里与王妃分房而睡,要是被人知道了传到父皇耳朵里恐怕不妥。于是便对鹿鸣道:“你回去帮我打点一些物品,这些日子我们去望蜀观住。”鹿鸣回了一个“好”便退下,自去打点。
      怡风自己一个人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咏絮桥的一头,这里看不见桥的另一头,从桥的侧边远远望过去,整座桥就像是一条飘向仙境的白绸,在水雾中,若隐若现。怡风踱步走上桥面,慢慢地向前方走去。走着走着,看着看着,才发现,“远行”一词于这桥是多么的贴切。看不见尽头,舍不得回头,就这么走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完,就像人的一辈子。
      也不知怎的,他走在这座桥上时,脑子里突然冒出裴乂的样子来,大概是因为这是一座才女之桥吧,想来裴乂也算聪明伶俐有点才华,也有才女之名。只是还未曾见过她作的诗词,也不知道是否真能担得起才女之名。如果她看见了这桥又会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也不知道就这样想着走着走了多久,怡风才穿过了临江湖的那一团水雾,走到桥的另外一头来,然后便看见了一座雄伟壮观的道观伫立在眼前的一座小山上。临江湖内的这座小山叫小蜀山,小蜀山很小,除了望蜀观外就没有其他什么风景了,因此未曾列入万民园的四山之中,而是把望蜀观作为重点列入六塔之中。观内的道仙是本名叫白瓷的一个真人 ,人称白仙人,另有常住道观的道士十三人,外加常年在此修仙修道的人十四名。
      观内的道士们早就接到了圣旨,今天皇帝带众人来避暑,所以他们早早便打扫干净了观内的所有房屋,以便有人来观内清修。只是他们没想到,第一个晚上便有人来了,这人还是皇长子。到了观内,怡风没让他们麻烦,只是与白仙人简单地寒暄几句便让人带到其中一间房子里去休息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鹿鸣已经将他日常所用的朝服,常服,冠冕等物品带了过来。
      皇帝来此避暑就为的休养生息,游玩赏乐,朝中若无大事,急事便都按下。所以下了旨意,众人这几日就不必前去风雅殿上请安了,有事就奏,无事便自去玩耍去。众人来到此处,倒也无心工作,只想游乐,此刻自是甚是欢喜。却说,大家各玩各的过了两三天,倒也把园内的每一处景点都看过了。只是近来天气又到了反常的时候,每日都是才过了午膳时间,就会突然黑云遮日,天地异变,才刚是烈日当空,转瞬间便有倾盘大雨哗啦啦地下了起来,把那地那树那花全都淋湿。只是没一会儿,忽而又放晴,火辣辣的太阳便又从那厚厚的云层冒出来,一下子就又把那大地给烤干了。如此反反复复的天气连续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时而下雨时而放晴也着实叫人不能尽兴。
      一日,皇帝正和几位妃子们在鹤峰处赏景,突然下了小雨,皇帝想着一会便停就没有去避雨亭下躲着,淋了一点点雨,也不太放在心上。那鹤峰的景色又甚美,大树成荫,鸟语花香,花红柳绿的赏之不尽。逛到了那花圃处,满园的夹竹桃开得姹紫嫣红,让人流连忘返。又有栀子花香飘四溢,远远地传来,让人心驰神往;走过一个亭台,便又看见底下的一曲流水哗啦啦地流过,边上便是遍地的六月雪,有小小的白色花瓣散落水中,随着那潺潺流水不知要流向何处去,看着就让人又喜又怜。沿着小石子路往上走去,走到平地,迎面而来的是一片茂密葱绿的芭蕉林,蕉叶绿而大,一片一片地伸长开来,叶子上不断有水珠一滴一滴地滑落到地上。瞧着了,便觉是酷暑中的几分清凉,让人神清气爽。继续往前走去,便有红红火火的一大片木槿花映入眼帘,花团锦簇,色彩艳丽,皇帝见了也直说“这花开得这么好,花瓣丰腴色泽艳丽,拿去做个花饼倒是不错。”
      姝贵嫔听了,便笑道:“陛下说得可不是吗,在臣妾的家乡,便有夏天吃木槿花的风俗。”
      在一旁的苑妃听了,便不禁奇道:“哦?这臣妾倒是第一次听。”
      “妹妹来自南方,我常听人说,南方有吃花的风俗。花可入药,可作茶,可泡酒,可做菜,可熬汤,可做点心,今日倒想听姝妹妹讲讲这木槿花是怎么个吃法?”说话的是豫贵妃。
      皇上听了豫贵妃这番言论,便更来了兴致,也直催促道:“姝贵嫔,你快说来朕听听。”
      只听姝贵嫔缓缓道:“是,陛下。其实也很简单,将那成熟又饱满的木槿花瓣摘下来,用清水洗干净,再用鸡蛋和面粉搅和加入葱花,用筷子夹着木槿花浸入面粉里,薄薄的和上一层,再放到油里面炸,炸到金黄色泽,便是又酥又脆,甘甜可口。我们家乡都叫这作花煎。”皇上听了直流口水,便立即着人去园子里面摘了一篮子出来,直至掌灯时分,众人方回到风雅殿内,姝贵嫔亲自去炸了那摘来的木槿花,然后端到晚膳的饭桌上来。
      皇上首先动筷,夹来一块尝了一下,确实可口,外脆里嫩,花瓣带着淡淡清香和甘甜,着实让人吃了便停不下来。惹得皇上一连吃了好几块,又传上酒来与众位爱妃共饮。虽然寇总管在旁劝着,但是皇帝兴致高昂,又有美景美人相伴,便不听劝,把那油煎的花儿吃多了几块,又比平日多喝了几杯酒,直闹到巳时方才罢休。
      到了夜里,也不知道是皇上白日里淋了雨的缘故还是吃多了杂食,便只觉得头昏昏、眼迷蒙,心跳加速,身体疲倦还隐隐作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的睡不安稳。寇总管慌慌张张传了太医来看,一时竟也看不出个缘故来。到了第二天,日上梢头,皇帝只赖着也不想起床,寇总管摸一摸额头,烫得不行,吓得站也站不稳,扶着床边只呼喊着“来人,来人,快去请太医”。不一会太医也着急慌乱地赶来,豫贵妃,宛妃和姝贵嫔等人也闻讯都慌慌张张地赶到风雅殿内,个个吓得花容失色。半个时辰后,三位皇子也都从时飞殿那边赶过来,挤在风雅殿里,而殿廊下同来的重臣也全部站着等候在外。
      “陛下是昨日淋了点雨染了风寒,又吃多了煎炸食品积食,所以才身体抱恙,引起不适,继而引起的高烧。我先开一副清热解毒,利湿凉血的药方给陛下。各位不必担忧。”领头把脉看病的是宫中资历最久,医术最负盛名的姚太医。姚逢亟,师从神医虞文赏,出身自民间最大的医馆保枳陵。姚逢亟三十三岁入宫,如今已有三十载。大家听到他说无碍,方才舒下心来,瞧过一会,又等候了一会,直到姚太医又说多人在此处反而有害,便才留下几人守着其余人都退了回去。
      皇帝白日间醒过几回,喝了药,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怡风,怡阳和怡耒自是不敢离开半步,三人夜里都在风雅殿的偏院住了下来,以便随时起来看望父皇。第二天,皇帝醒来,已经能跟众人说上几句话了,不过精神依然欠佳,没聊一会便觉得疲倦不已。姚太医也就嘱咐大家不要叨扰太久,还是让陛下休养为重,便又都退下,只留下豫贵妃和宛妃轮流看护。而姝贵嫔因为是她做的花煎饼儿,皇帝吃了才病倒的,所以被罚去冷院,不得去前去。
      如此地闹了几天,大臣们,皇子们和公主们都不得安生。原本应该热热闹闹的园子,也就此安静了下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众人游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