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大约过了没几日,一直深居简出的慕清平并不知京中局势已从上元夜开始,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上元夜的惊魂之后,多家贵人都不敢再张灯结彩、迎门往来,听说是当晚有西羌人混进城中,专门斩杀、抢劫富贵人家,整个京中都显得有些沉闷。
但她一向不甚在意这些,除了宋澜这个人,在她的生活里突然完全没了踪影,每日该做什么、玩什么,有哪些功课,哪些消遣,一一照常。
原本该是男人做的事,自有男人去操心,有父兄在,她才不愿像二房的三嫂嫂,事事插手,除了打理后宅、约束妾室,连夫君的官场交际、人事变迁,也要忙着出谋划策、送钱送人,搞得自己满腹心事、晕头转向,年纪轻轻就初显老态,还不得男人喜欢,嫌她管得太多。
倒不是说一概撒手不管,慕清平一向是进退有度、拿捏得当,在贵女圈中交际也从不落人口实,大方得体,所以人人都喜欢邀她,比起直愣愣又没头脑的嫡二小姐慕清双,她一向都很受欢迎。
就说此次春宴。
慕家双姝亦在受邀之列。
慕清平坐在花厅里,看着屋外院子里温暖灿烂的阳光,心里暖洋洋的,忽然就有些不想去赴宴。这么好的春光,何必徒劳浪费在假意的笑脸上。
她抬起头看向阿娘,拒绝的话刚刚溜到嘴边,看到阿娘眼中的殷切和关怀,忽得觉着有些刺眼。
前些日子宋家正式过来提了亲,请了徐国公大夫人做媒,为宋家世子宋澜聘慕家嫡二小姐慕清双为少夫人,双方很快就交换了八字,商量好过文定的日子。
媒人来家时她不在场,只一个人坐在凉亭里下棋,一手执黑一手执白。她三心二用,眼睛看着棋谱,心里却想起前一日慕清双将她堵在花园小门时的模样。
罕见地,这位向来没心没肺没头脑的小姐,在她面前一反常态,变得扭捏作态,神色中带着不自然的羞赧。
一见她这模样,慕清平心里就明白了一大截,内里翻了个大白眼,看来和宋澜是真的搞上了。
当然,她是不会那么粗俗地说话,平静而缓慢地说:“我不喜欢宋澜,你无需做这假惺惺的样子。提前和爹娘说一声就行,免得媒人上门了,却一说是你,爹吓得掉半边眉毛。”
慕清双有些惊疑又不敢相信地喵了眼慕清平的臭脸,小脸皱着眉头凑近了自家阿姐,见那张平静无波的脸真的平静无波,直盯得阿姐快要蹙眉了,这才退后几步,嘀嘀咕咕道:“你真的不生气?还真是这么个说法,澜哥真是神算啊。”
慕清平听了,只是挑挑眉毛,转身走了。
宋澜识她,却不爱她。他宁愿要一个在虎狼环伺的家宅里需要自己倾心倾力护着的爱人,也不要一个靠牺牲婚姻而获得的得力助手。
爱,好像听起来很伟大啊。就是不知道宋澜这份爱能持续多久,能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间存得几时鲜活呢?
慕清平神色幽幽,意味深长地将手里的白子落下,那她且等着这结局。
慕清双、宋澜,你们可要幸福给我看呐。
翩飞的思绪收回来,母亲见她不乐意参加宴会,以为她是还在因妹妹将与宋澜定亲一事烦闷。
说起这事,她也无奈,起初觉得小女儿小,便用心为大女儿相看了宋家,如今小女儿与宋世子一副情比金坚的模样,老爷和她也无法子,都是自己宠出来的心肝宝贝,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回颇觉得有些对不住大女儿,便打定了主意要再为她寻个更好的夫婿,恰逢盛会,各家夫人都在,就趁机相看一番。
这会儿见她心绪不佳,便想着就不要去了,别的还听到什么闲话。
“明华,将这衣裳收起来吧,陪你家小姐回房休息,记得去厨房端碗燕窝银耳汤,喝了再歇息。”
慕清平带着丫鬟走出去时,正见到二房的方姨娘和女儿站在园子里赏花,是不是真的赏花她不知道,只是当她路过时,那个十六岁等着外嫁富商的庶女,看向明华手中华裳钗环时,眼中那份掩不住的羡慕和嫉恨,叫她无言以对。
她微微点头,并未寒喧,继续往屋里走去。
一个女子一生的幸福,只靠两个男人,父亲和夫君。
她的父母极为恩爱,房中除了两个未有所出的通房,一个妾室也没有,二子二女皆是嫡妻所出,母亲娘家为清河崔氏大族,都说“崔家女百家求”,母亲温柔贤惠、善解人意,腹有诗书又精通庶务,和父亲少年夫妻一路相互扶持,琴瑟和鸣,她与兄妹的童年的确少有烦忧,享尽宠爱。
而二房婶婶治家极严,偏生二叔又是个风流的性子,家中妻妾成群,庶子庶女一大堆,慕家倒也没有苛待庶出的传统,只是恰好方姨娘的狐媚性子不得婶婶喜欢,恰好她女儿的婚嫁赶上了府中嫡子成婚忙着新嫁娘入府,恰好她又没有一个愿为她谋亲事的好父亲亲兄长,一堆恰好凑在一起,成了一个庶女最平凡的命运。
其实除了远嫁离开亲人,二婶婶为她寻的亲事并不差,虽是富商之子,定着慕府的名头嫁进去,倒也衣食无忧,能得夫家尊重。
其实,若可以选,她宁愿要一份自由的平庸,也不想在高枝下低头。但身为慕家嫡长女,她清楚自己任性的底线。
“明华,为我梳洗打扮吧,明月,去跟阿娘说一声,待会儿我同她一起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