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请安风波 ...
-
宁晏带着暖袖,领着香果去往宜韶堂的路上,宜安堂住着二夫人谢氏,宁晏要先给母亲请安,然后同母亲一起去给老夫人请安。冬日过于寒冷,老夫人体谅孙子孙女,嘱咐每五日请一次安即可。
“姑娘,您瞧,今年的腊梅开的真盛啊!”香果指着梅花。
宁晏顺着看过去,那是路两旁开着的几棵梅花,梅花枝繁叶茂,站在这儿看过去,显然那边就是一片梅林。远远就闻到了梅花的芬芳浓郁。走过去时,发现那梅花像是被颜料染过似的,鲜艳夺目,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一样好。
“六姐姐”
宁晏回过头就看见不远处的女子,是宁伯侯府七姑娘——宁星,身后跟着个丫鬟绿柳,披着白色狐裘站在梅树下很是夺目。“七妹妹好早啊!”
“给长辈请安,不敢让长辈久等”宁星垂着眸回答着。
“妹妹说的是,一起走吧”宁晏说完,就领着香云往前走着。
宁星带着秋玲落后二步跟着,垂着的眼睛抬起来看了一眼宁晏,眼睛划过一丝不甘。
宁晏与宁星都是二房姐妹,二人同岁,只差二个月生辰,但因为母亲不喜琴姨娘,也不喜宁星,宁晏并没有接触过宁星,二人之间也不亲近。
*宜韶堂
“银春姐姐”宁晏一眼就看到站在门口的银春,银春是母亲身边的大丫鬟。
“六姑娘,您来了,夫人一早就念叨着您呢,快进来”银春笑着说着话,亲自撩开厚重的毡帘。
“银春姐姐,母亲可是起了”
“七小姐,夫人已经在等着了,快进去吧,您可别冻着了”说完就撩开了毡帘。
宁星也不再说什么,抬脚跨过门槛就进去了。
宁晏走进内堂就看见端坐在椅子上贵夫人谢氏,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身上穿着缕金百碟穿花大红洋缎窄袄,看起来三十出头的年纪,杏眼桃腮,柳叶眉,格外风情。
“请母亲安”宁晏屈膝行了一礼。
“我的乖乖儿快起来,可有冻着了?”谢氏问道
“娘,我不冷”宁晏还没行完礼,就被拉住了手,感受到温暖的手掌
“女孩子可不能受凉,房妈妈,把小厨房备着的银耳莲子羹端给姑娘”谢氏吩咐着
府里有统一大厨房,各房有规定额度,除了老夫人和大太太有小厨房外,谢氏就自己花钱制了个小厨房,老夫人和大太太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花的是谢氏的钱。
“给母亲请安”宁星屈着膝行礼。
大概等了一会,谢氏也没有说话,宁星依旧在蹲着。宁晏看到宁星摇摇晃晃的身子,忍不住看了一下母亲,母亲还在慢悠悠的喝着茶。
“起来吧”谢氏冷淡的说了句。
“多谢母亲”宁星被绿柳搀了起来,尴尬的站在那儿。
“母亲,这是我姨娘亲手为您和六姐姐做的棉靴和暖袖”宁星示意绿柳把东西拿过去,绿柳捧着托盘到谢氏面前,托盘上用红色丝帕盖住。
银春上前掀起红丝帕,露出来两双做工精细的棉靴和几个颜色鲜艳的暖袖。宁晏看的出来这些东西琴姨娘是花了心思做的。
宁星正想上前说些什么。
“琴姨娘有心了,银春,赏”谢氏漫不经心看了眼就摆摆手示意银春拿下去。不一会银春拿着几锭金裸子放在了绿柳的手中。
宁星看着绿柳手里的金裸子,抓紧了手里的帕子,眼里露出一丝难堪,但还是笑了起来容“多谢母亲赏赐”
宁晏喝着羹一切看在了眼里,不由感叹道母亲太会折损人了,把琴姨娘当成了下人赏赐,还抓不到诟病,看来自己还是得多学学。
*荣华堂
宁晏随着谢氏刚刚靠近荣华堂,就看见穿着浅蓝色窄袄的听红笑吟吟的站在台阶上。一看见谢氏,忙走了下来,听红和听雪是老夫人的大丫鬟,还有个刘妈妈,刘妈妈从小就伺候老夫人,极得老夫人信任,即使是谢氏,也要给三分颜面。
“二夫人,六姑娘,七姑娘来了”听红向里面通报了,撩开了毡帘等着三人进去。
宁晏扶着谢氏跨过门槛走了进去,回过头就看到宁星拉着听红的手说话。
“听红姐姐,祖母最近还腿疼吗?”
“自从您给老夫人按摩之后,老夫人
发作的次数少了,睡得时间也长了,您可要多来几次啊!”
“听到了吗,姨娘养的就是会伺候人,你可别学了她去,没得叫人笑话”谢氏不屑的声音在耳边。
“娘”宁晏很是无奈,谢氏也不是不孝顺,就是一碰上琴姨娘和宁星就变得刻薄了。宁晏不知道谢氏和琴姨娘之间的矛盾,如果说是父亲的宠爱,也没看见父亲有多喜欢琴姨娘,对宁星也是中规中矩的,不越过自己。
还没进内室就听见女孩子清脆娇嫩的声音声“祖母,祖母,你看五姐姐啊,我不依嘛!”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一派其乐融融。
“给母亲请安”
“给祖母请安”
“都来了,坐吧”老夫人笑呵呵说着
“二弟妹今天来的可是晚了些”问话的是宁晏的大伯母贺氏。
“冬日路滑,不敢走快”谢氏回答着
宁晏抬起头就看到主位上坐着一位穿红褐色的老夫人,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面容慈祥。老夫人才六十多岁,却已经满头白发,老侯爷去世的早,这偌大的宁侯府全压在老夫人身上。老夫人生了二个儿子,大老爷就是现在的宁伯爷宁询二老爷就是宁晏的父亲宁谦,三老爷宁诀是彤姨娘生的,彤姨娘是老夫人的陪嫁丫鬟,老夫人对他也是视如己出。
在主位旁冲老夫人撒娇的就是三老爷的独女宁昙,今年才八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贺氏坐在老夫人的又下首,三十上下的年纪,一身玫瑰金的华服,看上去雍容华贵。贺氏下首是三伯母夏氏,夏氏是世族中的庶女,二十多岁的年纪,再加上三房只有那么一个女儿,很是低调。
“六妹妹,你这身衣服真好看”说话的是贺氏的小女儿宁景,排行第五,贺氏的大女儿是宁伯府的嫡长女宁晨,前年嫁给了宋将军的嫡长子。
“五姐姐,你今天的衣服才好看呢!显得你冰肌玉骨,秀色可餐很呢!”宁晏倒不是瞎说,宁景今天穿着乳白色蝶恋花的棉裙,外穿鹅黄色的窄棉袄,棉袄的上边有一圈毛茸茸的,衬得宁景格外活泼娇俏。
“哎呀!你可别夸我了”宁景用帕子挡住了脸。
“五姐姐,你的脸好红啊”宁昙噔噔的跑过来,好奇的问道。
“景儿,可是很热吗?”老夫人朝这边看来
“祖母,是六姐姐和五姐姐都夸对方对方长得好看,五姐姐害羞了呢!”宁星笑着说道
宁晏皱了皱眉头,宁景脸更红了,宁昙只顾着吃桌上的黄豆酥。
听到这话,贺氏和谢氏,就连夏氏都看了过来。贺氏不得不承认四个姑娘里,包括年纪尚小的宁昙,就属宁晏长得最好,但长得好看可不一定嫁得好,贺氏不由扫了一眼谢氏。
谢氏想的是论好看,宁伯府里,就算是整个京都里,宁晏也是数一数二的,谢氏很高兴,感觉自己倍有面子,坐直了身体。
夏氏没有什么感觉,毕竟自己的女儿还小,跟贺氏、谢氏也没有什么冲突,很乐意看戏。
老夫人眯了眯双眼,闪过一丝精光。
“老夫人,三公子和三奶奶来了”听红的问安声传了进来。
“哦,咱们家的福星来咯!”老夫人向下首的贺氏说道,宁晏随着老夫人的视线看了过去。
只见一穿着藏青色长袍的年轻男子,十八岁上下,刀削的眉,高挺的鼻梁,薄薄却紧抿的唇,长得很像大伯父,并着一位头戴赤金并蹄莲的簪子,穿着秋香色棉裙,身披暗紫色狐裘的貌美女子缓缓走来。
宁伯府子嗣不多,大伯母贺氏生一子二女,嫡长女宁晨、嫡三子宁自希和坐在宁晏旁边的嫡五女宁景;二房谢氏生一子一女,除了自己,还有府里的嫡四子宁自安,四哥如今在国子监读书,甚少回来,琴姨娘生了庶七女宁星;三房夏氏生嫡八女宁昙。贺氏出身贺国公府,现在的贺国公是贺氏的嫡亲兄长,大房只有三个孩子,还都是贺氏所出,可见手段不俗。
宁景和宋将军的嫡长子自小就有婚约,三年前嫁了过去,孕有一女,宁自希五月前娶了翰林院院正的二女儿谭晚情为妻,谭晚情嫁入府不久就与宁晨同时怀孕,这令老夫人更为高兴,直说三奶奶是全家的福星。
“给祖母请安”宁自希抱拳恭声道
“给祖母请安”谭晚情屈膝行礼
“快起来吧,天那么冷,都说了头三个月好好养胎不用来请安了,你怎么还过来了呢?来,坐在这儿,这儿暖和”老夫人拍了拍旁边的椅,眼神示意宁昙去宁晏这边。
宁晏的三哥忙扶着妻子在老夫人的右边坐下。
“给祖母请安是儿媳应该的,再说了,您曾孙子、孙女也很想看看他的曾祖母呢!吵着,闹着要孙媳过来呢”谭晚情满是笑容的说着
宁晏听到这话,顿时笑了,这个三嫂啊,很是有意思。
“好,好,你这张嘴啊,跟抹了蜜一样”老夫人伸出手了指了指谭晚情,看的出来,老夫人很是开心。
宁星看着大家都说着三奶奶,宁景和宁晏小声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而宁昙这个庶出女儿也围着三奶奶,还一声一声的问着“三嫂,小侄子什么时候出生啊,我要做姑姑了,以后这个家就不是我最小了。”宁星捏紧了帕子,感觉自己被排挤了。
刘妈妈带着听红、听雪端着托盘进来了,托盘上放着三四个红白相间的玉碗。
“六姑娘,请用”听雪小心的把玉碗放在了宁晏的左手边,宁晏托住玉碗端了起来,一打开碗盖,雾蒙蒙的哈气就飘了出来。
“这是荔枝燕窝羹,这是宫里凌太妃赏的,你们都尝尝看”宫里的贵太妃是老夫人的亲妹妹,与宫中太后交好,太后在皇帝登基后,就封了凌太妃为贵太妃,住在仁寿宫,贵太妃无儿无女,就经常宣老夫人入宫,常常赏下东西。
“祖母,这荔枝酸中带甜,晶莹剔透,让人回味无穷呢!”宁星赞美的声音响起。
“嗯,我年纪大了,这些东西你们多吃点,刘妈妈,去把荔枝分一分,到时候让她们带走”老夫人对着刘妈妈说道。
“多谢母亲”
“多谢祖母”
坐着的人都站了起来道谢
“祖母,您才不老呢,您看起来神采奕奕、容光焕发,不输当年呢!”宁星娇声说道。
“哈哈,你这丫头啊,跟你三嫂学会了”老夫人这么说着,但看起来很受用。
“晏丫头,今天这身衣服很好看,女孩子嘛,还是穿些鲜艳、夺目的衣服好,别成天穿些浅色衣服,九分的颜色都被你压下去了三分”老夫人端着玉碗不经意的说着。
“祖母说的是”宁晏红着脸应承下,但总感觉有些奇怪,平日里老夫人并不和自己说话,每次来荣华堂请安,宁晏都是沉默的吃着东西,提到自己时,才会答应,今天老夫人怎么会关注自己的穿着呢?
宁晏想不通为什么,不禁看了眼谢氏,发现谢氏也在看自己,宁晏不由紧张了起来,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宁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坐立难安,频频看向谢氏。
宁景看宁晏老是动来动去,奇怪的问道“六妹妹,你怎么了?”
“五姐姐,我没事,就是太热了”宁晏用帕子擦了擦额头。
“刚吃完荔枝是有些热了,六妹妹你多忍些,可不要脱衣服,小心着凉”
“五姐姐说的是”宁晏回到,待看到谢氏给自己一个笑容后,宁晏的心总算放下了。
“时辰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吧,今天族学休末,你们也不可太松懈,我可是会抽的。”老夫人很看重女孩子的修养,特意给家里的女孩子办了族学,琴棋书画,德容言工都请了夫子来教,并且会时常抽查。
说来惭愧,宁晏琴棋书画勉勉强强,德容言工目前只占了容,尤其喜爱看那些小姐、书生的画本子和神话传说的山海经。
宁晏跟着谢氏退了出去,她急迫的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把老夫人的注意力转到了自己身上。
在临近荣华堂的分叉口,大伯母贺氏说道“二弟妹,三弟妹,我先走一步了。”
“六妹妹、八妹妹,我们明天青山阁见”说着不屑的看了一眼宁星。
青山阁夫子授业的地方
宁星是族学里学业最好的,宁景琴是第一名,而宁晏除了棋好一些,其他都是平平,当然还有岑夫子的舞是第一名,而岑夫子不是正式夫子,是老夫人怕姑娘们身体不好,特意请过来锻炼身体的,毕竟跳舞可以发汗,而老夫人认为发发汗有助于养身,所以这个跳舞当不得第一名,为此,母亲谢氏不知道说了宁晏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