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都在和我抢将军! ...

  •   宫中的老太监拿到顾临在将军府住下的消息后,立马上奏给了皇帝。
      皇帝听到消息也没有太惊讶,当初御书房问他为何想好回来当丞相时,顾临给的答案就是因为一个人。
      当初皇上也还以为顾临只是看上哪家小姐,没想到,居然是冷冰冰的安瑜之。
      虽然赵国男子也可以出嫁,只是数量极少,且娶了男妻后不可纳妾,不可休妻。
      律法允许娶男妻,但这么做的少之又少,再者说赵国男子有孕的几率也是极少,一百个里有一个有孕的而且这人还能成为男妻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顾临可以说是单纯的喜欢一个人也不顾子嗣问题,不过转念想想,这顾临闲云野鹤了一辈子,恐怕也是不在乎这些的吧,就不知道这安小将军是怎么想的了。
      皇帝不知怎么想到了安小将军的父亲,安家世代忠良,每一代都是皇家赐的婚,但安瑜之是父亲安良得胜归来时抱回来的孩子,和安良长得八分像,先帝才确定了的确是安良的孩子。
      皇帝那时还只是太子,也问过这孩子的母亲,只是,一提到安瑜之的母亲,安良就满脸内疚不说话。
      皇帝和安良从小一起玩大的,也知道他这是不愿意说,看来安良和他妻子要么是生离,要么是死别。
      等安瑜之长到10岁时,安良就把兵权全部上交后,就失踪了,先帝也派过很多人去找,却找不到任何线索。
      先帝曾经也雷霆大怒过,安良的父亲也经常到宫里为先帝解忧,还重新披上了战袍,皇家对于这一家人都是有恩的,也就随他而去了。
      皇帝叹了口气:“安良也是一国大将,一报名字就能让别国闻风丧胆,想来这些年可能是去寻这瑜之的娘亲了。”
      老太监也笑笑:“也不怪大将军,那年兵荒马乱,边疆的一些县城至今都寸土不生,要不是大将军赶到的及时,恐怕边民得成千上万的死去,将军没留下将军夫人也是一时无奈吧。恐怕是将军寻到了将军夫人的消息呢。”
      皇帝:“也是,安良也为国征战了数年,如今他的儿子也立下赫赫战功,望他能寻回妻子团圆吧。”
      皇帝也放下神思,皇帝其实也有一些私心,这一家的大将军,若是几辈人都如此优秀,那皇帝就要担心安家对自己的忠诚了。
      正好顾临如果能和安瑜之结亲,对皇帝来说,其实再好不过。
      皇帝揉揉眉头又继续处理起政务,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不太平,先是边关又开始蠢蠢欲动,大约是安瑜之已经回京一年,边关的小国又开始惦记过冬的粮草。后是听说定安侯家出了大事,定安侯世子本也是一国猛将,现在出了事,于情也不能让他出去打仗。
      皇帝不是不想让安瑜之回边境,只是现在让安瑜之回去不是为难顾临吗?最近听闻二皇子和李将军可以打的不相上下,考问的兵法也掌握很好,不如派二皇子去?
      皇帝算盘打得可好了,决定第二天朝堂上看看众人的反应。
      清晨的阳光,透过半掩的窗户照进暖暖的房间,床上的安瑜之睡得很安稳,在亮光照进来时的一瞬,眼皮微微动了动,眉头慢慢拧在一起。
      安瑜之在宿醉的头疼中醒过来,回忆了一下昨晚自己干了什么。
      然后安瑜之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过,好像是丞相干了些什么。但是又想不起来。
      安瑜之头还是有些疼,外面的小厮听见里面有了动静,敲了敲门就进来服侍安瑜之。安瑜之平日里不喜欢有人服侍,但是今天的确头疼得不舒服。
      闻了闻身上也没有酒味,看来自己睡觉前把自己收拾的挺好,但今天还是要上朝,于是叫了热水又洗了个澡,才从宿醉中真正的清醒过来。
      收拾好自己以后,时辰已经不早了,拿了管家早就准备好的早食就上了马车,安安静静的啃着手中的饼。
      却发觉马车一直都没有动。
      过了一会儿,马车车帘动了一下,马车外的亮光将掀开马车帘子的人包裹在暖洋洋的晨光中,看起来就像是个下凡的仙子一般,这位仙子钻进了小将军的马车里:“让将军久等了,在下来迟。”
      是丞相那张祸国殃民的脸。
      安瑜之思考了一下为什么顾临会在这儿,觉得不如问问本人:“丞相大人为什么在我家里夜宿?”安瑜之一脸疑惑看着一旁吃个饼都温文尔雅的人。
      顾临放下媳妇家的早餐,不,放下饼回道:“将军当时已经睡了,恐怕是不知道,昨夜和将军喝酒到深夜。陈管家看天色已晚,便留了在下一晚,没有和将军说一声,是在下唐突了。”
      顾临一脸认真且歉意,还有一点羞涩,安瑜之也不知道顾临在害羞些什么。
      安瑜之看着这张脸,根本说不出什么责备的话。反倒是说自己的不是,如果不是自己醉了也不会麻烦顾临照顾他。
      安瑜之:“是我怠慢丞相了,昨晚是我的错,不应该喝的那么多。”
      顾临看安瑜之脸上有些为难,也没有继续醉酒的话题。顾临想到昨晚处理的几份折子,都是关于边境的事,而皇帝也因为这件事和顾临商议了一会儿。
      顾临:“将军可知,最近边疆不太太平?”顾临不知道安瑜之愿不愿意去,如果他愿意自己没有阻止的余地,大不了等他几年,若是不愿去,那就算自己上阵也要让安瑜之好好的呆在京城。心底却还是不希望安瑜之去的。
      安瑜之听见话题跳转,想了想自己回来前边境的情况。
      安瑜之:“我回朝已经有一年多,边境的确差不多该闹腾一会儿了,秋天快要过去了,边境大多游牧民族,大抵就是想来骚扰下几个城镇,获得一些朝廷给的过冬补贴。”
      安瑜之:“但是肯定不能给他们,边境好不容易才安定一些,绝对不能让边境的百姓再受欺辱。”
      顾临:“昨日和李将军寒暄几句时,听闻二皇子似乎有意向去边境。”顾临看安瑜之一脸我出征可以收他们个几城的气势透露了一下皇子那边的消息。
      安瑜之明白顾临想说什么,他自己也清楚皇帝召他回京的意图在什么。同时也想了想二皇子这人。
      安瑜之和几个皇子都不熟悉,但是也知道大皇子是个不务正业不喜欢朝政的纨绔,皇帝根本不看好他,大皇子今年也就十六七,皇帝就已经让他出宫建府了。二皇子也就十四五岁,现如今是个需要历练的。
      倒是可以让李将军带着二皇子出去历练历练。
      安瑜之把想法和顾临说了说,顾临也有这个想法。
      说着说着就到皇宫了。
      恰好这时大臣都陆陆续续的下马车,看见安将军的马车来了,都有意避让了些,等着安将军先进去。结果出来的人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先下马车的是丞相大人,众人以前都尽量眼神都避开安瑜之,现在看见将军府的马车下来的人居然不是将军,不,应该说不止将军还有丞相!
      丞相下了车还往马车里笑,还打算伸手扶将军下车?!
      但是将军好像都不搭理丞相,拍开丞相的手下了马车就往里走。
      丞相也不恼,还回头和愣在原地的那些大臣行了个礼,转身和将军就往宫里走去。
      剩下文武百官愣在原地想重新走一遍刚才来的路,昨天午后还传出安小将军不喜欢这个新丞相,怎么今日就一起上朝了?一定是他们走的路和平时不太一样。
      大臣们还不知道,这将是未来他们上朝都要经历的一幅景象。
      朝堂上,兵部果然提出了边疆的问题,果然也有一些人站出来让安瑜之回边疆。
      而皇帝却不表任何态。
      朝堂上众人都在等皇帝的态度和安瑜之是否打算回去。按照所有人的想法,安家的兵权虽然在皇帝手中,但是边疆那些跟随安家打了那么多年战的战士自然更听安瑜之的指挥。自然安瑜之去是最好的决策。
      李将军站出来请缨:“臣愿往边境,平定叛乱。”
      安瑜之却一言不发就站在朝堂上。刚才在马车里的时候,顾临让他不要说话,说这件事不管发展成什么样都不能表任何一方的态度。而剩下的就交给他了。
      这是顾临也按照和安瑜之说的那样,迈出一步,站到最正中的位置。
      顾临:“陛下,臣有一言。”
      皇帝:“爱卿说便是。”
      顾临:“陛下,听闻二皇子曾偷偷跑到军营还以一个功劳获了一个小将军的职位。这边疆现在的打算就是换些好处回去过冬,那这边境小国就不足一惧,不如让皇子去历练历练,让我国又多一名猛将。”
      皇帝今日来上朝前,二皇子听说边疆要打战,就已经请缨过了,刚好皇帝也有此意,顾临这一推波助澜,刚好顺了皇帝的意。
      皇帝:“传朕旨意,李智有勇有谋,赐封号武安,近日率10万大军前往边境平定战乱,因二皇子赵博仁请缨,封为武安将军副将,由武安将军带领一起去边境。”
      李将军:“臣,遵旨。”
      下朝后,顾临转头就往安瑜之那边看去,一脸自己做得不错吧,求表扬的表情,在看见李将军兴冲冲的搂着安瑜之说去看看二皇子,让安瑜之指点一二时,顾临脸瞬间黑了。
      这李将军,得想办法让他在边境多待些时日,总是和安瑜之腻在一起,没看见安瑜之一脸不耐烦吗?
      安瑜之倒是想去看看这个二皇子,当时听到名字时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上次在练武场也只有几个不足十二的皇子,没见过那个十五岁拿了小将军名号的二皇子。
      走到一半,安瑜之感觉有人在死死的盯着他,不由转身,就看见丞相那张笑颜如花的脸。
      顾临:“两位将军这是去哪儿?在下可否一起去看看?”
      安瑜之感觉顾临有一点生气,一脸莫名其妙。
      李将军:“丞相大人,我正打算和安将军去看看二皇子,顺便让安将军指导指导二皇子。丞相大人要一起吗?”
      顾临:“自然,在下还没见过二皇子呢。也虽将军一同去看看吧。”顾临话是对着李将军说的,但是眼神是盯着安瑜之的。
      顾临很自然的走上前,挤开李将军搭着安瑜之的肩的手,站到两人中间,向安瑜之作了个请的手势说到:“安将军,请。”
      安瑜之看了他们一眼,走了。
      顾临自然而然的跟上,就李将军一脸无辜的看着两个走远的人,心想,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这个丞相大人了,昨天不是还好好的打招呼呢吗?
      五大三粗的李将军摸着脑袋实在想不通,看着两人走远了,赶紧追上去:“欸?安将军,丞相,等等我啊。”
      练武场上,正在对打着两个人,一个安瑜之认识,就是第一次见顾临时一起喝酒的侍卫统领林文,一个是安瑜之觉得有些眼熟的少年。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一场比武结束后,两人互相行了一礼,林文看见安瑜之就朝他们这边走了过来,而那个少年看见安瑜之好像很高兴,直接朝安瑜之跑了过来。
      还一边喊:“安哥哥。”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愣,安瑜之愣的更盛,这孩子谁?
      李智反应过来看向安瑜之:“安将军,原来你认识二皇子啊。怎么不早说?”
      安瑜之一脸懵,谁?二皇子?他认识?
      那边少年已经扑进安瑜之怀里,顾临看见毛都要炸起来了,这小子往谁怀里扑呢?!
      赵博仁:“安哥哥,不认识我了?我是小仁啊,两年前,突袭敌国军营的副将,安哥哥指定我为副将的。”
      赵博仁一脸受伤的看着安瑜之,安瑜之对人都是不冷不热的,当初赵博仁因为杀敌有功,安瑜之见过他一面,还问了些兵法上的问题。
      赵博仁紧张的不得了,但还是答得非常漂亮,安瑜之当时很赞赏的摸摸他的头还封他为一个小队的副将。后来还派了他们小队去突袭敌营,后来他们领队的将军为了救一个俘虏中了一箭,是赵博仁带了两人把俘虏和领队将军带了回去。
      安瑜之听说后还嘉奖了赵博仁。还因为赵博仁聪明,安瑜之也没听他说家里的情况,每个月的银子都自己偷偷的藏着,以为是个孤儿,还让他私下里叫自己哥哥。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是二皇子。
      安瑜之:“你是,赵仁?”
      赵博仁看安瑜之的表情有意思变化就清楚了,安瑜之想起来了。
      赵博仁:“是我,安哥哥,你想起来啦?”
      安瑜之记得赵仁,那个小子是个机灵的,就是没把那个灰头土脸的小弟弟和这个二皇子想到一起。
      安瑜之倒是没想到这二皇子居然在他军队里立过功,还受过赏。
      按年纪算来当时赵博仁也就十四五岁,就是长得高,谎报了年龄也就十七八。那个年纪就有这般功夫,是个可塑之才。
      顾临站一旁眼睛都要绿了,走上前,行了一礼:“二皇子。”
      然后起身问:“二皇子和安将军认识?”
      顾临只知道赵博仁曾经立过一个小功,但是不知道实在安瑜之的军营里,更没想到安瑜之居然和二皇子认识,还让他叫哥哥?顾临快气炸了。
      赵博仁看见如花似玉的丞相愣了愣,都说丞相长得好看,没想到真的一点都不吹嘘,听到丞相问他问题,高高兴兴的把他和安瑜之的事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在赵博仁说话时,顾临不动声色的把安瑜之慢慢拉回自己旁边。
      李智看着这幅场景,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是惹到了一个一醋缸子。站在一旁眼角抽搐。
      赵博仁说完想到这次要去边疆的事:“对了,安哥哥,这次去边境是你去吗?”
      安瑜之:“不是,皇上在朝中就宣旨了,二皇子可能还不知道,这次就由武安将军李将军作为主将,二皇子你为副将,去平定边境。”
      赵博仁看了一旁的李将军,李将军也是勇武之人,只是他更想跟着安瑜之去,有一点小小的失望。
      然后又和安瑜之聊了一会儿,这时候,一个小太监过来找到了赵博仁:“二皇子,皇后娘娘听说了您要去边境的事,急着找您呢,快跟奴才回去吧。”
      赵博仁听见后,不舍的和安瑜之道了别:“那我得胜归来时再来找安哥哥聊,我就先走了。”
      安瑜之看着远走的赵博仁叹了口气,这孩子是个爽朗的,就是话实在太多,安瑜之不太适应。
      侍卫统领林文看着走远的赵博仁,走上前搂着安瑜之的肩膀说:“没想到你居然和二皇子交情那么好,今天我休息,去醉今秋喝酒吗?今天他们上新了一春香,听说是老板今年春日酿的花酒,今日开了最后几坛,去尝尝新?”
      顾临今天和安瑜之一起上朝的好心情快全部消失了,为什么一个二个不是扑怀里就是搂肩膀的?他都没搂过抱过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都在和我抢将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