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异世生活 ...
苏然来到这里已经快一个月了,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因为担心露出马脚,所以平常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可是家里的信息是有限的,要想掌握原身的情况,还是需要和别人交流,才能打探。经过一个月的摸索,她终于搞清楚了个大概。
她所处朝代是大安,当今皇帝姓李,开始还有怀疑是不是李氏王朝,后来一想又觉得好笑,虽然同为李姓,但是和历史上的唐朝没有一点关系。根据她听来的消息,除了大安,这个时代还有许多的小国,不过大安和其他国家基本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既不怕别国欺凌,也不会随意挑起战争,所以大安的百姓生活比很多国家的人幸福得多。
现在在的村子叫同义村,村里的人大都是异地搬迁过来。在大安稳定之前,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奔波流离,背井离乡不在少数,搬迁非常普遍,后来随着大安国力的强盛,这种情况才慢慢减少。这里一开始只有几户人家,众所周知,古代都是以人多取胜,因此村子不排外,还给搬迁过来的住户划分土地,吸引了很多的人。慢慢地就成了现在的村落,她们村是镇所管辖的最大村落。
林依然的家人也是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祖籍在北方的一个小地方。她的父母均已离世,家中也无兄弟姐妹,孑然一身,现在是一个人住,她不知是应该感到庆幸,松一口气,还是应该感叹这个姑娘身世凄苦,唉声叹气。目前还有的亲人就是大伯林大山和二伯林二海一家,林依然家和两个伯伯家的关系都还不错,所以尽管只有她一人在家,倒也不会害怕,因为屋后和隔壁分别是林二伯和林大伯的家。
这一个月中,除了打听消息外,她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回去。很可惜,没有一点儿头绪。到现在都还没明白她怎么就到这里啦,没什么契机,那回去的路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探寻。
苏然老家就是农村的,在读初中之前都是在村里度过的。小时候的她喜欢跟爷爷奶奶干活,除了没犁过田,其他农家的活她都沾过一点,所以对现在或者即将做的事并不陌生。而且她也并不懒惰,在这异世里生活下去并没有什么问题,遗憾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怎么样了。
她花了一些时间整理屋子,把东西整理好,以后拿出来会方便许多。整理之后她发现这个家的生活不差,就找到的来说,总共有三十多两,在这个时代,普通人能一年能存上五两就已经很厉害了。虽然农村自给自足,要花钱的地方不多,但同样的,能够挣钱的途径也不多。主要靠的就是地里忙活一年,农闲时到外地做工,这时候的劳动力很廉价,挣大钱的很少。林依然没有得到原主的记忆,对怎么存下的积蓄就不清楚了,她猜想可能是原主一家省吃俭用才存下的。当然,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动用这笔钱。在她的意识里,这毕竟是别人的钱,她是万不得已才用了别人的身体,这是她控制不住的事情。可是要不要用别人的钱财是她可以控制的,这样还用原主家可能存很久的家底,不是小偷吗?说白了,她就是绕不过这个弯来。尽管现在没人知道她是别人。她有手有脚,养活自己不难,坐吃山空也不是她的风格。
生计的问题她确实需要好好地考虑,普通人都是自给自足的,她也可以。想想古代的女子,除了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之外,一般就是绣绣东西,做手艺活来补贴家用。刺绣自己是不会的,也不会做生意,菜谱那些尽管能够记住一些,但是拿它们挣钱自己也不确定有没有人收。自认为和古代人的聪明才智没法比,也许她能做的就是凭个“鲜”字。
家里的问题还好说,田地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她说过,干农活她不怕,尽管许久未干,有些生疏。旱地用锄头也能慢慢翻完,水田肯定要靠犁,要不然等她用锄头翻完,好时机都过去了。以前都是两个伯伯帮忙的,可今年听说他们又租了一些地,有的忙,她也不好意思去请人来。
就在她着急的时候,有人敲她家的门。打开门之后发现是大伯母温氏,温氏是个很温柔的妇人,也不像一般的农家妇人,更像高门大户里的小姐,斯斯文文的,和她大伯父外表看上去一点也不搭,但是实际上他俩恩爱得很,还育有二儿一女。想第一次见大伯一家的时候,她都要惊呆了,这种类似美女与野兽的组合不常见。
和温柔的人交往很舒服,她们总会让你感觉如沐春风。温氏也没有寒暄太多,很快就说明了来意。
因为林依然双亲已故,两个伯伯又是好的,商量着轮流帮忙耕种,据说原身最开始想的是直接把田租给他们,但是他们不同意,还说不想占侄女的便宜,但每次耕种季节两位伯伯都没有落下林依然家的。名为只帮耕种,实际上大部分的活儿都是他们一起帮忙干的,原身只用做很少的一部分,这是他们独有的关心。原身为了感谢两家,坚持把一部分的收成送给他们。苏然初次接触两家人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事情了,这次应该是轮到大伯家。可是他们还有这么多地,能忙得过来吗?
想到这里,苏然就斟酌着问了出口。
“小妹,我们的地都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不着急,把你家的弄完再去翻他们也来得及。我们小妹长大了,都懂得为大伯着想了。”温氏一脸温柔着说道。
苏然不禁汗颜,只得谢过温氏,不过也算是可以放下心了。如果明年她还在这里的话,她得想个办法把田地的事情解决。
原本家里养了几只鸡鸭,苏然又抱村子里的人家抱了几只,大的在前面走,小的摇摇晃晃跟着,这些小家伙,有点可爱呀。苏然没有养猪,养猪是个大工程,不像鸡鸭那些给点东西吃就可以顺利长大,猪是看个头的,一只瘦瘦的猪价值不大,古代人都喜欢肥肉,肥肉油多,补充能量,在油水少的时代,一顿肥肉让人胃口大开。而且指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回去了。
这种生活很像一部日剧——小森林,女主在乡下生活,自给自足,用乡间的材料做出各种美食,没有大城市的压力,只有轻快安宁。
她也是个吃货,对于喜欢吃的恨不得吃个够,但同时挑食,不喜欢吃的都不动筷子。喜欢吃米饭,以前出去吃饭,像火锅麻辣烫串串这些,她都要先问老板有没有米饭。后来和朋友一起去,朋友主动帮她问这个问题,都知道她无饭不香。让人嫉妒的是,她并不胖。不过苏然觉得,就算胖,她可能也不会停止吃的劲头。
在这里,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什么现代设备都没有,甚至连书本都是奢侈品。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作为一个现代人,手机不离身是必备的,就算什么都不干,也要带着,手机好像能给人安全感。时间总是能改变一切,现在的她觉得,好像没手机也没什么大不了,顺便还能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晚上吃完饭之后,没弄什么的时候就睡觉了。睡那么早怎么可能起不来。早睡早起这种健康的生活,以前多次想实现,都无疾而终,现在误打误撞实现了。
洗漱过后她就去地里采摘菜,那些好的洗了炒着吃或者做酸菜和咸菜,那些不好的就给鸡鸭吃,总归不会浪费。从地里回来之后把院子里扫一遍,尽管每天都扫,但是鸡鸭的粪便产量还是很多,不一天一扫的话脚都不知道往哪里踩。
收拾完院子才开始做早饭,这边的早餐和其他餐是一样的,吃主食,也不讲究什么营养均衡,都是吃能吃饱的,和自己以前的老家一样。她的手艺还可以,算不上大厨,因为喜欢尝试,所以菜单还比较丰富。
吃完洗碗,到地里田里四处看看,或者上山摘野菜。自己和其他的人还是有些不一样,自己并不算忙,大多数都是两位伯伯帮忙了,然后给他们报酬,自己真正照顾的地也就那么些,忙不到哪里去,每天去地里伺候那些作物,倒也不累,好像自己都过得是低配版的农家乐。
一天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长,感觉没有做多少事情,该做的还没做完,一天就要结束了。当太阳慢慢落下,它变得红彤彤,落日余晖洒满村庄,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地回家,炊烟袅袅,家家户户开始点煤油灯,万家灯火可能就是这个景象吧。这个时候的村子闹中有静,每每到此时,自己的心也跟着宁静起来。
村里的人干活好像一直都干不完,忙完田里忙地里,忙完家里忙外面,没有一刻停歇,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家而努力,这里不欢迎啃老族,也对懒惰的人不友好,一家人伺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一天天的,一年年的。
苏然对这种生活并不排斥,甚至还有点喜欢,如果不是独在异世,她想她会很开心。她依然不知道未来怎么样,过好当下吧。
既然决定要好好生活,那么人情世故这些要学着点,和村里人的关系就算不能交好,也绝对不能结仇,孤身一人,得要保护自己。万一惹到一些心眼小的,被抱负,可就难受了。当然也不是要什么都忍下来,时情况而定。只是心中要有一个意识,保护好自己。在这村子,同龄的人不少,好友也有一两个,其中一个已经出嫁,另一个已经定亲。其实她的年龄在这里正是大好年华,也是定亲的好时机,无奈无父无母,操劳的人少。温氏她们也没忘记她,只是毕竟不是亲女儿,要顾忌的多点。
她躺在床上东想西想,睡太早了真的睡不着,她一天天的也没有累到极致,还有余力思考以后怎么做,这也是她的一个习惯,晚上睡觉的时候总喜欢把明天的事情想好,有的可能是想好怎么做了,有的还没有,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按着自己的计划,过几天得要上山一趟。之前听温氏说,这边的山里蘑菇还挺多的,特别是九龙山上的蘑菇最多,去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满载而归的。蘑菇超级好吃,比肉还好,去一趟,摘些回来尝尝鲜,自己可以顺便看看山里有没有其他可以吃的。
本来和小枣一起去的,就是那个闺中好友,已经定亲的那个,大名余小枣。可今天早上她过来说去不了,她要到镇上采办成亲物品,她娘临时决定的。唉,总不能硬拉着人来吧,而且人生大事更重要。自己去就自己去,不想再等了。
谁知道,这一去,收获的不只是蘑菇,而是一段缘分。要不怎么说命中注定呢?
昨天兴致冲冲地上传第一章,以为很快就能看到,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需要了解的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异世生活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