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年代文里的背锅侠3 ...
-
正值十二月中,天气难得晴朗,微风徐徐,麦田里的青苗仿若精灵轻轻舞动。
因着身体受寒,夜里还是发起了低烧,天刚蒙蒙亮,颜清就在屋后山坡上找了些草药,煎水喝下才好些。
家里米缸快见底了,红薯粥配咸菜慢慢吃着。
李婶子给颜清带来两个煮鸡蛋,见颜清脸色不似昨天那般苍白无力,整个人都精神多了,放下心来,说让颜清等会儿上工,一起去麦田除草。
村里六岁以下小孩大多在家呆着,大点没上学的孩子都帮着干活,能有个一两个工分加在大人头上,年底分粮食也能多点嚼头不是。
这会儿的杂草最多一尺来高,嫩绿嫩绿的,不除掉就会影响麦苗生长,清理倒是不麻烦,就是需要小心点,别把麦苗给一起撸了,村长那千里眼盯着呢,撸点叶子都要挨训。
麦草不能浪费,要用来喂牲口。
上工前,村长搬了台称放在村口,早就计算好了按麦草重量计分,中午开饭前记一次,傍晚下工再记一次。除了个别偷奸耍滑的磨洋工,这年代人大多淳朴,分配好了活计,大伙儿都是热火朝天的干活,勤快的一天能有八九个工分。
有时大伙儿兴致来了,还会一边干活一边唱着歌谣。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
它长我也长
同我一起守边防'
“叔,你唱错啦,咱面前的是麦苗!”王二麻子大嗓门打断了村长放飞的歌声,实话说,歌儿挺好的,就是村长叔吧,唱的还没他好听呢。
村长幽幽瞧了他一眼,大侄儿噢,要不是看在老婆子面上,有时候真想一巴掌盖他头上,不尊老爱幼的小兔崽子。
'当初呀离家乡,告别靠山村
妈妈送麦苗,对我轻轻讲
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罗喂
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小麦苗,小麦苗
也穿绿军装
同我一起守边防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小麦苗,小麦苗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起守边防'
“好!”“好!”
“叔,再来一个!”
大家很给面子的热烈鼓掌,村长微一抬下巴,咋样,老头子歌喉那是宝刀不老哇,守边防,咿呀啊咿呀哟。
王二麻子跳脚,心想要不是你是村长,就你那破锣嗓子,唱得调子都不知道跑哪条沟里头的吼叫,谁给你面子啊。不过,今儿个许知青好像没来上工,是不是没脸见人了吧,哈哈哈。
想到这儿,好奇的王二麻子见着村长在喝水了,把手上锄头一丢,殷勤上前。
“叔哎,来来来,给您捏捏肩,今儿可累咧。”往裤腿上一抹,蹭掉干活时粘上的泥巴,绕到村长身后就捏。
手上没个轻重,一下就捏的村长变了脸色,啪的拍开王二麻子,村长没好气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说吧,又干啥子坏事了?”
“嘿,我的叔哎,你怎么能这么想呢,好歹我是你侄子,还是嫡嫡亲的那种,就不能是想孝敬你那?”
这话说了不爱听,王二麻子就不服气了,虽说他平日不着五六的,爱听点小八卦,可也没干啥伤天害理的事儿啊,不然就婶儿那样,还不大义灭亲了他,最多也就在村子里乱晃悠,可不也是维护了治安不是,要不咱村咋会没被人偷鸡摸狗,他王二麻子功劳可大了。自豪挺胸…
“就你,呵,看你撅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靠山村里谁还不知道谁啊。
“别啊,来,吹吹风…”王二麻子一把拿下村长头上的宽沿草帽,两手握着呼呼给扇风,村长叔热的满头大汗哪,瞧瞧,有他这么好的侄子吗,至于天天嫌弃个没完嘛,嘿嘿。
村长立时气得吹胡子瞪眼,随手捞起一把锄头,直接一锄棒打过去,“这么冷的天还给老子扇风,是想冻死老子好给你腾出村长位置是吧,告诉你,没门!一天天的,不气老子日子就不过了是吧,啊?”
“啊啊啊啊啊,我错了,叔,真错了!”
“我看不过你那汗水,以为你热,想叫你凉快凉快啊!”
“婶儿,救命啊!”
“哎哟,婶儿啊,叔又打你侄子啦…”
一阵鬼哭狼嚎响彻天际。
对此,王婶子面无表情表示,“打的好。”
他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典型啊。
其他人哄笑过后,摇摇头继续干活,生活总要充满乐趣嘛。
显然,这些闹剧在靠山村是常见的。
追打到一边树下,村长斜睨王二麻子,冷笑道,“说吧,你想问啥?”
“许萌许知青,今儿个怎么没来?”
“一大早的,知青院的吴代表过来给她请病假了,说她夜里高烧,现在人在卫生所吊水。”村长回道。
“昨天的事儿,您都知道了吧,叔?”病了?有些小失望,搞事的心停不下来啊。
“我一回到家,你婶儿就跟我说了,那么大的事,瞒也瞒不住。”他一向不爱管知青院那边,那边屁事儿忒多,个个一身毛病,清高得很。
前几年还好,今年自打吴爱国许萌到靠山村起,村子里出的事背后隐约都有他们的影子。
管得严了,他们去知青办投诉他们村针对他们,搞阶级斗争,苛刻对待帮助农村建设的知青,这年头小红们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何况被扣了顶帽子,不抓去批斗游街都算好的。
没办法,只要他们不做危害村子的事,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觉得吧,许知青怀了是肯定的,不然不会急着闹出来,给孩子找爸爸,”王二麻子摸摸下巴,琢磨着,“陈华不善言辞还性子孤僻老实,对谁都害羞腼腆,能盯上他,一点也不奇怪,当时要是反应慢了,洗也洗不清。就是她没料到陈华那小子居然知道她那点破事,还叫所有人知道了,哈哈哈,蠢人,想找个老实人背锅,砸手里了吧。”
“麻子啊,听叔的劝,别参合知青院那边的屁事。”想到公社那边下的指令,村长幽幽一叹,指不定许萌这事没完,只是个开胃菜呢。
早先他就听说有几个知青返城名额,但下来的时候容易,回去可不好回去,光他们村知青就八个了,名额绝对落不下来,何况别的村,以后啊,有的乱。
他不知道知青下乡是不是正确的,个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会读书的少爷小姐性子,眼中永远高人一等模样,磨炼的是知青还是地里刨食的农民,说不清啊。
远远望去,乡亲们有说有笑的干着活,面上满是对未来丰收的期望,这一刻,村长虽然不知道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但,会好起来的,只要勤奋努力,上下团结一心,再苦的日子终会过去,明天将更加美好。
“叔,能商量个事吗?以后不要唤我麻子行不?”王二麻子哀怨的看着村长,第n次提议,不就小时候出了次疹子满脸红点吗,早八百年都好了,他不是麻子脸了好吧。
“呵,小样儿,不叫你麻子,难道叫你王二狗?”村长笑咪咪满脸慈爱,大有你敢应他就直接唤二狗子。
吓得王二麻子赶忙摆手,“别别别,叔,饶了我吧,就唤麻子。”
他才不想被唤二狗子,不说别的村子,就他们靠山村,只要在村口唤声二狗子,老辈子不回应,中年到小孩一准儿回头十个八个的,只怪他老娘取名不好,同款太多了。
“叔,跟你说个事儿,你可千万别说出去,”王二狗,不,王二麻子左右张望,见没人注意这边,悄声说,“小妹上学前,我看到吴知青笑着给了小妹几样东西,小妹还藏着掖着不给看。”
陈华也看到了,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他也就不出卖他啦。
怕村长抽他,王二麻子说完就溜了,留下村长一个人面色阴沉。
吴爱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