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梓州会简心终明 ...

  •   在梓州薛涛遇到了等她的白行简。看到了白居易给她的劝返诗,听到了白行简代转的道歉,再有就是白行简给她的白居易的密函。
      白居易的劝返诗《与薛涛》:
      峨眉山势接云霓,
      欲逐刘郎此路迷。
      若似剡中容易到,
      春风犹隔武陵溪
      以薛涛的才智,一眼就看懂了白居易劝她不要再做“武陵期”(结婚)的春秋大梦了,追逐“刘郎”(元稹)只能是前途茫茫,迷途知返吧。薛涛对这个劝返诗是有些惊讶的。虽然理智上她理解白居易劝返的含义,但是她的内心里还是寄予一些期望,那是一个孤独女人多年的期待,怎么能由一个第三者来阻扰,要不要听从白居易的劝告呢?
      倒是白行简告知了崔莺莺就是元稹的表妹崔双文,并不是杜撰虚构的小说。婚前确有一段如《莺莺传》中所描述的轰轰烈烈又始乱终弃的爱情故事。这些薛涛已经猜到,不过现在由白行简证实了。
      最让薛涛惊讶的是,白行简问:
      “那你又对裴淑这个人知道多少呢?”薛涛毫不知晓,茫然若失。
      “她现在是元稹明媒正娶的妻子。”
      “没听说他在通州有家呀。”
      “他把家安在了涪州。乐天兄告诉我的。”
      犹如晴天霹雳,薛涛这才知道,元稹两年前又结婚了,现在的妻子叫裴淑。家安在了涪州,他隐瞒的好严实呀!
      薛涛何等精明,不让她在通州设纸品分店,她就找到通州售卖文房的文具店代理售卖她的纸品,同时安插伙计探听通州的一切情报,就因为有个元稹在这里。尽管这样,两年来还是没有得到元稹结婚的一点消息。
      “元稹呀元稹,你瞒得我好苦!”那细细的一缕情丝,一片羽毛就可压断,何况他再婚这样重大的消息。如冰桶灌顶,浑身冰凉,泪如雨下,不知是恨还是冷,牙齿咬得咯吱直响。
      白行简还说了一件题外之事,说:“除了我要替哥哥道歉以外,我自己也要给你道个歉。当时在长安闲居,尊哥哥之命给元稹编撰《东川卷》。因为在那期间,哥哥对元稹出使东川寄回的诗词不少都有唱和,哥哥说以元稹的诗为主线,编成一本诗集。其中看到元稹的那首《好时节》,心感别扭,劝导元稹不要把这首诗编入诗集,元稹不肯,说那是我在梓州最得意的写照,那个女人把我狐媚的好苦。我没有坚持,还是把这首诗编入了诗集,甚是不堪入目,特此抱歉!”
      对于《好时节》,薛涛不想再说什么了。

      薛涛看到的第二首诗,就是抄写的薛涛《送卢员外》: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情。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送卢员外》薛涛)
      这是武元衡生前,薛涛写的,托回京的卢员外向武元衡表达的感恩诗,白居易抄这首诗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武元衡对薛涛恩重如山。武元衡的仇哪有不报之理,你薛涛是最应该报仇的人。
      这一点,薛涛是完全接受的,只不过茫茫大海,没有线索。白居易这次送来了一些至关重要信息,直指通州。哪有不办之理。白行简代白居易说:“可再复镇州刺王之行,不必亲为”,反而激发了薛涛亲自去通州的决心,她要亲自会一会这个杀人魔头,亲自动手血刃了这个仇人,以解心头之恨。更何况还有元稹之事要了结呢。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是到讨债的时候了。薛涛决定去讨债。不是钱财债,那些钱值当扔进了大海。是感情债,投入的太多,讨回的就要更激烈。我薛涛不是崔莺莺,可以随意的始乱终弃,我薛涛不是受人欺凌的怨妇,不是被人玩弄的蜀儿。还有恩情债,是到报恩的时候了。
      薛涛决心去通州赴会,而且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和快感。

      “去通州!”薛涛大叫一声。一会元稹,了结情丝;二会魔头,报仇雪恨。一石二鸟。
      听到主人大叫,小翠、强子、次仁、莫苏都振奋起来,虽还不甚理解主人大叫的深远意义。但是他们知道,主人要干大事了。马上收拾整理行装。
      白行简走后,薛涛立即派人去青城山报恩殿,告知褚安琴,把道观中习武练阵的所有女道士,全部调遣出来,悄悄的奔向指定的地点。
      另派人赶了一辆轿车,去了涪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